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當代著名的武術家劉會峙簡介

2025-07-30 11:42:08

劉會峙1930出生在湖北鈞縣一個武術世家,他是中國當代著名的武術家、武術理論家。中華張三丰太極拳的奉獻者,中華張三丰太極拳第十四代傳人。他曾整理出版了《武當趙堡傳統三合一太極拳》、《武當養生長壽功(亦稱武當內養採光功)》、《武當張三丰太極拳》、《武當張三丰三十六式簡化太極拳》《武當張三丰三合一太極拳》《詩詞?格言》等著作, 1949年,劉會峙畢業於陝南公大行政高級系,同年5月便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歷任分隊長、隊長等職。1952年抗美援朝時,曾為郭沫若所寫的《消滅細菌戰》一劇譜曲作主題歌,並為全軍所用。全國解放初,毛主席向全軍和全國人民發出「向文化大進軍」的號召,當時,他所在部隊的一位作家劉斌同志(智取華山電影文學劇本作者之一),於1952年初創作出了《向文化大進軍》一劇。劉會峙同志亦為該劇譜曲。《向文化大進軍》這一歌劇在部隊演出後,受到好評,並由陝西人民出版社於1952年夏出版發行全國。緊密地配合和有力地促進了「向文化大進軍」運動的開展。為部隊和祖國人民的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設作出了貢獻。1974年,劉會峙拜民間隱士、身懷絕技的武當趙堡傳統三合一太極拳(即張三丰太極拳繼續架)第十三代名師候春秀為師,潛心靜志、朝夕操演、勤研不輟,由於尊師重道,為人誠懇忠厚,且聰穎過人,深得候春秀器重和賞識,將神妙莫測、精奧難窮的武當太極拳絕學——上、中、下三盤秘技、明暗腿之八法秘訣和無形無象、全身透空的哼哈二氣絕技全盤傳授給他,使他成為當今全面繼承該派太極拳的傳人和一代宗師。太極「擇徒而傳」證明了劉會峙經受了來自各方面的考驗和認可。1987年,劉會峙應邀參加武當山首屆武術擂臺賽,將鮮為人知的張三丰太極拳展示給觀眾,並首次向世人公開了張三丰太極拳歷代傳承譜系。其事跡先後被載入《中華武術大詞典》、《中國民間武術家名典》、《中國當代氣功名人辭典》、《天涯海角鄖陽人》、《丹江口人物大觀》、《中國大百科專家人物傳集》等辭書。
進入新世紀後,劉會峙事跡又被載入《世界優秀專家人才名典》,榮獲世界優秀專家稱號。其事跡還被中國精神文明大典編輯委員會以「民族的輝煌、華夏的驕傲」為主題載入中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精神文明大典》、榮獲「中國文明之星」金獎,載入《中華英模創新人才榜》、《中華名人大典》、《人類主流人物辭庫》、《共鑄長城》、《世界名人錄》、情系2008《世界華人奧運獻辭詩詞書畫大典》、《中華魂?中華百業創新人物大典》(人物集)《共和國功勳人物誌》、《共和國六十年功勳藝術家》等。鑑於劉會峙同志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所做出的突出貢獻,經中華名人系列叢書編輯部專家評審,被授予「中國百佳名人」榮譽稱號。授予「中華名人傑出成就」金獎。同時榮獲「民族之光」獎,授予「中國當代文學之星」榮譽稱號。劉會峙舉辦過多期武當內養採光功面授班,其弟子遍布中國和世界各地。在太極拳理論研究上,劉會峙還提出了「極限加一」的理論。從而使太極拳的理論上升到了一個新的起點。 1992年12月,陝西省科技館舉行「武當內養採光功研究會」成立大會,劉會峙任主任。在大會上,劉會峙正式接收了當時在西北大學任教的日本籍教師町田勝重和山中倭子女士為徒,舉行了拜師儀式,兩位日本弟子按照中國的傳統,正式向劉會峙遞交了拜師貼。劉會峙現任武當山武當拳法研究顧問、西北大學習武會名譽會長、西北大學氣功協會顧問、西北工業大學武術協會顧問、陝西省氣功科學研究會文獻委員會委員、西安形意、八卦、散手研究會副會長、西安武當趙堡太極拳研究會副會長、西安市武術協會委員兼教練。榮獲世界武林聯盟長老團長老榮譽稱號,世界華人文化名人協會副會長、中國當代藝術協會名譽主席、中華張三丰太極拳研究會終身榮譽會長。為推廣普及武當張三丰太極拳,在武當張三丰太極拳傳統架基礎上,他整理創編《武當張三丰三十六式簡化太極》和《武當張三丰三合一太極拳》,這兩部張三丰太極拳著作的出版面世,使武當張三丰太極拳之花,盛開於祖國神州大地和世界五大洲。

1955年,劉會峙轉業到陝西省文化局工作期間,曾任外國文化藝術團體接待辦公室主任,這期間曾接待過毛澤東、習仲勳、彭德懷、賀龍、陳毅等許多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1960年夏,陳毅元帥出訪東南亞多國,回國後來陝進行考察。休息時,劉會峙陪陳毅元帥釣魚,遂寫一首小詩請元帥斧正,「自把釣竿後,其樂在水涯。不為魚得失,只愛浪淘沙。」——陪陳毅元帥釣魚有感。陳毅元帥看後哈哈大笑,說:「寫得很好吆!只愛浪淘沙,我還有啥子改吆!」今年,適逢上海世博會召開期間,由於陳毅元帥是上海市第一任市長,劉會峙懷著對陳毅元帥的深厚感情,誠表對陳毅元帥的崇敬和緬懷,第一次將這首小詩和當時的情況公布於眾,以表示對上海世博會的祝福。

近年來,由於中華太極拳養生功被譽為中華的第五大發明。譽為中華民族對世界的第五大貢獻。因此,劉會峙這位國寶級的老人,他不僅是西安人的驕傲,陝西人的驕傲,也是全中國人民的驕傲。(劉宏濤整理)

同类文章

陳秀峰 陳秀峰

陳秀峰男 (?-?) 楊式第3代傳人 籍貫: 師承:楊班侯  傳人:約0位直系傳人  

楊班侯 楊班侯

楊班侯男 (1837-1892) 楊式第2代傳人 籍貫:河北永年 師承:楊露禪  傳人:約17位直系傳人   楊班侯 (1837~1892),名鈺,字班侯,綽號二先生,河北永年人,楊式太極

富周 富周

富周男 (?-?) 楊式第2代傳人 籍貫:河北省保定市 師承:楊露禪  傳人:約1位直系傳人  

王茂齋 王茂齋

王茂齋男 (1862-1940) 吳式第2代傳人 籍貫:山東掖縣 師承:全佑  傳人:約11位直系傳人

全佑吳式創始人 全佑

全佑男 (1834-1902) 吳式創始人 籍貫: 師承:創始人 傳人:約8位直系傳人   全佑 全佑(1834年-1902年)為滿族人,姓烏佳哈拉,為吳氏太極拳(又稱吳家太極拳)的奠基者。全佑從學於有楊無敵之稱的楊露禪(1799年

和兆元 和兆元

和兆元男 (1810-1890) 和式創始人 籍貫:河南省溫縣 師承:創始人 傳人:約2位直系傳人  和兆元,1810-1890。和兆元乃河南省溫縣趙堡鎮趙堡村人,出身中醫世家。幼時受家鄉習拳之風的影響,捨棄功名,從本鎮陳清萍(溫縣趙堡鎮趙堡村人),習太極拳十栽,悉心苦練,盡得真傳。之後,太

齊閣臣 齊閣臣

齊閣臣男 (?-?) 吳式第2代傳人 籍貫: 師承:全佑  傳人:約0位直系傳人  

常遠亭 常遠亭

常遠亭男 (1860-1918) 吳式第2代傳人 籍貫: 師承:全佑  傳人:約1位直系傳人  

侯得山 侯得山

侯得山男 (?-?) 楊式第2代傳人 籍貫:北京 師承:楊露禪  傳人:約0位直系傳人  楊祿禪初來北京即落腳天義順御醬園張家教拳。天義順醬園老闆與把式侯德山一同跟楊祿禪學拳。張鳳吱很用心學太極拳,進步很快。他的醬菜把式侯得山就跟看學練,也學的很好。傳說《張氏隨筆》就是天義順醬園老闆與把式侯

楊露禪楊式創始人 楊露禪

楊露禪男 (1799-1872) 楊式創始人 籍貫:河北永年縣 師承:創始人 傳人:約7位直系傳人 楊露禪(1799—1872年),名福魁。河北廣平府(今永年縣)人。自幼好武,因家貧,迫於生計,在廣平府西關大街中藥字號「太和堂」中幹活。這藥店為河南焦作溫縣陳家溝人陳德瑚所開。陳見楊為人勤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