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那遙遠的聲音作文
2025-02-14 19:10:24
有一種聲音不絕於耳,在亙古大地上傳唱了千年。靜心聆聽,扣動心扉,澡雪靈魂。小編收集了傾聽那遙遠的聲音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傾聽那遙遠的聲音
是否有一種東西,觸不到,摸不著,卻讓你真實的感受到它在,它就在你身邊,而又仿佛遠在天涯.有的,是聲音,對吧?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習慣了在夜裡,倚著床,聽著收音機裡從很遠很遠處通過電波傳來的聲音,遙遠而模糊的聲線,在黑暗中微微顫抖.
電臺主持那溫暖的聲音伴著輕緩空靈的音樂,從很遠很遠處流過來,穿越了夜的幽暗,在我的心房中慢慢沉澱成一抹微笑.
略有沙沙聲的收音機,在我手中安靜地泛著暗光,閉眼聆聽從遠方流淌來的一個個故事,關於燈紅酒綠的都市,關於遙遠繁華的異國,許多許多錯過分離,許多許多重逢邂逅,所有一切,化為最輕最柔的聲音,填滿我的思緒.
嘴角飛上暗夜裡盛開的笑,淺淺淡淡.
窗外是昏黃而冰涼的路燈,天空,無星無月,僅是藍到了骨髓的黑.耳朵裡,還是溫情的故事和恬淡的音樂,感受生活中的暖與冷.
許久以前,我以為,生命到了極致繁華便只剩無盡蒼涼,每一個人有自己的故事,只應在自己的軌道上循序漸進,不該有交集.
於是,我拒絕聆聽,也拒絕傾訴,更不為別人的故事淚落潸潸.
而現在,此夜此地,此情此景,冰冷溼潤的夜風裡,我被別人的故事溫暖著.褪盡一身疲憊,卸下所有憂慮,傾心於那遙遠的聲音,為他人的快樂而快樂,為他人的感傷而感傷,最後,心底留有一汪溫暖.
故事中的繁華與蒼涼不曾屬於我,但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他人的感受,我不是獨自一個.
我也已習慣,閉眼聆聽,然後微笑,直到聽到主持人用輕柔的聲音說:「晚安.」我才取下耳機,把手中殘留有我的溫度的收音機輕輕放到床頭,然後,甜甜地睡著.
我就這麼習慣了,不再聽時鐘滴答滴答的空洞單薄的聲音,而是聽模糊的聲音講述的給予我溫暖的故事.
是那遙遠的聲音影響了我嗎?我不知道.我知道的,便是我已逐漸接受生活.
第二篇:傾聽那遙遠的聲音
合上書本,我心潮起伏。踱步來到陽臺,仰望美麗星空,我傾耳聆聽……
我聽到了,我聽到伐木叮叮,採石咚咚,金戈鏗鏘,號角長鳴。春秋戰國,秦漢隋唐,宋元明清,朝代的更迭只是過眼煙雲,歷盡紛繁的劫難,河山依舊,人民永生。於是,四書五經,楚辭漢風,唐詩宋韻,優美、爛漫、鏗鏘、激昂,你聽,那遙遠的聲音迴蕩長空!四大發明,絲綢之路,鄭和下西洋……無不凝結著中華兒女的智慧和自強不息的精神!
我聽到了,我聽到崑崙悲慟,黃河嗚咽,圓明園殘壁頹垣的呻吟,被侵略「七子」的哭泣,——「我要回來,母親!」。列強的肆意蹂躪、踐踏,侮辱使五千年璀璨的文化積澱倍受摧殘,無數生靈慘遭塗碳……華夏母親深深的皺紋裡,溢滿了從蒼老的眼中流出的淚水,一張張不平等條約的籤訂,一片片華夏熱土的割離,洗刷了五千多年的文明歲月,消散了春秋戰國飛揚的塵土。
我聽到了,我聽到黃河滾滾,長江滔滔,崑崙山在吶喊,盧溝橋在怒吼,飄出一支支不屈不撓、奮力抗爭的歌……「起來,不願作奴隸的人們!」革命風暴風起雲湧,四海翻騰。「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這是中華兒女最後的吼聲!曾淹沒於哀嘆裡,隱匿於自卑中,衰弱於列強的鐵蹄下,但它永遠不會消亡!我們的民族將在烈火中煉就鐵血丹心,如同一隻經受了涅槃的火鳳凰騰空出世!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莊嚴宣告: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中國向世界發出了最雄壯的聲音,開啟了嶄新的歷史篇章!
我聽到了,聽到鄧爺爺的諄諄教導,春天故事的訴說,薩馬蘭奇老人輕輕的一句「beijing」,神舟飛船騰空而起時的沸騰,雄壯國歌在賽場上一次次的迴響,china在從聯合國到非洲的世界各地強有力的發聲。天翻地覆,龍騰虎躍,中華兒女的心中一同唱響震撼世界的歌聲:「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
歷史的回聲叩響心扉。中華民族是一個不屈的民族,有著自信、自強的民族之魂!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在苦難中造就偉大,在前進中鑄造輝煌!充滿了活力,富有朝氣,生機勃勃,我聽到了,聽到中國的腳步在豪邁向前,風華正茂的巨龍開始騰飛!
第三篇:傾聽那遙遠的聲音
作文網專稿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縱橫九萬裡,巍巍華夏大地。上下五千年,悠悠華夏文明。翻開歷史史冊,聽遙遠的聲音。
捨生取義,義薄雲天
你聽,孟軻的豪邁!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取義者也。
千百年來,一個義字寫滿整個歷史,行俠仗義,替天行道,成了江湖兒女的追求。因為一個義字,有了關雲長義釋曹操,有了一百單八將梁山聚首,有了趙云為救後主千裡走單騎,有了荊軻刺秦易水送別……
忠義者,我輩敬仰!
堅定不移,矢志不渝
你聽。愚公的鏗鏘!
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盡也。而山不加曾,何苦而不平?
多麼震撼的聲音,讓整個寰宇為之震動。這種堅毅已然成為一種民族精神,因為這種堅毅,我們與外國侵略者抗爭了一百餘年。最終獲得自由;因為這種堅毅,我們實現了從百廢待興到煥然一新的歷史性飛躍;因為這種堅毅,湧現出了張海迪、桑蘭、邰麗華、楊光這樣的當代保爾,他們用生命詮釋中華脊梁。
堅毅者,我輩讚嘆
推己及人,胸懷天下
你聽,杜甫的真摯!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像杜甫一樣胸懷天下的人,終有一日成為我們所銘記的人,永垂青史。不是麼?你看那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你看人民的好公僕焦裕祿,你看那一位位為正義事業獻身的英烈
胸懷天下者,我輩之榜樣!
有一種聲音不絕於耳,在亙古大地上傳唱了千年。靜心聆聽,扣動心扉,澡雪靈魂。
第四篇:傾聽那遙遠的聲音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孟子的這句話流傳了兩千多年。兩千多年前,孟子用它勸諫君主、激勵世人;兩千多年後,這遙遠的聲音還在為我們敲著警鐘。
有這樣一個故事:美國政府為保護某種珍稀的羊,大量捕殺它們的天敵——狼。誰知,羊因沒了天敵,開始「好逸惡勞」,缺乏鍛鍊,抵抗力越來越差,紛紛病死。後來,美國政府決定在森林中放一定數量的狼。這回,羊開始為生存而奔波,體格漸漸強壯,數量也增加了不少。
這些羊確乎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其實,人類社會與動物世界十分相似。「生」「死」就好比成敗,「憂患」「安樂」就如同是充滿競爭的環境和沒有對手的環境。
上小學的時候,有個同學和我的學習成績不相上下,好幾次考試我們的成績都一樣。我因此很努力地學習,生怕被他超越。也希望能比他略勝一籌。他擅長於數學,這使我在數學方面頻頻「受挫」。然而,如孟子所言「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我便在數學上狠下功夫,進步了許多。在這些一輪輪的「較量」中,我們雖然誰也沒有分出勝負,但卻共同進步,成績越來越好。
這也許正是所謂的「人在磨難中成長」。反之,人在安逸中,就會退步了。這個同學畢業後到了與我不同的中學。在他班上,他沒有了競爭對手,每次穩坐班級第一,超出第二名十幾分甚至幾十分。但是在年段中他卻不像以前那樣優異了,在數學比賽中的成績也黯淡了。他自己也說:「班上沒有了對手,我似乎沒什麼動力,感覺沒有從前好了。」
是啊,孟子說「出則我敵國外患者,國恆亡。」一個泱泱大國都會因為沒有對手而滅亡,更何況人呢?人是會被越激越勇越挫越強的。同時,人越安逸也越懶散,越鬆懈也越失敗。我想,孟子這遙遠的聲音正式精闢地指出了一個人的發展特性。從古至今,它警示了無數人憂患使人生存,安逸使人死亡。到今天,在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時代,人們更能理解這遙遠的聲音,並會以此不斷促使自己前進。
在這遙遠的聲音中,我能感受到孟子那智者的韻律。希望這聲音能永遠迴蕩在我耳際,希望這聲音能傳到更遙遠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