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學練陳氏太極拳十三要

2025-07-30 09:28:08

 

                                                                                學練陳氏太極拳十三要
(-)靜

靜就是安靜,平心靜氣的意思。學太極拳,首先是思想上的靜。練拳者要除去妄想,排除雜念,做到「心中一無所著,一念一無所思」。這樣,就能做到意志集中,思想為一,心無二用。其次,是需要一個安靜的場所。鍛鍊時,應堅持一早一晚,要事先選擇一個清靜的地方。地方清潔衛生,可免於疾病傳染;環境僻靜,可以脫離一切吵雜聲的幹擾。這樣,才能清心寡欲,去掉輕浮、張狂之氣。總而言之,我們要在「靜」字上狠下工夫。靜下來後,就可以專心思考,細心揣摩。對一著一勢的運行,轉換、虛實、開合、纏繞等基本要領,才能逐步領悟,姿勢趨於正確,較快地納入太極拳的軌道。久後,自會達到「意之所向,全神貫注」之境。

(二)意

太極拳是「以意引氣」,煉意不煉力的內功拳。這就是說,太極拳的一著一勢,一舉一動都是以意來作指導的,領先的。什麼是意?意就是心思,就是思想。思想想到那裡,手就運行到那裡,心裡怎樣想,四肢百骸就怎樣做,決不是憑著力氣鼓著手足在運行。用意則輕靈自如,用力則僵硬遲滯。一切動作總是以意來領先的。拳論說:「以心為主,而五官、百骸無不聽命」。「全身意在神,不在氣,在氣則滯」和「意之所向,全神貫注」就是這個意思。簡單地說,意就是大腦,就是腦神經。大腦是全身神經的樞紐,發號司令的指揮部,周身肌膚、骨節、五臟、六腑無不聽命,所以說,太極拳是在腦神經意識的支配下而運動的。

(三)慢

慢就是緩慢的意思。一般學拳的人,往往在迫切要求學習的思想指導下急於求成,殊不知快、慢的利弊和二者間的辯證關係。俗語說:「心急吃不了熱油糕」,「欲速則不達」,「慢工出細活」。確有它的道理。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初學時,不要想幾天、十幾天、或幾十天就學完學成一套。要樹立一個慢慢學、認真紮實學的思想。這就是說,不學則已,學就要循序漸進,老老實實地,一步一個腳印,一著一勢地學。一著熟悉之後,再學下一著。決不可粗枝大葉,霧裡看花,不求甚解,快速地學。學慢,對手足部位、定型、運行、上下承接、虛實轉換等基本要領就能看的多,聽的多,煉的多,領會的地方也就多。學慢,既是反覆熟悉、鞏固、加深理解的過程;也是反覆鍛鍊、認識、實踐、校正的過程。姿勢、動作就會逐漸趨於正確,運行就會走上正規而經久不易改變和遺忘。學的快,手足錯亂,運行呆滯,對行氣,運轉更是茫然,天長日久,姿勢謬誤,醜態百出,校正起來實在困難,常言:「寧教千遍,不改一著」,就是這個意思。學的雖慢,可是一遍過手,就能收到基本上趨於正確的定型效果,即令稍有差錯,校正起來也是輕而易舉的。如果學的快了,著著勢勢不夠真切,差錯橫生,校正起來,精力和時間不知耗費到如何程度!所以,學的慢,實際是快;學的快,實質是慢,這就是二者的辯證關係。

其次,在鍛鍊時,由始至終應該順從自然,慢慢地運行,不宜於快(但也不宜過慢),行成前後路數不清或上下不接現象。只有在緩慢運行中才能思想集中,全神貫注,精心去思考、揣摩運行規律,內勁轉換,腰脊園活等。當姿勢趨於正確、定型,運行納入規律後,相對慢而言,也是可以適當變決 的。在快的運動中,大小轉關必須認真,切不可馬虎從事,一帶而過,形成錯亂無章。快而後再慢下來,就這樣慢慢快快,快快慢慢,快慢相間的進行鍛鍊,但必須做到快而不亂,慢而不散。總而言之,學煉時,應持以「此在平居,去其欲速之心」。
(四)真

  真就是認真。「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學拳也是如此,須樹立一種一絲不苟的態度。在學習過程中,一拳一勢要循規蹈矩,手、眼、身、法、步的基本要求必須認真對待,決不可走馬觀花,輕率對之。鍛鍊時,要細心揣摩、檢查、校正。每一姿勢力求自然舒展,正確大方。這樣,就易於走上運行規律,經久而不致變形了。

(五)柔

  柔就是輕柔、柔活。柔並不是輕而飄浮,軟而無力;而是軟如棉花,堅如剛的無堅不摧的剛毅勁。(這裡所說的力,不是拙笨之力,不是僵硬之力,而是先天發自丹田——實際是腰脊——之力。)拳論說:「太極拳決不失綿軟」。又說:「運勁的功夫,先化硬為柔,然後練柔成剛」。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無不經常地從事體力勞動,那怕是輕微的勞動。在勞動過程中,用慣了局部的拙力,每當不能勝任時,還要有意的鼓勵使用一些僵硬力,把胳膊、腿用成了僵直的習慣。因而,在初學太極拳時,胳膊、腿的一舉一動總是帶些僵勁、滯氣,沒有一點綿軟的意思。那末,輕靈、園活就更談不上了。這種僵硬之力不去,體內自然之氣的剛勁就無從發生,好象封閉的爐火,就不能發熱生焰了。所以,初學太極拳的人,要在「柔」字上狠下功夫,決不能僵直!柔的目的,就在化硬摧僵,僵去則剛生,硬去則剛發,這就是「有心求柔,無心成剛」的道理。周身柔和了,也就輕靈園和了,習煉日久,自會趨於「剛柔相濟」了。

(六)正

  正就是端正。「身法正者,身格端正,無所偏倚」。這就是說,頭宜正直,虛虛領起,如以線牽引自然欲起。塌腰、泛臀、腰脊無凸凹彎曲之形。身軀不俯、不仰、不歪、不斜,手足、肘膝、肩膀上下相照,身樁自然形成「上下一條線」(百會、脊椎、會陰上下成一直線)和「無偏無倚、無過不及」了。身樁端正,則上下通達,氣血運轉就暢通無阻,不僅利於氣沉丹田,而且利於腰脊旋轉,還可以穩健身樁,不失重心,也就不易失機失勢,進退永遠處於不敗之地。

(七)連

  連是連貫的意思。煉拳從始到終,運勁如抽絲,綿綿不斷如園環,絲毫無裂痕,處處無斷折。勁是由外形表現出來的,外形的手、膊、足、腿、腰的運行轉換也是如此。特別是轉關時節,不僅要有承上啟下之意,而且要有連貫無隙之形,著著勢勢自然緊密結合,形成有機聯繫的整體,久而久之,「一氣呵成」和「勁斷意不斷,意斷神可接」的妙處,則亦不求而自得也。

(八)勻

  勻就是均勻、勻稱。煉拳時,姿勢要始終保持在同一水平線上(個別的例外——如金雞獨立,跌岔等),不可忽高忽底,如洪水波濤起伏無常。運行時不可忽快忽慢,須勻和而穩健。呼吸更宜勻和自然,緊密地跟動作的上下、開合融為一體。姿勢忽高忽低,運行忽快忽慢,自會引起氣血動轉的忽馳忽張,忽強忽弱,從而破壞了勻和平衡,引起失調,以致影響呼吸發生緊促、松馳不正常現象。這樣下去,不但無益於身心的健康,而且有損身心,不可不引以為戒也。

(九)虛

  虛就是虛心,謙遜。在學練時,要虛心學習,甘當小學生,不要不懂裝懂。因為學習任何東西,都是沒有止境的。學拳也不例外。拳術的一著一勢,機智靈活,千變萬化,自己學習後,略有一知半解,而其深奧哲理還需長期反覆認識、實踐,決不能高傲自滿。即令功夫上身,而不足之處尚多,所以要處處持以謙遜之心,敬老愛幼,不妄非議。自滿則學藝之門自封,前進之路自堵;非議則矛盾滋生,招惹是非。我們應當有「自知之明」,常以「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為座右銘,經常以別人之長對自己進行鞭策和激勵。

(十)松

  松就是放鬆、松馳。既然放鬆,當然就不能緊張。不是單純指某一部分的放鬆,某一關節的放鬆,而是指周身肌膚、骨節處處鬆開。前面說過,煉太極拳是以意為主導的,所以習煉時,不僅要「骨節鬆開」,肌肉、皮膚也要鬆開,更重要的是意識上的放鬆。一句話,就是周身放鬆,決不趁著就勢,臆造做作,使肌膚、韌帶、關節處於以逸帶勞狀態。四肢、百骸由僵變柔,由硬變軟後,運轉也就輕靈園和,彈性的爆發勁就會自然發生無堅不摧的效果。但是,太極拳是講究辯證的,松絕不是一攤子,沒了形,而是松而有沉,不能懈。懈則浮飄,散而無根,沉則輕靈穩固而有力,身軀形成上虛下實,胸空腹實的狀態。

(十一)隨

  隨是跟隨、相隨的意思。跟隨就是上引下隨,左走右跟,周身一體,「上下相隨,一氣貫通」。不能左行右停,上動下滯,各不牽連相關。四肢百骸必須做到「一動無有不動」和「一靜百靜」。形成規律後,就不致產生顧此失彼,瞻前不顧後的現象了。拳論說:「上欲動,而下自隨之;下欲動,而上自領之;上下動,而中部應之;中部動,而上下和之;內外相連,前後相需,所謂一處貫之者,其斯之謂「歟」。周身相隨,而後自通達於「不假思索,不煩擬議,誠不期然而已然」的境界了。

(十二)恆

  恆就是堅持,從不停頓。我們無論搞什麼工作,只要有持之以恆的堅強毅力,頑強不懈的學習態度,反覆認識、實踐,再大的困難,都必定會克服,有所改變,有所前進。學拳也是如此。但大多初學時,表示態度誠懇,決心堅強,一旦學之拳路皮毛,思想

同类文章

陳式74式太極拳老架一路口令音樂_74式太極拳音樂

陳式太極拳老架一路口令音樂下載試聽下載地址:(陳正雷)相關音樂:

陳式46式太極拳音樂MP3下載_46式陳式太極拳音樂

陳式46式太極拳音樂MP3下載    音樂下載:(8分27秒)

陳式太極拳新架一路83式(陳正雷版)

陳式太極拳新架一路83式(陳正雷版)

陳式單劍49式太極劍音樂-陳式49式太極劍音樂

點擊名稱下載 或點擊右鍵 選 「目標另存為」 相關連結:

陳式36式簡化太極拳MP3音樂下載_36式陳氏太極拳音樂下載

陳式36式簡化太極拳MP3音樂下載下載地址:

陳式26式簡化太極拳

陳式26式簡化太極拳

陳式83式新架一路太極拳音樂口令

陳式83式太極拳音樂口令 試聽 陳氏太極拳老架一路83式口令下載:

陳式太極拳56式口令和音樂下載

56式陳式太極拳音樂下載  帶口令

陳式56式太極拳比賽伴奏音樂MP3

陳氏太極拳音樂下載在線試聽點我下載:

陳式太極拳新架二路43式音樂MP3

陳式太極拳新架二路音樂MP3無口令版 陳式太極拳新架二路太極拳音樂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