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特斯拉降價,AITO問界降價補貼之外,還有更大招?
2025-05-17 08:12:11
1月6日,特斯拉官宣降價,最 高降價4.8萬元,讓眾多新能源車企措手不及。緊隨其後,1月13日AITO問界同樣開啟降價,降幅最 高達到了3萬元。有網友評論到:「特斯拉這輪降價明顯是衝著比亞迪去的,沒想到半路AITO問界先殺了出來」。
具體來看,AITO問界M5 EV的兩個版本分別降價2.88萬和3萬元,問界M7的舒適版和豪華版同樣降價3萬元。問界M5增程版、問界M7的頂配版價格則沒有變動。經過這一輪的降價,AITO問界M5 EV和AITO問界M7的價格分別為25.98萬元起、28.98萬元起。而針對此前已經購買的車主,AITO問界也為首任車主提供了總價值3.3萬~3.5萬的權益,而針對此次並沒有降價的AITO問界M5增程版的車主,也獲得了兩年基礎保養的贈送福利。
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餘承東在社交媒體表示:「這是AITO問界系列帶來的力度最猛的新年福利。」AITO問界降價之後,留待其它車企出牌了……
AITO問界直接降價3萬,新勢力將做何應對?
目前,AITO問界一共推出了三款車型,分別是AITO問界M5、AITO問界M5 EV、AITO問界M7,涵蓋增程和純電兩種路線。從定價上,AITO問界瞄準的是25萬~40萬區間的主流高端新能源SUV市場,直面蔚小理、特斯拉等品牌的激烈角逐。
而憑藉著華為的深度賦能,AITO問界跑出了2022新能源市場的「最速度」,成為了成長最快的新能源品牌。2022年AITO問界累計交付了超7.6萬輛車,僅耗時7個多月就實現了月度交付過萬輛。並且,AITO問界M5系列成功殺入了2022年新能源SUV銷量榜單前十,市場表現相當搶眼。
相比之下,蔚來、小鵬、理想雖然全年交付都超過了10萬輛,但其距離年初的目標差距甚遠,三者的KPI完成度分別為78.38%、48.30%和81.66%,均低於AITO問界。並且,AITO問界M7直接對標的正是理想L8,在這輪降價之後,與L8拉開了5萬元以上的價格差,壓力自然是給到了理想這邊。
AITO問界瞄準的更大蛋糕,是特斯拉
在雙雙降價之後,AITO問界M5 EV後驅標準版僅與特斯拉Model Y後輪驅動版相差不到100元,四驅性能版則比Model Y四驅版要便宜2萬元。據悉,AITO問界並非首次應對特斯拉進行降價。去年10月份,特斯拉官宣降價,AITO問界就通過對部分現車車型購買用戶統一贈送價值8000元的保險的形式,給到用戶福利。
雖然特斯拉降價導致不少車主的抱怨和差評,甚至維權,但特斯拉的的確確是能迅速依靠降價補銷量的。2022年特斯拉單車平均利潤達9711美元,利潤率顯著高於同行,毛利率更是高達27.16%。因此,在2022年下半年庫存出現危機時,特斯拉接連降價也就不足為奇。
但特斯拉這麼操作,卻是給國產新能源車企帶來了強大的壓力。新年伊始新能源補貼政策到期,不少車企被迫漲價,而如新勢力等則是咬緊牙關由企業兜底補貼。因此,儘管AITO問界交付首年已經跑得相當迅速,但在市場的洪流中,它所面臨的挑戰仍然是非常嚴峻的。要想活下來、活得好,首先就是要不惜代價提高市佔率,通過銷量提升來攤平成本。顯然,AITO問界很清楚現階段該如何出牌。
降價潮來襲,堅持做好差異性才是關鍵
特斯拉的大幅降價無異於一次「背刺」,殺傷力巨大。業內人士認為,特斯拉的「歷史低價」將進一步加劇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剩下車企跟還是不跟,形成了一個囚徒困境。要破局的根本之道,還是要堅持品牌的差異性,產品的差異性。這其實是提出了一道更大的考題。
但對於AITO問界來說,解題的辦法早早握在了自己手中,華為對其的賦能在業內的影響力無疑是十分顯著的。智能座艙是汽車智能化的重要領域之一,AITO 問界旗下車型就搭載功能強大的HarmonyOS 鴻蒙座艙,交互與生態能力堪稱「車機天花板"。其中全新的超級桌面功能,可以實現手機app同步車機,相當實用。而鴻蒙座艙也擺脫了傳統車機 "應用少、升級慢、體驗差" 三大痛點。可以說,有了鴻蒙座艙,AITO問界直擊特斯拉軟肋。
而面對純電用戶「老大難」的續航焦慮、充電焦慮,AITO問界M5 EV利用自身鴻蒙座艙的優勢,結合智慧充電的軟體特性,成功破題。在行駛途中,Petal Maps可以預測當前電量可達範圍及到達目的地剩餘電量狀態,並自動在沿途搜索並推薦充電站。當充電時,可以直觀查看目標充電樁的空閒情況、充電功率等信息,充電結束後,拔槍自動結算,不需要註冊、掃碼等繁複步驟。簡單來說,特斯拉走自建直充,AITO問界則是把市面上超97%的充電樁都納入了自己的智能充電規劃體系中,另闢蹊徑但又「精彩至極」。
寫在最後
如果不是為了在現階段不被特斯拉「卷死」,相信沒有車企會下出降價硬剛這一步棋。但AITO問界雖是新能源賽道的「新生」,但面對老將特斯拉毫不怯場,筆者更願意把AITO問界這一次降價視作正常市場推進的一部分,是促進市場開拓、技術進步的重要手段。它的華為背景就像是一張王牌,競爭力還會往上走,市場的白熱化競爭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