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發布公共運輸報告:定製公交可有效解決出行痛點
2025-05-13 04:12:08
9月28日,高德地圖聯合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發布了《2017上半年中國主要城市公共運輸大數據分析報告》。報告以高德地圖積累的海量出行數據為基礎,詳細分析了2017年上半年我國主要城市公共汽電車及軌道交通網絡的現狀、城市公共出行規律,並發布了中國主要城市公共運輸排行榜。報告顯示,深圳、北京、上海。廣州的公交綜合指數位列排行榜前四位,領先國內其他主要城市。其中,深圳公共運輸出行服務指數全國業內知名。
9座城市500米站點覆蓋率超過了80%
在公交線路方面,報告顯示,各城市公交線路重複係數較2016年底普遍呈下降趨勢,線網布局更為合理。目前深圳、上海、成都、廈門、紹興、廣州、北京、西安、杭州9座城市500米站點覆蓋率超過了80%,其中西安、杭州兩座城市為2017年新進城市。
報告顯示,2017年上半年我國主要城市的公交線路總長度達到了55.9萬公裡,相比2016年增加了3萬公裡,總裡程是全國高速公路的4倍,其中北京、上海、廣州、重慶、深圳、成都、杭州、蘇州8座城市公交線路均超過了1000條,北上廣分別以1730、1574、1367條公交線路及4.09、2.56、2.62萬公裡線路裡程,位列全國公交線路規模的前三名。
在網絡覆蓋方面,報告評選出了公交線網覆蓋率最高的TOP20 城市和公交線路重複係數 TOP20 城市。其中貴陽市公交線網覆蓋率最高,達到了 82%,而其他TOP 20城市線網覆蓋率也都超過了70%。在線路重複係數TOP 20城市中,廣州以9.62的線路重複係數業內知名,其次為深圳的8.15和北京的7.18。同時,各城市均普遍開展了線網優化調整工作,在線網覆蓋率水平大部分不變的前提下,線路重複係數較2016年底普遍呈下降趨勢,線網布局更為合理。
6座城市的軌道交通換乘站數量超過10個
在軌道交通方面也是成果斐然,目前國內共有31個城市已建成運營軌道交通線路135條,運營總裡程3956公裡,其中地鐵最為普遍,共109條,有軌電車、輕軌等其他軌道交通26條。上海、北京、深圳、大連、廣州五座城市軌道交通路網密度排名前五,全國軌道交通路網密度上海最高。同時,北上廣深等7座城市運營裡程均超過200公裡,18個城市軌道交通成網運行,其中上海、北京、深圳、廣州、南京、武漢6個城市的地鐵換乘站數量超過10個,城市路網覆蓋率較高。
深圳公共運輸出行服務非常好的 超大城市公共出行服務指數高
通過對於動態指標、公交基礎指標、軌道基礎指數等三類指標7個小項加權得出綜合指數對目前82個城市的公共運輸出行進行了服務指數排名。深圳以0.715的公共出行服務指數排名全國優異,深圳在站點500米覆蓋率、軌道銜接、公交開放水平方面表現優異。其次是北京和上海。
大數據給公交優化帶來契機
本次報告,高德地圖還聯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對我國城市公交的發展和出現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分析。交通大數據反映了用戶直接或潛在的出行需求,是對傳統IC卡數據的有效補充。結合交通大數據,能夠洞察傳統公交IC卡覆蓋之外的用戶出行需求,提升公交系統的服務水平。在新型網際網路數據背景下,將促進新的公交服務形式,如定製公交、微循環公交、旅遊定製公交等。
我國常規公交運力不足會伴隨一些問題,如擁擠、乘客等待時間長等等,而這將顯著延長乘客的出行時間,並影響乘客的出行體驗。在此基礎上,定製公交可分擔部分常規公交的客流,減少擁擠和上車難問題,提高常規公交服務質量,並能使常規公交可以優化站臺設置和發車頻率,從而縮短旅行時間,提高運行效率。最終形成定製公交與常規公交形的雙贏。
目前城市中部分線路存在客流分布不均現象,需要科學優化
報告通過線路客流不均勻指數對成都進行分析,按指數的大小分為四個等級,等級(值)越大代表該線路在各個站點客流分布越不均勻,越有必要對線路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及優化。15路線路客流不均勻指數高達0.99,業內知名。
早晚高峰擁擠、換乘頻次高、無地鐵接駁公交線路成為三大公交出行痛點
與此同時,報告還指出了我國現有公交的三大痛點和解決方法。首先是早晚高峰擁擠問題。根據高德出行大數據對成都進行分析,在早晚高峰出行中,分別有58.6%和58.4%的人為通勤乘客,這說明早晚高峰公交出行有著很強的通勤趨勢。因此,為緩解公交擁擠狀況,各城市可開設相應的定製公交,以分擔常規公交流量,緩解早晚高峰公交擁擠狀況,並通過設置和優化定製公交站臺,減少旅行時間,實現通勤乘客的快速通勤需求。此外,對於運營車輛較少的公交線路,也可開設定製公交,縮短乘客等待時間,有效提高公交出行效率。
早晚高峰通勤乘客出行比例
其次為換乘頻次高的問題。根據高德出行大數據對成都的統計,在通勤乘客中,10.2%的乘客需要換乘2次。因此,針對乘客的換乘問題,個城市可以通過數據挖掘方法獲得交通出行地與目的地的熱力圖,對需求較大的區域開設定製公交,減少通勤乘客的換乘比例,提高出行效率。
從居住地到工作地,10.2%的乘客需要換乘2次
最後是無地鐵接駁公交線路的問題。根據高德出行大數據對成都的統計,居住地距最近地鐵站3km以上通勤乘客中,29.9%的通勤乘客沒有直達的地鐵接駁線路,這就給乘客出行,特別是通勤乘客的出行帶來了不便。因此,針對地鐵接駁問題,可以對出行的熱點區域設置微循環公交,有效解決這類乘客從居住地接駁地鐵的問題,有效提升公交出行優勢。
據了解,此次報告是基於高德積累的海量出行數據,通過大數據的挖掘計算,客觀的從多維度反映了中國主要城市公共運輸狀況,為公眾交通出行、機構研究、政府決策提供了有價值的理論參考依據。目前,高德地圖用戶已超過 7 億,高德公交大數據覆蓋了全國82個城市。而自2014年第一季度發布《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開始,高德地圖已經連續四年發布了各類交通分析報告。目前高德地圖交通大數據分析平臺,已支持覆蓋全國360+城市指數的實時計算服務和分析研究,以期助力政府提供更全面、更智能的交通研判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