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七為什麼不能出門 傳統"人日"不宜亂跑
2025-07-29 19:24:23
日常生活當中,合理的出行能夠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也能豐富自己的人生閱歷。春節期間有許多家庭會選擇出遊替代在家中過年,而在正月初七當天確不適合出門,這是為何呢?
正月初七不出門
正是因為七不出門八不歸家的說法來源於土家族: 土家族人在長期的生產活動中對一些不理解的自然事象和人文事象賦予了一種神秘的內涵。這種神秘的內涵便成了土家人生產生活中的禁忌。大年初七是七煞日,也叫「人日子」。諸事不宜尤其是出遠門,長輩們為了家裡的人都能好好呆在家裡,都在這一天吃麵條,意思是能綁住他們的腿,不讓小孩子到處亂跑,以免被鬼直接就帶走。所以這一天最好不要出門。
大年初七的說法
正月初七這一天,傳說這天是人類的誕辰日,即人的生日,民間曾把這天叫做「人日」「人日節」或「人勝節」。中國人民在這一天戴人勝,吃七寶羹,吃麵條,登高賦詩。民俗專家表示,「人日」反映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祈福納吉和求平保安的願望以及對「人」本身的尊重,還有美好的祝願。
年初七的風俗
1、吃餃子。人日這天,臨清、濟南等地忌諱婦女做針線。單縣早晨吃餃子,現包現吃,叫做「捏老鼠嘴」,晚上不能點燈,據說是讓老鼠娶媳婦,不要危害百姓。淄川在這天吃小豆腐,象徵吃老鼠腦,這樣老鼠就不敢出來作亂。
2、送火神。正月初七這天還要「送火神」,孩子們選一根兩米左右的木棒,用麥秸將其綁住,這就是所說的「火神」。黃昏時分,在家門口點著「火神」的一端,孩子們抱著「火神」的另一端跑向離家較遠的地方,直到燃燒殆盡為止。這個活動寓意於將「火神」送出家門,一年之內家裡沒有火災隱患的出現,出現可以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