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夏至是每年農曆幾月幾日 祭祀祖先消災年豐
2025-08-07 12:42:09
中國人認為因為節氣是多種多樣的,每個節氣都有發展來源,2022年夏至是每年農曆幾月幾日呢?了解夏至是非常有價值的,會給人們生活帶來好運氣,實際上,每個節氣都有特殊性,所以說,人們需要非常注重節氣儀式感。
2022年夏至是每年農曆日期
2022年夏至是農曆五月廿三,如果夏至到來,就代表天氣已經開始炎熱起來,之後天氣越來越熱,因此民間有夏至不過不熱的說法。夏至和冬至一樣,都是反映四季更替的節氣。天文學上規定,夏至為北半球夏季的開始。過了夏至,雖然太陽直射點逐漸向南移動,北半球白天一天比一天縮短,黑夜一天比一天加長。但由於太陽輻射到地面的熱量仍比地面向空中散發的多,故在以後的一段時間內,氣溫將繼續升高,因此有夏至不過不熱的說法。
祭祀祖先消災年豐
夏至的被大家稱作是四時八節之一,所以這一天,人們會有慶祝豐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災年豐。古代農耕社會的人們在安居樂業之餘擇日拜神祭祖便有了各種定期節日,拜神祭祖豐盛祭貢品發展出節日宴飲活動,也漸漸形成一些約定俗成的慶祝方式,即所謂節慶民俗。自古以來,中國一些地方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說法,夏至吃麵是很多地區的重要習俗。因夏至新麥已經登場,所以夏至吃麵也有嘗新的意思。
不同地區不同風俗
任何一個節氣,對於不同地區來說,所有的風俗是不同的,比如在中國西北地區如陝西,夏至食粽,並取菊為灰用來防止小麥受蟲害。而在南方,此日秤人以驗肥瘦。農家擀麵為薄餅,烤熟,夾以青菜、豆莢、豆腐及臘肉,祭祖後食用或贈送親友。在某些地區,夏至多有未成年的外甥和外甥女到娘家吃飯的習俗。舅家必備莧菜和葫蘆做菜,俗話說吃了莧菜,不會發痧,吃了葫蘆,腿裡就有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