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功夫傳承現狀
2025-08-08 06:35:08
歷史的武當武術並非在張三丰之後始有,而是在道內交流傳播並不斷演化,故而形成了諸多流派。自張三丰集眾家所長而創太極之後,諸多流派均受其太極拳尚意不尚形的理論所影響,故而盡尊三豐為祖師。張三丰之後,武當武術仍然是道教內部流傳的主要武術流派,並不斷吸取民間武術,也有許多流入民間。解放後,由於特殊歷史時期的原因,武當道人們紛紛被迫還俗,謹於少數道人堅守祖庭,是以造成了武當武術散落民間的現象。與少林寺一樣,隨著國家逐步對傳統文化的重視,掀起了武當武術歸根的挖掘整理工作,如朱誠德、郭高一、趙劍英等等老一輩武術家做出了諸多貢獻,使武當武術得以在武當山得到延續。
其後,武當山來了一名叫做鍾雲龍的新人,出於對武當武術的崇敬與熱愛,在年輕時學有所獲之後,便下山遊歷遍訪內家名師,將散落民間的武當武術收集整理,基本完善了武當武術的系統體系,可謂做出了承上啟下的重要貢獻。
21世紀初,作為武當武術掌門人的鐘雲龍道長廣收門徒,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武當傳人,其中,又以袁師懋、陳師行、陳師宇等最為出眾,相繼在武當山開辦武館,不但招收國內學員,更深受世界各地外國友人的喜愛與尊重,武當武術終於走出國門。此三人中,又以陳師行影響力最大,陳師行道長19歲下山,在武漢、上海等地傳播武當太極拳,並以武當輕功馳名海內外,對整個武當武術對外的推廣與宣傳做出了不可抹滅的貢獻。
2007年,就在陳師行道長的武當師行功夫館建立不久,一個20出頭的年輕人孤身尋訪來到了武當,這位年輕人本身有很好的武術功底,加之刻苦好鑽研以及過人的天賦,很快得到了陳師行道長的重點培養,短短一年的時間裡,迅速由助教提拔為教練,這名年輕人叫做戴乾宇,來自山城重慶。
2008年,戴乾宇下山,回到家鄉重慶,將武當太極拳推廣到了重慶市各大健身俱樂部,影響力也逐步擴大,但他仍然沒有停止步伐,陸續組織了多名武當新一代傳人來到重慶傳拳,有學員說這樣會影響他自己的生源情況,但他卻說,中國武術之所以發展不如跆拳道等國際武術,就是因為這些傳統文化中的糟粕未能清洗,他不願墨守成規,他希望更多的武術人可以致力於武術傳承的工作,希望更多的武術學習者將來都可以武術職業為崇高的事業。
2011年,經過2年多的授拳與市場開拓經驗,戴乾宇創辦【俠客功夫會】倡導「時尚的功夫運動,健康的功夫生活」,他說:「讓每一個武術人擁有廣闊的事業發展、受人尊重的職業平臺,不是某一個人的能力可以做到的,需要社會各界的關注與支持,更需要當代武術人共同的努力。所以,俠客功夫會不僅是傳授武當武術的地方,也隨時歡迎國內外各武術流派前來開班授拳,交流學習,共同發展。」
現在,不僅僅是在重慶,中國各大城市,以及國外,都逐漸出現武當傳人的身影,共同為武當武術的傳承事業而奔走闖蕩,武當武術的前景,一片蔚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