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歌對應著不同的氣候,方便人們牢記在心
2025-07-29 03:44:10
二十四節氣分別代表著不同氣候,每一個節氣都蘊含著不同的含義,到後來逐漸演變成兒歌,來給小孩演唱,也許還有很多不知道二十節氣分別是幾個,那麼二十四節氣歌都訴訟著著那些節氣呢?接下來就隨小編一起去了解洗吧。
一、民間流傳的二十四節氣歌
立春梅花分外豔,雨水紅杏花開鮮;
驚蟄蘆林聞雷報,春分蝴蝶舞花間。
清明風箏放斷線,穀雨嫩茶翡翠連,
立夏桑果象櫻桃,小滿養蠶又種田。
芒種育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練;
小暑風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賞紅蓮。
立秋知了催人眠,處暑葵花笑開顏;
白露燕歸又來雁,秋分丹桂香滿園。
大雪寒梅迎風狂,冬至瑞雪兆豐年;
小寒遊子思鄉歸,大寒歲底慶團圓。
二、二十四節氣歌是與七十二氣候相對應的
中國最早的結合天文、氣象、物候知識指導農事活動的曆法是源於黃河流域,完整記載見於公元前2 世紀的《逸周書·時訓解》。以五日為候,三候為氣,六氣為時,四時為歲,一年二十四節氣共七十二候。
我國古代以五日為一候,三候為一節氣。候,就是物候,是指自然界的花草樹木、飛禽走獸,按一定的季節時令活動,這種活動與氣候變化息息相關。我們的古人很早就發現天地萬物雖然各不相同,然而生老病死、盛衰枯榮、星移鬥轉、陰陽消長,似乎有著相類的呼吸和脈動。
各候均以一個物候現象相應,稱候應。其中植物候應有植物的幼芽萌動、開花、結實等;動物候應有動物的始振、始鳴、遷徙等;非生物候應有始凍、解凍、雷始發聲等。七十二候候應的依次變化,反映了一年中氣候變化的一般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