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智能交通才不是寫本書那麼簡單
2025-05-12 13:18:09
2月18日,海信公布5年「緩堵」成績單——5年來有19座城市因為海信智能交通的服務登上了「緩堵」排行榜。海信智能交通本部副總經理陳曉明在溝通會上表示:智能交通才不是寫本書那麼簡單,更不是資本說了算,否則扎堆進來的網際網路企業早就贏家通吃了。
陳曉明說,因為智慧交通的技術和解決方案不是面向大眾消費的產品,僅靠資本拓客拉新之類的就能夠撬動起來,而是需要靜下心來認真幹,把產品做好,每一步每一個環節,都超出想像的複雜。正是這種超出想像的複雜,造就了海信難以複製的經驗。海信自1998年切入智能交通領域以來,從信號機做起,深耕技術24年,服務超過169個城市,在北京兩次的奧運賽事、西安全運會、青島上合峰會以及武漢軍運會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智能交通以及與此緊密綁定的智慧城市建設,在有了好的理念、好的技術之後,交付是一個硬活,這才是真正把價值轉移給客戶,不少網際網路企業和新進入的資本都在這個環節上栽了跟頭。」陳曉明說,海信網絡科技公司此前曾做過一個統計——沒有一個項目沒有完成交付,也沒有一個項目因為交付問題沒拿到錢。
2021年,海信智能交通迎來新的階段。當年12月,海信和山東高速組成的聯合體成功中標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的公共運輸系統智能化改造項目,該項目是海信在海外承建的首個智能交通集成項目。
陳曉明介紹,中國機動車和非機動車混行的交通狀況的複雜性放之全球少有,錘鍊了國內企業在技術、產品、服務上的競爭力,中國企業對於大數據、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反應速度非常快,這使國內智能交通企業與國外企業有了不少優勢,我們希望把國內積累出來的經驗、技術、工程經驗能快速複製到海外。
「拿下衣索比亞智能交通項目,意味著中國智能交通行業已經進入了對海外輸出中國解決方案的階段。」陳曉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