三年級下冊語文第四單元作文:我學會了包粽子
2025-02-01 06:39:08
端午節,我們最熟悉的習俗就是包粽子了,小編收集了我學會了包粽子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我學會了包粽子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每到端午節,我們都會吃粽子。
快到端午節了,爸爸坐在院子裡包粽子,我很好奇粽子是怎樣包好的,於是我問了爸爸,爸爸叫我拿起一片粽葉,邊講邊做。爸爸說:「要包粽子,必須要選一片好的粽葉,粽葉要中間沒有縫隙;然後把粽子的角下彎成像酒勺的形狀;再向裡面倒一些米,還可以加一些棗子、玉米、臘肉等各種食物。」最後,爸爸對我說:「一定要把粽子用繩子緊緊的捆住。」因為在煮粽子的時候,沒有捆緊,粽子就會散。接著我和爸爸包了許多粽子。
粽子包好了,媽媽拿到鍋裡去煮,我和爸爸都迫不及待地想吃粽子了。粽子煮好,我剝開一個粽子,香噴噴的。不一會兒,粽子就被我們吃完了,我高興地說:「端午節真好啊!」
第二篇:我學會了包粽子
端午節,我們最熟悉的習俗就是包粽子了!
今天早上,一大早起來,媽媽說:「明天就是端午節了,我教你包粽子吧!」我迫不及待地跑去廚房,看見媽媽正在準備包粽子的東西,有竹葉、糯米、蜜棗等。媽媽說:「先要把兩片竹葉對摺形成一個倒圓錐體,把糯米和蜜棗放進去,再把竹葉纏緊包好,最後用白線系住就好了」。我說知道了,不一會兒,我就包好一個,我得意洋洋地說:「我包好一個了!」說完,正要往鍋裡放,就露餡了。我終於懂得了「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的真正含義。於是我跟著媽媽慢慢學,媽媽也細心地教我。我認認真真地學,仔仔細細地包,總覺得自己這次一定能包好,又包好了一個,希望這次不會露餡,我輕輕地放進鍋裡,果然沒有露餡,我高興極了!媽媽說:「你就是沒耐心,你看你靜下心來就包好了吧!」我不好意思地點了點頭。過了一會了,粽子煮好了,我吃著自己包的粽子,心裡甜滋滋的!
啊!我終於學會了包粽子!
第三篇:我學會了包粽子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古代偉大詩人屈原的民間傳統節日。按規矩,在端午節那天,要包粽子,吃粽子。我特別喜歡吃粽子,但是我最想吃自己親手包的粽子。於是,在去年端午節我便學會了包粽子。
媽媽倒是包粽子的一把好手,包出來的粽子比在小攤上買的更好吃。於是,我便想向媽媽請教包粽子的方法。首先,我先站在一旁看媽媽如何包粽子。只見,她將兩片粽葉疊在一起,折成一個三角形的樣子,一隻手拿著粽葉,另一隻手下料,第一層是大米,第二層是紅棗,最後一層還是大米。最後一部是:綁粽子。看著媽媽如此麻利地幹活,我手也痒痒的,很想試一試。
於是,我也拿起兩片粽葉,十分生疏地折成三角形的樣子,裝模作樣地學著媽媽。這時,問題出現了,我下的料總是從底部漏下去,試了好多次都是這樣。最後,我很不耐煩地將粽子一丟,說:「我不學了,現在這時代,什麼東西買不到?還用得著學這些東西嗎?」媽媽說:「學東西,就要學徹底,不要一遇到挫折就撒手不幹,這樣半途而廢是學不到任何知識的。」聽了媽媽的話,我覺得很有道理,就請教媽媽。媽媽說:「疊粽葉時,折成三角形的形狀後,還要按同樣的方向,往裡面折,雖然剩下的口更小,卻不用擔心料會從下面漏出來。」我試了試,果然如此。最後,綁粽子時,我卻不小心將粽子打散了,我還是沒有成功,心中有小小的失落,但我覺得其樂無窮。經過多遍的練習我終於學會了。
做事不但要注意結果,更要注意過程,因為只有過程,才能帶給人們一種快樂,一種啟示。這種啟示告訴了我: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第四篇:我學會了包粽子
六月的天空是湛藍深遠的,六月的小夥伴是活潑開朗的,六月是炎熱的。端五節坐著龍舟,脖子上掛著香包,頭上扎著艾葉辮子,吃著香噴噴的粽子,向我們駛來。
端午節的前夕,媽媽就開始包粽子了。吃粽子可是端午節習俗裡不可缺少的。它的味道可佳了,讓人吃了還想吃。媽媽包的粽子可是天堂美食,跟商店裡買的沒什麼兩樣。新鮮的粽葉,大盆用醬油調好的糯米,還有香噴噴的肉餡都準備好了,就要開始包粽子了。媽媽先把粽葉折成漏鬥形,抓了一些糯米均勻地鋪在底下,然後夾了一塊肉餡,放在中間。接著又鋪上一層糯米。疊上粽葉的尾巴,把粽葉的頭折成尖角。最後,把繩子紮好,一個小巧玲瓏的粽子就包好了。我見媽媽麻利地包粽子,我的手也痒痒的,想試一試。別看我說說簡單,做起來難多了。我包的粽子一會兒「餵」得太多了,糯米都從粽葉縫裡「逃」出來;一會兒「餵」太少了,還沒「吃」飽;一會兒粽葉被我折得亂七八糟的,粽子包得奇形怪狀……我灰心喪氣,乾脆不幹了。媽媽見了,鼓舞我說:「失敗是成功之母,不要氣餒,我們一步步來,總有一次會成功。」聽了媽媽的話,我的心情好多了。在媽媽的指導和自己的努力下,接二連三地包出了一個個有模有樣的粽子。
媽媽把粽子放進鍋裡煮,一股香噴噴的味道鑽進我的鼻孔,我饞得直流口水。媽媽拿出一個粽子,解開繩子我大口大口地吃起來。吃著自己親手包得粽子,我明白了:做事要一步一步來,不要急,越急越做不好事,就像心急吃不了熱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