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式太極拳養生原理你了解多少?能緩解頸椎疼痛
2025-08-02 10:25:08
太極拳具有很好的養生功效相信這點很多人都知道了吧!那麼對於太極拳的養生原理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太極拳講究天人合一、形神合一、動靜結合、動中求靜,符合運動適度的健身原則,更強調全身心的放鬆,「練意、練氣、練身」內外統一的內功拳運動,對自己身體做按摩,能起到類似針刺的作用。由於現在辦公化很多人都有頸椎疼痛症狀,而堅持練太極拳的人症狀明顯減退,都起著預防和輔助治療的作用。下面就跟著小編來了解一下吧!
24式太極拳養生原理
一、太極拳是非常講究天人合一、形神合一的養生術,太極拳的動靜結合,動中求靜,以靜御動和雖動猶靜,使太極拳更符合運動適度的健身原則。
同時太極拳獨特的心靜用意,使心更易入靜,可有效阻斷過分亢進和熾烈的七情對氣血的幹擾和逆亂影響,護衛「元神」正常發揮其調控人體身心健康的功能。
二、太極拳是主張「以意導氣,以氣運身」,強調全身心的放鬆。「練意、練氣、練身」內外統一的內功拳運動,形成剛柔相濟,快慢有節、蓄髮互變,以內勁為統馭的獨特拳法,從而有利於經絡的疏通。
經絡不通,就有不健康的地方,行動不利索、血液不暢通,有可能引發心腦血管疾病。
三、太極拳運動中,腰部的旋轉,四肢的屈伸所構成的纏繞運動和虛實轉換會對全身300多個穴位產生不同的牽拉、擰擠和壓摩作用。
實際上就是對自己身體做按摩,能起到類似針刺的作用,疏通經絡,疏散內氣,加強並維持各經絡組織之間的生理功能,使全身處於平衡狀態。
練24式太極拳能緩解頸椎疼痛
太極拳強調建立正確的身體姿態,習練過程既能培養健康的習慣,也能糾正錯誤的習慣,還能放鬆頸間,強化、滋養身體各部位。所以從根本上,能避免不正確的習慣和長時間勞損這兩要素。
太極拳運動以腰為軸,拉伸全身筋骨肉,調整不良姿勢,使腰椎恢復到原先。
但是頸椎一旦有病,就不僅僅是習慣問題,通常在局部已經有器質性的病變。這種情況要靠專業的治療和各種輔助手段,才有可能恢復健康。這就不應該是太極拳能解決的問題了。當然,把太極拳作為輔助手段還是可以的。
太極拳對頸椎作用
脊椎是人體的大梁,是人體全身神經的高速通道,正常的肌肉韌帶配合脊柱使人體能有個正常的身體姿態。
當脊椎出現超出它正常的生理彎曲錯位時,脊椎間的神經受到壓迫就使得人體的指揮系統出現紊亂,造成肌肉韌帶出現酸麻痛也就在所難免,當壓迫到一定程度後,受壓部位相關聯的臟器受到影響也是常有的事。
脊椎病在一定時間內不會造成死亡,但是脊椎病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就會引起體內器質性病變,其傷害性不可小視。
如神經性頭痛、頭暈、眼睛乾澀、耳鳴、咽喉炎、高血壓、心臟病都有可能是脊椎問題引起的。
人們常會說脊梁柱,脊梁柱便是人體的頸椎,要想身體好,就要讓頸椎先好起來,太極拳讓你的頸椎壯如小夥。
24式太極拳治療頸椎病動作要領
1.韋馱獻杵第二勢
通過伸展上肢和立掌外撐的動作導引,起到疏理上肢等經絡的作用。
2.摘星換鬥勢
練習時,通過抬頭目視掌心,可以加強頭部的旋轉與後仰。有利於更加充分地伸縮頸部肌肉、肌腱等軟組織,達到變易頸部筋骨的目的。
而意識稍停駐於手背與命門穴處。可以使意氣相隨,引起下行歸藏於腎,不但調節人體氣機升降平衡,還可以產生壯腰健腎、延緩衰老的功效。
在練習中,要求心靜體松,中正安舒,身體保持不偏不倚,打拳的時候,不要有東倒西歪的現象。
3.出爪亮翅勢
中醫認為"肺主氣,司呼吸",通過伸臂推掌、屈臂收掌、展肩擴胸的動作導引,可反覆啟閉雲門、中府等穴,促進自然之清氣與人體之真氣在胸中交匯融合,達到改善呼吸功能及全身氣血運行的作用。
結語:通過上述介紹我們知道堅持練習太極拳能改善身體機能,提高身體素質,太極拳對癌症及多種慢性疾病,都起著預防和輔助治療的作用。最主要的還是能緩解我們平時工作中的一些病症,能避免不正確的習慣和長時間勞損這兩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