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為什麼要吃元宵 正月十五舞獅子吉祥如意
2025-08-02 05:35:10
春節是我國最大的一個傳統節日,所以春節期間的所擁有的風俗持續的時間也最久,有近達半個月的時間,年味都十分的濃重。正月十五是春節過節的最後一天,也是人們所謂的大年。在元宵節當天人們有吃元宵舞獅子的活動,十分熱鬧頗有趣味。
元宵節吃元宵寓意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過元宵節時,一項非常重要的民間習俗。在宋朝的時候老百姓過元宵節的時候,都會吃一種叫「浮元子」的食物。這其實就是大家比較熟知的「元宵」。「元」既有開年第一個月的意思,同時也與「圓」諧音,在元宵節吃元宵不僅是一種好兆頭,而且也希望家人平安、團圓。
關於元宵節的說法
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夜、燈節。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是我國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古代稱為「上元」,其夜則稱「元夜」、「元夕」或「元宵」。我國古代的曆法和月相有密切的關係,每月十五日必逢滿月,叫做「望」。滿月象徵著團圓美滿,在正月十五人們迎來了一年之中第一個月滿之夜,這一天理所當然地被看作是吉日。
元宵節的傳統活動
元宵節民間要舞獅子,象徵著吉祥如意,從而在舞獅活動中寄託著民眾消災除害、求吉納福的美好意願。元宵節楊枝插門,寓意著陽能的生發。元宵佳節,全家人在一起吃湯圓,「湯圓」與「團圓」字音相近,象徵著團團圓圓,和睦相處。元宵節有很多信仰活動,祈求神靈保佑。象徵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