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陳氏槐園太極推手的力學原理—陳驍伍
2025-08-05 22:12:08
陳氏槐園太極推手是太極門中一種獨創性的兩人競技運動。用\"諸靠纏繞皆我依,依著何處何處擊\".這兩句話概括地說明了太極技擊的中心內容,它的運動原理是現代力學原理的綜合體現.因此,懂得和掌握相關的力學原理,有助於 太極技擊術的提高和發展.
一、槓桿原理
槓桿原理 簡單的說就是動力臂越長越省力。人體本身就是一個活動槓桿,因而,在推手時能動的造成力的支點,創造槓桿形成的條件,儘量使動力臂增長,使力集中作用於對方肢體的某一部位,造成對方局部受力的被動狀態,達到打擊對方的目的。
二、壓力原理
力學原理中,在壓力一定的情況下,受力面積越小,產生的壓強越大。根據這一原理,推手時就必須考慮著力點越小越好。其目的就是通過縮小著力面積來增加壓強而制服對方。
三、慣性原理
在陳氏槐園太極推手中,利用慣性原理就能順勢借力。巧妙的運用物體慣性原理,即可減輕自己的體力消耗,又能加大力的作用,從而使對方陷入被動和失去平衡,而遭受打擊。
四、旋轉原理
螺旋纏繞是太極拳的一大特色,也是陳氏槐園太極推手中最常用的方法,在力學上旋轉比較省力。因此,推手過程中利用旋轉的原理來節省自己的體力,加強力的作用時間,使運動更加穩重、有力、定向。同時也可增大防護面積而達到化解來自任何方向力的作用。
五、合力原理
加力於對方的力,是合力的運用。在陳氏槐園太極推手中,順其力加力,是借人動於我用的巧妙方法,是四兩撥千斤的具體表現。
六、力偶原理
凡兩個平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者,在力學上叫做力偶。它的直接作用能使物體旋轉,很多太極拳勢皆因其理生,而顯用於太極推手中。
作為一個陳氏槐園太極拳學習者,人人探討力學的基本規律,可以使自己增加明辨力,吸取傳統之精華,拋棄其迷信之糟粕,使其運用更加科學。對於初學者可結合陳氏槐園太極拳的五個基本纏絲圈來體會這些力學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