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的記憶作文
2025-01-30 22:41:09
【範文一:母親的記憶作文】
母親生了七個孩子,只養活了我一個。一年,農村鬧瘟疫,一個月裡,她死了三個孩子。爺爺對母親說:
"心裡想不開,人就會瘋了。你出去和人們鬥鬥紙牌吧!"
後來,母親就養成了春冬兩閒和婦女們鬥牌的習慣,並且常對家裡人說:
"這是你爺爺吩咐下來的,你們不要管我。"
麥秋兩季,母親為地裡的莊稼,(像瘋了似的)勞動。她每天一聽見雞叫就到地裡去,幫著收割、打場,每天很晚才回到家裡來。她的身上都是土,頭髮上是柴草。藍布衣褲汗溼得泛起一層白鹼,她總是撩起褂子的大襟,抹去臉上的汗水。她的口號是:"爭秋奪麥!""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一家人誰也別想偷懶。
我生下來,(就)沒有奶吃。母親把饃饃晾乾了,再粉碎煮成糊餵我。我多病,每逢病了,夜間,母親總是放一碗清水在窗臺上,禱告過往的神靈。母親對人說:["我這個孩子,是不會孝順的.因為他是我燒香還願的,從廟裡求來的."]
家境小康以後,母親對於村中的孤苦饑寒,盡力周濟,對於過往的人,凡有求於她,無不熱心相幫,有兩個遠村的尼姑,每年麥秋收成後,總到我們家化緣。母親除給她們很多糧食外,還常留她們食宿。我記得有一個年輕的尼姑,長得眉清目秀,冬天住在我家,她懷揣著一個蟈蟈葫蘆,夜裡叫得很好聽,我很想要。第二天清早,母親告訴她,小尼姑就把蟈蟈送給我了。
抗日戰爭時,村莊附近,敵人安上了炮樓。一年春天,我從遠處回來,不敢到家裡去,繞到村邊的場院小屋裡。母親聽說了,高興得不知給孩子什麼好。家裡有一棵月季,父親養了一春天,剛開了一朵大花,她折下就給我送去了。父親很心痛,母親笑著說:"我說為什麼這朵花,早也不開,晚也不開,今天忽然開了呢,因為我的兒子回來,它要先給我報個信兒!"
1956年,我在天津,得了大病,要到外地去療養。那時母親已經八十多歲,當我走出屋來,她站在廊子裡,對我說:
"別人病了往家裡走,你怎麼病了往外走呢!"
這是我同母親的永訣。我在外養病期間,母親去世了,享年八十四歲。
【範文二:母親的記憶作文】
我很少回老家,對老家沒多大的印象,這次跟媽媽談起,媽媽很開心地告訴了我她小時候在我太外婆家渡過的童年,我把它記錄下來,現在來跟大家分享。
媽媽說她小時候是住在老家的土磚房子裡,房屋高高的,還有大的木頭橫梁,住在裡面可涼快呢。屋子前面有一塊空地,空地前有一塊菜園。太外婆在那上面夏天種了芋頭,秋天種了棉花,和菜地僅隔一條僅能走一個人的小路旁就是一窪池塘,夏天時那滿池的青蛙叫著,她們都是聽著蛙聲睡覺的。池塘邊有一棵古老的樟樹,三四個人圍起來都抱不住它。媽媽說她小時候常用粗繩掛在樹幹上蕩鞦韆,鞦韆蕩起來整個人都飛在了池塘之上,她和她的小夥伴們就會開心地大笑大叫。那棵樟樹有個大樹洞,媽媽說她小時候常躲在樹洞裡和夥伴們玩捉迷藏,那個樹洞藏一個人是一點問題都沒有。在樹洞上方有一塊平平的樹樁,夏天的傍晚媽媽和小夥伴們都會爬到那個樹樁上乘涼,十分愜意。
在老家夏天的晚上,總會有人家把電視和竹床搬到外面的空地上,鄰近的幾家就都會坐在那家的竹床上看著電視聊著天。到了很晚的時候,每家都會把竹床搬出來,在旁邊點上鋸木灰,用來驅蚊子,一晚上大家就都睡在屋外面,可涼快呢。
太外婆家的背後就是山,媽媽說夏天時滿山的金銀花可香呢,她就會和她的小夥伴們拿著鐮刀到山上去割金銀花回來泡在瓶子裡,那樣就會滿屋都是花香。山上有泉水,還會有些水窪,太外婆會去那裡洗衣服,媽媽也會跟去,在那些水窪的石縫裡抓螃蟹玩。有時還會找深一點的水窪可以當做遊泳池在裡面遊泳玩。
這就是鄉下美好的生活,這是每一個人都追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