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如何練好24式太極拳基礎及動作要領

2025-08-02 10:09:09

大家應該都知道24式太極拳是在 太極拳的基礎之上改編而來的,24式太極也是現在非常受歡迎的,生活當中練習24式太極對我們的身心健康是非常有好處的,當然我們也要了解24式太極拳的注意事項及基本基礎,這樣才能更好的發揮24式太極功效有利我們的健康,首先就要做到動作姿勢要正確,其要求就是虛靈頂勁、含胸拔背、松腰斂臀、沉肩墜肘。初學太極拳要做到協調一致,身體保持中正安舒,不偏不倚。下面隨著太極拳小編一起來練習一下吧!

練好太極拳24式的基礎

步法和單式是練好太極拳的基礎,初學太極拳要做到協調一致,身體保持中正安舒,不偏不倚。

武諺有之:未習拳先習步,未練武先練樁。可見步形步法的重要。步形步法的學習看似簡單,所以易被初學者忽視。步形步法是穩固中心的關鍵,步形不正確、步法不得當都會造成重心不穩。

如邁步過小、過窄,出腳的位置、方向、角度不對,都會造成上身不正、重心不穩等現象。所以步形要準確,出步要適度,前進、後退、左顧、右盼、中定,始終保持百會穴與會陰穴在一條垂直線上。

步法是太極拳的基本功,只有練好步法才能保證身法的準確性,每個動作才能協調。

正如拳論所講:"無過不及,隨屈就伸,立如標杆,活似車輪。"因此步形步法的練習有利於下盤動作的穩定性及培養身形、步法的協調性,可為進一步學習太極拳打下基礎。

初學太極拳時不要貪多求快,潦草從事,如果貪多求快造成錯誤的定型,再進行糾正就困難了。錯誤的姿勢如臀部外凸,就會牽連出現腰和胸的前挺、腹肌吃緊等問題,不但對身段無益,對將來提高拳藝也是大敵。

因此,初學者應該從基礎學起,從單個動作一招一勢地認真學起。24式簡化太極拳中的一些動作如左、右野馬分鬃,左、右摟腰拗步,左、右倒卷肱,左、右攬雀尾,左、右雲手,左、右下勢獨處,左、右穿梭,均可提取出來單獨練習。

太極拳不僅能用於健身,還有實戰功能,學習太極拳能提高身體穩定性和協調性。

逐一練習這些單勢,不但便於"動力定型",並且有助於篤志體會動作細節。這些單勢動作是套路的核心、骨架,練好了就等於構築好了套路立架。從健身效果看,單勢重複亦能達到預期效果,單勢動作同樣涵蓋了完整套路的要領和作用。

以是,初學者不要貪多求快,要耐心體會每一單勢的要領和感受,做到學會一勢,掌握一勢,並能夠運用這一勢進行健身鍛鍊。

單勢練習還有一個便利因素,即不受時間、場地的約束,無論室內、室外、時間長短,少則左右重複三五遍,多則數十遍,總能隨心所欲,真所謂"拳打立腳之地"。把這些單個動作練純熟以後,就可以學習完整的套路了。

練習太極拳24式的動作要領

(一) 神為主帥,意動身隨

練習太極拳的全過程都要求用意念引導動作,把注意力貫注到動作中去。

例如:做太極拳「起勢」兩臂徐徐前舉的動作,從形象上看,與體操中兩臂前平舉的動作相似,但在太極拳的練法上,從開始做動作前就要有向前平舉的意念。

做氣沉丹田就要有把氣沉到腹腔深處的意念。意不停,動作隨之不停,猶如用一條線把各個動作貫穿起來一樣。古人在練拳過程中所總結的「神為主帥,意動身隨」,就是強調用意念引導動作。

(二) 注意放鬆,不用拙力

練習太極拳時,要求在保持身體正常姿勢的情況下,身體各部位的肌肉、關節做到最大限度的放鬆。

在做動作的過程中,要避免使用拙力和僵勁,人體的脊柱按自然的狀態直立,頭、軀幹、四肢等部位自然、舒展地活動,達到式式連貫、處處圓活、不僵不拘、周身協調、動作自如的狀態。

(三) 上下相隨,周身協調

太極拳是一種全身性的運動。有人說,打太極拳時全身「一動無有不動」、「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成一氣」,這些都是形容練太極拳時「上下相隨,周身協調」的意思。

初學者雖然在理論上也知道要以腰為軸,由軀幹帶動四肢來進行活動,但往往感到力不從心。在這種情況下,可先練習單式動作,同時練習步法,然後再進行套路練習。

(四) 分清虛實,穩定重心

在掌握太極拳身體姿勢的動作要領後,要注意動作的虛實和身體的重心。因為在太極拳的套路中,動作之間的連接,以及位置方向的改變,都貫穿著步法的變換和重心的轉移。

同時,還要講究身法和手法的運用。不論由虛到實,還是由實到虛,既要分明,又要連貫銜接,做到勢斷意不斷,一氣呵成。所謂「邁步如貓行,運動如抽絲」,就是對太極拳腳步輕盈和動作均勻的描述。

練習24式太極拳注意事項

1、動作姿勢要正確

在練習24式簡化太極拳的時候,首先就要做到動作姿勢要正確,其要求就是虛靈頂勁、含胸拔背、松腰斂臀、沉肩墜肘。

如果動作姿勢不正確,勢必影響力量的協調發揮,使不該用力的肌群也在持續緊張,造成局部肌肉勞損和關節的負荷過重,如屈膝下蹲動作深度過大,就會造成膝部勞損。

2、技術動作要規範

規範的太極拳技術要求氣沉丹田、圓襠活髖、內鼓外安、運動如抽絲、邁步如貓行,各種基本技術動作要做到起點準確,運行路線清楚,止點到位,動作連貫,上下相隨,手眼配合,從而使身法自如。

但很多練習者在練習中,上下、左右脫節,如轉體動作,上體轉而下肢不轉,使膝關節扭曲力過大,造成膝關節運動損傷;或者動作不連貫,造成不應有的停頓,使腿部肌肉持續緊張。

3、運動量不宜過大

多數中老年人練習太極拳的時間大都在40~60分鐘之間,還有25%的人超過60分鐘,其間休息時間過少。

這樣的運動量對中老年人的身體來說是不合適的,可考慮壓縮練習時間或延長間隔時間。

4、專業人士指導

在相當一部分老年人在打太極拳時出現了腿部肌肉和關節損傷。因此,練太極拳時最好有專業人士指導,或按運動處方練習,腿部已有損傷的中老年人不宜練習太極拳。

結論:練習太極拳時,要求在保持身體正常姿勢的情況下,身體各部位的肌肉、關節做到最大限度的放鬆。初學者不要貪多求快,要耐心體會每一單勢的要領和感受,做到學會一勢,掌握一勢,並能夠運用這一勢進行健身鍛鍊。還有中老年人練習太極拳的時間大都在40~60分鐘之間,還有25%的人超過60分鐘,其間休息時間過少。運動量對中老年人的身體來說是不合適的,可考慮壓縮練習時間或延長間隔時間。

相關文章推薦:

同类文章

太極拳24式視頻分解教學

 太極拳24式視頻分解教學

簡化24式太極拳16-17 吳阿敏24式太極拳

簡化24式太極拳16-17 吳阿敏24式太極拳

24式太極拳線路圖

24式太極拳線路圖24式太極拳行拳線路圖

簡化24式太極拳13-15 吳阿敏24式太極拳

簡化24式太極拳13-15 吳阿敏24式太極拳

24式簡化太極拳簡介和動作要領

        也叫簡化太極拳,是國家體委(現為國家體育總局)於1956年組織太極拳專家汲取之精華編串而成的。儘管它只有24個動作,但相比傳統的太極拳套路來講,其內容更顯精練,動作更顯規範,並且也能充分體現太極拳的運動特點。     演練太極拳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心靜體松。所謂「心靜」,就是在

簡化24式太極拳11-12 吳阿敏24式太極拳

簡化24式太極拳11-12 吳阿敏24式太極拳

24式太極拳分解教學

第一節 24式整套動作演練   拳譜           看視頻學太極拳有一定難度,但只要邊看邊想,看著老師的動作,心裡就跟著比劃著,這樣多看幾遍,老師的動作就慢慢的變成了你的動作, 所以要邊看邊想,想著是自己在打。 24式太極拳是國家的重點推廣套路,適用於各大型的活動和比賽,所以學好24式太極拳不

簡化24式太極拳分解教程9-10 吳阿敏24式太極拳

簡化24式太極拳分解教程9-10 吳阿敏24式太極拳

二十四式太極拳正面演示帶口令

二十四式太極拳正面演示帶口令帶口令 一、起勢 二、左右野馬分鬃  三、白鶴亮翅     四、左右摟膝拗步  五、手揮琵琶   六、左右倒卷肱   七、左攬雀尾八、右攬雀尾       九、單鞭   十、雲手   十一、單鞭   十二、高探馬   十三、右蹬腳   十四、雙峰貫耳十五、轉身左蹬腳  

24式太極拳基本動作

24式太極拳基本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