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電單車哪家強?「雲馬 PK 輕客」
2025-05-16 05:41:14
前天晚上,也就是15號的晚上,我正在刷微信朋友圈,突然就看到了一篇來自知乎的文章,筆者最近一直在研究城市代步工具的問題,而且已經寫了幾篇文章並且對一些產品也進行了評測,我這一看知乎的文章與電動車有關,所以就留心的看了一眼。
這篇文章的標題是
對於這篇文章,我並不想表達太多觀點,針對抄襲或者所謂的「借鑑」的口誅筆伐除了在道德上進行譴責以外意義不大,如果雲馬做的車確實好,而且價格合理,對於中國消費者來說他們並不會太介意這事兒,就如同我之前批評過小米空氣淨化器抄襲巴慕達,但現實中我卻一直在使用著小米空氣淨化器(因為小米送測不用還),只是,我想表達的觀點是——「創新並不是不能借鑑已有的優秀設計,但借鑑方對原創方應表達出足夠的敬意」,對智慧財產權的認同感是一家創新企業level的表現。
今天文章的主題,並不是針對這次「抄襲」事件,因為當我看到這篇文章,就去搜索了關鍵字「雲馬」,然後我就看到了「最懂年輕人的電單車」的淘寶眾籌頁面,而當我看到第一眼的時候,瞬間讓我想到了「faraday」電單車與「輕客TS01」智慧電單車,雲馬智行車C1看著就像以上兩位的雜交產物.....
雲馬C1(左:男款 右:女款)
faraday
輕客TS01
聯想到之前知乎上那篇文章......而且它們在理念上都很類似,輕客是「讓城市出行變得簡單」,而雲馬是「改變城市移動生活」,也許這真的只是相似而已,不知道先行者的Faraday與輕客的創業團隊看到雲馬的時候是怎樣的滋味......
好了,下面進入今天的主題吧!當看了「雲馬」與「輕客」,同樣都是20寸的小車,同樣又是電動助力車,同樣還是智能單車,我最在意的是它們會有何不同,因為雲馬C1的售價是1999元,而輕客TS01則是3580元,這1581元的差價差在哪裡呢?如果性能雷同或接近,那麼雲馬C1當然更值得買,但如果輕客TS01貴有貴的道理,則說明輕客TS01更好。
1、動力系統部分(電動助力)
對於電動助力車來說,整車最具有技術含量的當屬它的動力系統,下面我們就來看看:
雲馬C1:雲馬動力系統的核心是「YUNBIKE」智能動力驅動系統與自主電機,內置了3軸加速度傳感器、3軸陀螺儀,然後通過系統設定5種不同檔位,給予騎乘者不同的助力支持。
通過內置陀螺儀識別坡度
這種通過轉速傳感器根據牙盤轉速來判斷用戶騎行意圖的方式,原理是在固定處放置一個紅外線探頭,在轉動處放置一圈磁鋼,通過紅外線探頭掃描轉動的磁鋼來決定是否啟動電機。這種傳感器結構簡單,應用範圍很廣,不失為一項可選擇的技術。但是這種變化只能告訴電機是否啟動,無法告訴電機使用多大功率。理論上其實是存在較大的延遲性的,且判斷準確的可靠性也需商榷。
通過檔位設置調節輸出助力
比如騎乘者剛起步或者上坡時,由於腳踏沒有轉速或者轉速很慢,加速度不高,這時候車輛給予的助力就會不夠,騎行起來可能依然費力,不過3軸陀螺儀的加入對於上坡來說可能有所幫助。而如果遇到下坡,車輛的加速度會加強,電機就會持續輸出動力,從安全性的角度考慮這樣容易產生危險。而且側傾和過彎都會有仰角,陀螺儀如何判斷都是需要雲馬團隊給出技術方案的地方。
雲馬C1系統配置
其實筆者這些只是根據云馬的資料進行的分析,因為助力車在日本以及歐洲市場一直都有銷售,從雲馬C1的這個動力系統來看,其實比較落後,日本的山葉在2013年就已經推出了擁有車速(速度傳感器)、踏板踩踏力(扭矩傳感器)、踏頻(曲柄旋轉傳感器)的車型,意圖就是能更快更詳細的感知掌握騎乘者的動作和需求,然後給予最合適的助力。
因此,通過資料來看,雲馬C1的動力系統屬於落後的技術,通過轉速傳感器配合陀螺儀的方式是無法深入感知了解用戶的真正騎行意圖的,而且存在響應不準確且存在滯後性的可能,甚至對用戶意圖進行誤判,導致危險的發生。
輕客TS01:輕客的核心動力系統是自己研發的並已經擁有國家專利的「VeloUP!智慧動力系統」,它採用扭矩傳感器、曲柄轉速傳感器、速度傳感器組合成的「三重傳感系統」。沒錯,它與山葉的設計理念存在一致性。三種傳感器中的「扭矩傳感器」目前是國際上的頂尖技術,輕客是國際上少數掌握此技術的企業,之前基本被博世、山葉以及喜瑪諾壟斷。
輕客VeloUP!智慧動力系統
「扭矩傳感器的重要性」——在騎行的助力輸出判斷中,速度和用戶的騎行意圖其實並不是線性對應的,而且存在滯後性,比如在上坡、逆行時,車輛的速度並不快,但其實用戶需要使用更多的助力才能騎得更輕鬆,此時通過扭矩傳感器,就可以實時感知到用戶對踏板施加的力量大小,從而輸出更合適的助力。
剛才說日本的山葉發動機公司其實在2013年推出了日本第一輛裝備這3種傳感器的電動助力自行車,這三種傳感器一起協同工作就能夠更好的保障動力系統根據騎乘者更為準確的實時輸入助力,為騎乘者帶來更順暢的助力行駛體驗。
2、電機部分:
動力系統是助力車的核心,而電機則是動力系統的核心,雲馬與輕客均為自主研發(資料顯示)
雲馬C1的電機
雲馬C1:YUNBIKE無刷電機,額定電壓36V,額定功率180W,其它資料不詳。
輕客TS01的電機
輕客TS01:BLDC永磁無刷有齒直流電機,額定電壓37V,額定輸出功率250W,額定輸出扭矩7Nm,額定轉速275.7r/min,無電狀態轉動順暢沒有磁阻。
從數據來看,輕客TS01的性能要比雲馬C1使用的電機更好,但發生了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雲馬C1的時速最快能夠達到25KM/h,而輕客TS01卻為20KM/h,這是因為輕客出於對安全以及國家標準的規定對最高時速進行了電子限速。
3、電池部分
動力部分可是需要電來支持的,因此匹配高性能而且質量輕的電池就很有必要。
雲馬C1的電池
雲馬C1:使用的是三星的18650電芯,額定容量5.2AH,電池充電3小時,可實現55-75KM的騎行助力裡程,目測是20節電芯2600毫安電池組成。
輕客TS01的電池倉
輕客TS01:使用的是松下的18650電芯,額定容量5.8AH,電池充電2小時(電池管理系統為與松下共同研發),可實現最長70KM的騎行助力裡程。
從電池數據來看,輕客TS01的性能也更好,並且電池組是與松下聯合開發,擁有BMS管理系統,而雲馬對電池部分並沒有更為詳盡的資料展示。又發生了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雲馬C1的容量要比輕客TS01小,但助力續航卻要比輕客TS01多5KM,直接的關係是TS01的電機功率更大。
4、傳動部分
傳動部分也就是牙盤、鏈條。雲馬C1使用傳統金屬鏈條,而輕客TS01使用皮帶傳動。
輕客TS01:使用皮帶傳動
傳統鏈條與皮傳動各有優缺點,目前使用皮帶傳動的自行車並不多,主要還是傳統的金屬鏈條。皮帶傳統的優點在於更為安靜、而且無需潤滑油,因此幾乎是免維護的,它的重量更輕,而且可靠,更換上也較為方便。大多數汽車(以及一些高端摩託車)用的就是皮帶傳統。
5、智能部分
都擁有獨立的APP,可已實現助力模式調節、騎行數據監測,定位導航、智能防盜、交流社區以及展示診斷結果等功能。
6、其它細節
輕客TS01還使用了飛思卡爾的32位處理晶片,以及汽車級別的CAN總線技術;而雲馬C1相比輕客TS01多了一個尾燈。
雲馬C1的整車全重16kg,額定載重120kg
輕客TS01整車全重13.5kg,額定載重140kg
其它方面,雲馬C1與輕客TS01基本類似:兩款車型都擁有OBD車載診斷系統,可以對電池、電機、控制器、傳感器等原件進行監控與診斷;都擁有GPS車輛定位系統;車架都是6061鋁合金;都擁有強亮度LED前燈;都擁有剎把斷電系統。
好了,以上對就是今天文章的主要內容,算是基本詳細的對比了雲馬與輕客的兩輛智慧單車。
當然,今天這篇文章我只是從技術上來分析,輕客的電單車筆者已經親身體驗過,騎乘的體驗確實很好,因此給了很高的評價,而雲馬C1我只是在網絡上看到了它的信息而已,它技術上的落後並不能代表它不好騎,因為有時候其實「創新」太過頭也會帶來麻煩,如果雲馬C1能在現有技術上做到足夠優秀的優化,應該也會有不錯的騎乘體驗,當然,這些都是空口白牙的廢話,希望筆者有機會能夠真實的去體驗它,屆時就能給大家更為全面的參考意見。
寫在最後:
針對城市通勤騎行,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廠商及創業公司參與進來,生產的產品大方向都是便捷城市生活,但產品定位各有不同,根據不同的消費觀念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最為重要,正如同手機市場,雖然國產的安卓手機更符合主流消費水平,但這並不影響高消費層級對蘋果手機的消費需求,1999元的雲馬C1與3580元的輕客TS01,看完這篇文章,大家應該能找到自己的選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