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閱讀高三優秀作文
2025-02-15 10:56:25
我們在讀書要做到「三到:心道、眼到、口到」。小編收集了親子閱讀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親子閱讀
我是一位二年級學生的家長,全家人沒有一個做文字工作的,說到底,屬文化素養較差的一類,深感愧疚。因此平時對孩子的喜怒哀樂了解不透。我看我孩子這半學期的學習態度明顯不端正,我想先培養他的閱讀習慣。於是,我抽出時間和孩子共同閱讀《大人國和小人國》這本世界名著後和孩子進行互相交流。
孩子童年是充滿幻想的時代,他們那好奇的一個眼神,一個驚訝的神情,一個天真的動作,一個神奇的驚呼,一個迫切的訪問,有時也把你帶到了天真純潔的年代。如這本書中的主人翁格列佛為了生活的需要不停地更換職業。孩子認為格列佛是一個學醫不長的人,開門診和外科醫生是同等的嗎?開始我也有些糊塗,當我再讀那些內容時,覺得格列佛所學的醫術雖然時間短,但那所學校是他跟從倫敦一個有名的外科醫生手下學徒四年之後,才去學習的。我便和孩子談「學徒」這個概念,並講了學習時要學紮實。這裡可以看出格列佛在跟師傅學習時,不但學習理論,更重要的是通過實踐去摸索醫學中內科知識還要學習外科知識,真是不容易。因此我告訴孩子你現在是學習的最佳時間。在學習老師布置的課內知識外,還要選學一些課外知識你認為好嗎?孩子連忙說:「太好了,這樣我就能學到更多知識,就像現在我可以學打球,學寫字、學寫話一樣了。」從這裡我覺得從無意中揭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要好得多。
格列佛到小人國所遭受到困擾中,孩子充滿疑問,他在小人面前簡直就是個巨人,醒來後為什麼會被小人們綁著,他應該掙脫繩索走,國王中用他時格列佛為什麼自己不當國王,小人國國王最多也只有格列佛手指那麼大吧!孩子所提的這些問題,我就從書中找些內容加以解釋。藉此機會我引導孩子今後的生活中路很長,生活、學習環境隨時可以發生變化,我們要學會忍耐、受屈,等待機會後再照自己的理想去實踐。
讀書、學習讀好書是每個人一生的追求,因為它是人的精神食糧,我覺得讀這本書時有有時也真的和孩子一樣,覺得童話書中知識、語文十分有趣,有童性,真的和孩子融為一體,一起探討裡面的問題。我們也能找到更多語言,在今後生活中多抽時間以陪孩子讀好書、談體會、做朋友。從而使孩子幼小的心靈中埋下憧憬未來的同時學會動腦、忍耐、受累考驗等,從而使孩子誠實、勇敢、快樂的過好每一天。藉此機會感謝老師對孩子的厚愛。
第二篇:親子閱讀
博爾赫斯曾說過:「我總是想像天堂將如同圖書館一般。」我喜歡讀書,寶貝女兒鮑蓉也喜歡閱讀,很多時候,我一個午覺結束,女兒一本楊紅櫻的小說也結束了。我家的書蟲從一隻變成了三隻,書櫃從一個變成了三個,讀書的過程伴隨了孩子的成長過程。
二小一直提倡親子閱讀,即家長和孩子一起閱讀,也包括家長指導孩子閱讀。親子閱讀能開闊孩子的視野,發展孩子的智力。孩子從小就接觸適合他們年齡特點的好書,能培養他們對書的興趣,並進而從對書的興趣激發起對學習文學的渴望,這對孩子的後續學習是很有益處的。古語有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陪孩子閱讀,就是為孩子打開一扇發展之窗。
記得年前,我陪女兒再讀《小豬唏哩呼嚕》,讀到高興時,我們倆哈哈大笑,聽著開懷的笑聲,心裡感到很滿足,一種鮑家有女初長成的竊喜油然而生。
陪孩子一起閱讀,才發現自己的成人思維,真的不太適合現在的孩子,總是發現孩子學的太慢,如此簡單的知識,卻總是理解不了;簡單的古詩,卻一直記不住,自己急得不得了。後來靜下心來想一想,自己小時候的樣子,才發現孩子也真不容易。「理解」比什麼都重要!培養了自己的耐心,這也是一種收穫吧。
與孩子一起閱讀,通過一些小故事,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讓她知道一些簡單的社會準則,從小就樹立積極向上健康全面的生活學習世界觀。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不為之,一切從小事做起,因為生活讓我知道孩子成人要比成才重要得多。長時間與孩子一起學習、閱讀、娛樂、遊戲,讓我對孩子的生活學習情況做到心中有數,當孩子不開心的時候,想法讓好開心,當她在學習中取得成績的時候,及時給予表揚,給予她一個充實快樂的童年,讓她在幸福中慢慢長大。
與孩子一起閱讀,不僅孩子高興,我自己也感到很快樂,雖然生活很累,工作很忙,但是拿著書給孩子講故事的時候,就會不知不覺放鬆起來,感覺很溫馨。當她高興的時候,拉著我的頭,親一親我的臉,說聲「媽媽你真好!」,我真的很滿足,什麼是幸福,每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但在這一刻,我很快樂。
陪孩子讀書吧,打開親子發展的美麗之窗!
第三篇:親子閱讀
我們在讀書要做到「三到:心道、眼到、口到」。我們可以清楚的知道,這句話是教給我們要怎樣去讀書的,我們讀書必須要用到心、嘴、眼。這樣我們才可以讀的進去,讀得懂,所有的知識都會被我們讀透了。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就像老師說的「你讀的書多了,寫作文就好寫了。」確實,只要你多讀書,多看書,學習人家文中的精美語句,就可以下筆如有神了。
在大人和我們眼中的世界是不一樣的,理解一件事情的方式也不同。如果和家長一起讀書,就會更深刻的明白其中的意思,同時,也會覺得和爸爸媽媽一起讀書、一起分享其中的道理是一種很快樂的事。
我和爸爸媽媽一起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時,看見海倫·凱勒在19個月時因一場高燒成為盲聾人時,我們的心碎了,心想:海倫·凱勒可能再也站不起來了。可出乎我們意料的是,她居然在莎莉文老師的幫助下,從一個自卑、任性、調皮、不懂事的小女孩變成了一個懂事、乖巧的小女孩,最終畢業於哈佛大學,成為了當時一位偉大的作家。可見莎莉文老師付出了多得的心血啊!這本書告訴了我們:在面對困難時不要向它低頭,而要堅強的去面對。
我和爸爸媽媽一起讀《水滸傳》時,一開始看見梁山108將被那些貪官逼得走投無路,我們心裡很激動,心想:那些貪官真是太無恥了!後來爸爸告訴我:《水滸傳》是我國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作者施耐庵以北宋宋江起義的史料為題材,塑造了108位英雄好漢的形象,如宋江、林衝、李逵、武松、魯智深、吳用等。梁山108將劫富濟貧、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他們還建議我去讀《水滸傳》,因為那盪氣迴腸的文字、栩栩如生的文字、波瀾壯闊的場景會讓我心馳神往、回味無窮。
我和爸爸媽媽一起讀《雷鋒的故事》時,雷鋒總是很樂於助人,大家有什麼困難,都會去幫助他們。比如:一個老太太要過馬路可行動不便,雷鋒就回去扶老太太過馬路;在馬路上撿到了錢,可拾金不昧,交給警察局還給失主。同時,雷鋒也是一個節儉、愛學習的人的人。一雙襪子穿到破了好多洞也不換;學習一直學到深夜都不帶眨眼的。媽媽教育我說:「要向雷鋒叔叔學習樂於助人、節儉、勤奮學習的精神!」
我們一家人在親子閱讀中不僅學到了淵博的知識,還學到了在生活中各種各樣的人生哲理。「書」是人類的的好朋友,如果從山腳、山腰、山頂可以看到各不相同的風景,但是我們要明白:風光無限在險峰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