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有高像素更有高速度 索尼全畫幅單電A99II評測
2025-01-14 01:03:34
毫無疑問,索尼目前在微單市場是霸主地位,A7系列更是改變了全畫幅可換鏡頭相機的格局,不過也正是因為索尼近幾年在E卡口上的發力,讓不少A卡口用戶感到困擾,擔心索尼是否已經放棄了A卡口的單電相機,畢竟這些年著實也沒太多關於A卡口新機的相關消息。不過,從現在來看這樣的擔心完全是多餘的,在去年下半年索尼就明確表示過並不會只專注於E卡口微單,A卡口同樣重要,不僅會發布新相機還會將A卡口鏡頭進行更新,而第一輪重磅炸彈便是A卡口新旗艦A99II,這是一款集索尼相機目前最新最強的科技於一身的優異全畫幅單電相機,並且除了畫質以外,同時相機機能也處在最頂端,這完全可以讓A卡口用戶吃下定心丸,更讓同級別的單眼相機為之一顫。
索尼全畫幅單電A99II使用一塊約4240萬的全畫幅Exmor R CMOS背照式感光元件,無低通濾鏡設計,畫質上應該會較上代的 2470萬像素有大幅度進步,而搭載的79相位檢測+399點焦平面相位檢測組成的4D混合式對焦,當中79點內的15點為十字形對焦點。相機內置5軸防抖,最高可補償4.5級快門速度,低光對焦可達至-4EV敏感度。
而全新開發的前端LSI,則讓Bionz X影像處理器發揮更強性能,不僅可在AF/AE跟蹤模式下進行12張/秒高速連拍,同時還能生成14bit RAW文件。另外,A99II能不僅能拍攝4K解析度視頻,並且是不需要經過剪裁的全像素讀取超採樣。但從性能參數來看,目前還沒有一款相機能做到與A99II一樣。
體型更小更緊湊 操控已經專業
外觀方面,索尼A99II機身保持了索尼A卡口機型一貫的設計風格,雖然外觀上並沒有太多讓人感到驚豔的地方,但根據官方資料了解,A99II機身要比上代A99整體大小縮小了8%,在實際摸到真機後也確實感覺要更緊湊些,拿在手上拍攝的感受更像是APS-C畫幅的A77II。不過仍有些遺憾的是,A99II機背搭載的3英寸顯示屏仍然不支持觸控操作。當然,A99II的專業性不容置疑,鎂合金機身設計,支持防塵防滴,可在苛刻環境下操作;相機的操控也沒有叫人失望,整體上依然還是叫人眼前一亮。
並不太凸起的機頂保持了一貫的A卡口相機模樣,體積比A99大幅減少,更接近A77II
機頂按鍵布局
肩屏方便查看拍攝信息,常用的白平衡、曝光、ISO按鍵都設計在手柄上方
機頂熱靴與拍攝模式轉盤,轉盤中心設計有鎖定按鈕,必須按住按鈕才能調整拍攝模式
機背按鍵布局,大多數按鍵均設計在右側,方便單手操作大大提升了拍攝的便利性
中央的十字控制撥杆使用手感很不錯,方向清晰,不會太緊也不會感覺太松
約236萬像素的氟鍍膜技術XGA OLED Tru-Finder電子取景器,放大倍率達到0.78倍
數據接口與音頻接口,視頻拍攝擴展完全沒有問題
新增click功能,拍視頻更安靜,避免操作聲音被錄進相機
快門線插口
3軸可翻折屏是索尼A卡口相機高端機型的一大特色,A99II也得以繼續保留,屏幕可以向上約134度,向下約180度,順時針180度、逆時針90度翻轉,讓拍攝角度更加靈活,即便是自拍也沒有問題。屏幕規格為3.0英寸英寸123萬像素,但正如之前提到的一樣,並不支持觸摸操作。
A99II的手柄設計寬度和人體工程學的深淺度,與手掌十分貼合。這是A7系列微單所不能比擬的使用體驗,再加上A99II本身體積也不是太大,即便單手握持也非常穩定。
旗艦機型才會配備的雙卡槽設計,並且可以通過菜單選擇分開存儲RAW和JPEG文件,以及靜態影像與視頻也能分別存儲在指定的位置。此外,還支持在兩張存儲卡之間複製數據。
索尼A99II搭配300mm F2.8 G SSM II鏡頭
時隔4年後,現在再回看下A99的規格,其實還是能明顯感覺到索尼「黑科技」的強大。A99II即便是在使用了更高像素的感光元件以及加入了機身5軸防震後,體積沒有變大,反而比A99更加緊湊。操控上豐富的轉盤和按鈕也依然十分專業,尤其是中央的十字對焦撥杆,不僅選擇焦點非常方便,同時在按一次即可將對焦點回歸到最中心的對焦點,讓拍攝更有效率。
不過,在使用A99II時其快門按鍵似乎有點讓我不太適應,快門鍵程很短很輕,經常半按快門對焦時就已經完成拍攝,有點過於敏感,不經意間就「咔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