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作文1500字
2025-02-18 16:43:25
教育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家庭教育需要家長的耐心和細心,小編整理了家庭教育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家庭教育
兒子睡著了,世界終於安靜了下來。圓圓的臉蛋、平靜的表情、均勻的呼吸,跟醒著的時候有著天壤之別,忍不住在他臉蛋上親了一口。坐在電腦前,回憶四年來養育兒子的點點滴滴,感慨良多,體會最深刻的一點就是教育孩子一定要放鬆心態、順其自然。
兒子百天的時候請人給他照了一組藝術照,我和老公驚喜的發現兒子穿上不同的衣服是如此的精神、漂亮,之前家裡貼的一張張的宣傳畫也不過如此嘛,兒子完全可以和他們媲美!就在這一天我給兒子然然建了一個博客,準備記錄兒子成長過程中的每個歡樂的瞬間,每個小小的感動。博客取名「順其自然」,意思是希望我在教育兒子的過程中能不急不躁,讓兒子快樂、健康、順其自然的成長。
願望是美好的,現實卻不總是那麼盡如人意。
對兒子三歲之前的記憶是相當美好的,仿佛一切都是優點:不愛哭、不怎麼生病、不挑食、不跟小朋友打架、個頭高、長得帥、愛學習、動手能力強等等等等。就連他說話晚都被冠以「貴人語遲」而當成了優點。那時的博客每周都會記上三四篇。三個月會翻身,一歲會走,兩歲能數到100,會拼圖,認識字,能自己看書講故事,會唱很多英文歌……一個接一個的驚喜,讓然然的博客也相當的豐富。每每跟博客裡的媽媽們交流我都為自已能有這麼一個聰明、健康、陽光的兒子而感到自豪和幸運。
快樂的日子總是過得飛快,轉眼兒子三歲了,還有一個月就上幼兒園了。在對照著《入園準備》給兒子做各種入園的準備時,我震驚的發現兒子有很多能力欠缺。語言能力上:看書講故事沒問題,但不會與人交流,不跟人打招呼,有了問題不會求助,不能表達自己意思。自理能力上:洗手、吃飯、穿衣、上廁所都不能完全自理。理解能力上:不聽或是根本聽不懂別人說話的意思,或是把別人的話當耳旁風,別人已經很生氣了,他卻跟沒事兒似的。這樣的能力怎麼能在幼兒園裡照顧好自己!我仿佛看到瞭然然洗手時香皂還沒衝乾淨就去拿吃的,飯沒吃完就跑去玩玩具,尿完尿提不上來褲子急得哭,老師上課他到處亂跑……我一下子急了,擔心兒子在幼兒不適應,決定在這一個月培養兒子的能力。
能力的培養豈是一朝一夕的事兒,開始的幾天我和然然都非常的痛苦。吃飯時沒吃飽就去玩,我好說他不聽,就耐著性子說:「你現在不吃就得等下一頓飯再吃了,中間餓了可沒有吃的。」可一會兒他餓了到處找吃的,我豈能讓他輕易就吃了,跟他說剛才為什麼不好好吃飯的事兒,他哪裡聽的進去,跟我搶吃的,還大哭,氣得我呼呼的。晚上睡覺我覺得他翻來覆去的就有尿,提醒他上廁所,他不尿,硬把他抱到廁所他都打著挺的不尿,又哭又鬧,放到床上轉臉就尿了。強壓怒火的給他換衣服,換被褥,恨不得在他屁股上打幾下。下樓進電梯非得他自己按1層,別人按了他就不上了,得等下一趟。要是我們著急硬抱著他上去,他就哭,驚天動地的,跟他講道理他完全聽不進去,全電梯人都聽著他哭、看著我這個失敗的媽媽拿他束手無策。
在此期間我看了好幾本育兒的書,見到孩子的家長就跟他們交流,也嘗試了書裡和別的家長介紹的各種方法,但對於別的孩子有效的辦法對然然卻沒用。別的差不多大的孩子都比然然懂事兒、聽話。原來天使一樣的兒子怎麼突然變得這麼笨、這麼傻、這麼不可理喻了?我又氣又急,心情特別差。老公勸我孩子成長總得有個過程,不能太急躁,我一天到晚對然然橫眉立目的,然然的心情都不好了,原來一天到晚都在笑,現在動不動就哭。我一方面覺得老公只知忙工作,不知管孩子,對他很是不滿,另一方面也覺得他說的有道理。對待兒子的態度也轉變一些,不再那麼跟他較勁了,但心裡的焦慮卻絲毫沒有減少,而是隨著入園的臨近與日俱增。
不出所料兒子幼兒園的適應過程非常艱難,是班裡哭得最厲害的兩個孩子之一。那段日子真是不堪回首,現在想起來眼淚都止不住的往下流。好在然然的幼兒園非常好,管理規範,班裡的老師們都很有愛心,不僅對然然的生活照顧的無微不至,還經常提醒我不要焦慮,要放鬆心態,然然其實是很棒的,讓我非常的感動與感激。
接下來的日子是比較平靜的,我調整了心態,坦然的接受瞭然然的種種缺點與不足,儘量創造環境鍛鍊他的能力。我又重新看了一些育兒的書,發現書裡的辦法其實是作者們在育兒的實踐中摸索出來的,是適合她們的孩子或是跟她們的孩子有共同之處的一類孩子的,我可以借鑑一些,而然然的獨特教育方法還需要我在教育然然的過程中去摸索、去總結。但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作者們的育兒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她們在孩子身上付出了相當的心血。付出才會有回報,教育孩子尤其如此。
現在兒子四歲多了,換了一個心態去看兒子,發現調皮逆反的他也是那麼的可愛。我不再去想要把兒子培養成一個什麼樣的人,但我會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關心他、愛他、教育他。放鬆心態,順其自然,育兒和孩子成長的道路才會變得辛苦而美好。
第二篇:家庭教育
我女兒今年8歲,上小學二年級。她不是很出色,但是也很讓我們值得驕傲:她興趣廣泛,上進心強,學習認真努力,主動性強,有一定的責任心和愛心,能尊重長輩,善於與小朋友和睦相處。總的來說是一位健康快樂、聰明活潑的小女孩。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如粗心、愛玩、做事情慢、不主動幫助同學等。
說起教育,我們平時比較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教育、情感教育和社會道德教育,我們關注孩子每一階段的不同變化,經常交流談心,讓孩子生活在一個寬鬆、幸福、和諧的環境中。當然其中也有不少困惑。下面我就談談我們家庭的一些教育理念和心得。
家庭教育徵文:家庭教育心得家庭教育徵文:家庭教育心得
一、「嚴」字當頭,「關愛」而不「寵愛」。
「人之初,性本善」。每個孩子先天是善良的、單純的,他習慣的養成是後天教育的結果。現在的獨生子女多了,家庭條件好了,隔代管教、他人管教孩子的現象也多了,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很多家長往往忽略了孩子的嚴格教育,所有事情由父母、爺爺奶奶代辦,要什麼有什麼,沒有同情心,沒有自理能力,沒有克服困難的意志。我們家裡平時要求孩子對人要有禮貌,不要以大欺小,要尊重長輩。在教育時以引導為主,嚴格而不專制,關愛而不寵愛。
二、努力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
小孩子習慣的培養是關係到他今後的行為規範,特別是小學階段,是建立常規、培養良好學習習慣最關鍵時期,這個階段培養各種良好習慣最易見效,抓住這個環節就等於抓住了孩子的以後。現在的孩子智商都較高,大多數孩子因習慣不良而引起學習較差、常規較差等。如一邊看電視一邊吃飯,一邊做作業一邊玩東西、要大人陪著做作業、放學回家不馬上做作業等等。我女兒上學都是她爺爺接送的,上一年級第一學期時,她一時還適應不了放學回家要做作業這個習慣,所以一回家,就像以前上幼兒園回家一樣先看電視。她爺爺也約束不了她,等我們下班回家再叫她做作業,完成都很遲,影響了第二天的精神。於是我們就跟她講:「你放學回家先做作業,爸爸媽媽下班回來給你檢查,然後我們根據情況給你發標誌。(因為那時班級是發標誌鼓勵孩子的。)」這之後她#from本文來自高考資源網http://www.gkstk.comend#每天一回家就做作業。這樣不但提高了她獨立學習的能力,也養成了良好的習慣,我們經常利用寬餘的時間跟孩子進行溝通交流。
三、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樣。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電視上的一個公益廣告不是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長不僅是孩子的天然教師,也是夥伴、朋友和榜樣。「當父母不容易,當好父母更不容易」。身教重於言教,家長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作為家長,我認為我們應該首先「學會關心」。關心家人、關心朋友、關愛社會、國家等等,這樣無形當中讓孩子懂得尊老愛幼、相幫謙讓、寬宏大度。其次要加強自身修養。經常學習,不要沉迷於打牌、搓麻將等,要在孩子心中樹立一個健康向上的形象。再次要建立和諧的家庭。家庭的生活氣氛和大人的品行道德對孩子的影響不可忽視,孩子在表揚和鼓勵中生活,他將學會自尊和自信;在羞辱中生活,他將學會自卑;在平等中生活,他將學會公道。
四、關注孩子的成長,正確引導孩子。
在孩子很小時,我家就非常重視德育,會做人才會做事。我們主要要求孩子從不說謊,不要別人的東西,不亂丟垃圾這樣的小事做起,教育時我們都是在平等的氣氛中進行,一般每天都抽出一點時間關注孩子的成長:作業完成了嗎?今天在學校開心嗎?有沒有什麼有趣的事?特別是孩子在學校裡遇到挫折或犯了錯誤時,我們及時與她進行溝通,加以正確引導,調整好孩子的心態,讓孩子喜歡上學,在學校開心。
璧合
在關注孩子成長的同時,我們還要注意不要剝奪孩子玩耍的時間和權利。現在,社會上的培訓機構日益增多,家長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願望日益強烈,恨不得讓孩子成為鋼琴家、歌唱家、畫家、舞蹈家……今天學鋼琴,明天學跳舞,上午學英語,下午學奧數,弄得孩子不但對學習沒興趣,而且產生了厭煩的情緒。我們的孩子也有上培訓班,(範文先生網)但是都是她喜歡的,所以每次去時,她都是非常開心,跟同學相處非常融洽。
教育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家庭教育需要家長的耐心和細心,雖然我們有一些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心得,但是對孩子的教育還很不夠,我們將不斷努力,汲取別人家庭教育方面的成功經驗和做法,與老師、家長共同探討,使孩子們能夠成為一個「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優秀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