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元24式太極拳練習要領及注意事項
2025-08-02 10:41:09
剛開始練習混元24式太極拳,最初的十幾天是最為困惑的,許多人都感覺自己學不會特別笨,其實主要的原因是混元24式太極拳內功心法的術語及用意不用力的要求,還有就是沒有新的參照物,也可能這方面本身就是一張白紙,所以今天太極拳小編就要來講講混元24式太極拳練習要領及一些注意事項,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多多了解哦!
混元24式太極拳練習要領
一、要中正
在習拳過程中,經常發現習拳者身體不中正,東倒西歪,前俯後仰,周身彆扭,初習拳者尤甚。首先要做好"四平",即頂平頭正,肩平身正,眼平意正,心平氣正。
其次,為了使身體中正安舒,支撐八面,必須做好外三合,即肩與胯合,肘與膝合,手與足合。以摟膝拗步為例,左腳在前成川字步,右肩與左胯合住,右肘與左膝合住,右手與左足合住,右腳在前相反之。
外三合就好象木工在豎門窗時,為了不變形,首先打個"X"來固定框架一樣。當然,我們習拳者的外三合,主要是靠意念來實現了。
混元24式太極拳的中正,並不是絕對保持身體中心與地面垂直,而是保持身體平衡。以"金雞獨立"為例,一定要身體略有傾斜,才能保證身體沉穩,即"斜中寓正"。在行拳過程中,保持身體動態平衡。
二、要"松"、而不"懈"
練拳時精神萎靡,骨節閉合,好象支撐不了自己的身體一樣,頭垂、背彎、胯餘、膝軟,兩手兩臂也是如此,肌肉軟癱一堆。拳架鬆懈丟癟、混混沌沌、無精打採。
雖練拳多年,但是情緒不濃,推手時丟癟頂抗,毛病叢生。以上弊病皆由"松"、"懈"不分所致。首先要提起精神,注意意領。其次,所有骨節都要啟開,筋要鬆開,氣要沉,腰以上的勁往上,腰以下的勁往下,處處都要走出兩稍之勁來。
用意不用力為之松,不用意不用力為之懈。所以拳論說,用意不用力,在氣則滯,在意則靈,意氣君來骨肉臣。
三、要"開"、"合"分明
不少人練拳和推手時,知開不知合,知合不知開,拳勢開則散,合則癟,開合分離,根本談不上連綿不斷。行拳稜角叢生,推手時頂抗丟癟,處處受制。
開合是一個矛盾的兩個方面,開離不了合,合離不了開,開合同時存在。我們提倡開時注意合而不散,合時注意開而不癟,就是為了防止開合分離。
拳論說,開中寓合,合中寓開是千真萬確的。當你功夫練到一定程度時,你會感開中有開,合中有合,或者叫一開再開,一合再合,達到開合難分的程度。這是練好混元24式太極拳和太極推手的關鍵所在。
四、要足下有根
盤架推手時,總是頭重腳輕,站立不穩,單腳難以自控,甚至雙腳在地也不穩當。主要表現為虛實變換得不好。前後虛實全靠前倒後移,左右虛實也靠左右搖擺,所以這是造成足下無根的根本原因。
關鍵主要依靠松腰落胯,重心下移,自然站立穩當。具體做法:如弓箭步,後足實變前足實時,後足要蹬,前足要撐,松腰落胯,在松沉中實現重心轉移,虛實變換。
用我們的話說,在松沉中進退,在進退中松沉。這樣既可防止硬腿,又可防止軟腿,足下自然穩當有根。
五、要圓活
稜角多,拳架硬梆梆,動作呆滯不受看,沒有混元24式太極拳味道。主要原因是沒有承上啟和抹角所致。盤架和推手時,在開完合盡處,用松沉勁將上下兩式無間隙的連接起來,同時在開完合盡處劃個小弧,這個小弧叫"抹角"。
就好象打籃球接球一樣,要有緩衝地接住並返回。有了承上啟下和抹角,拳架自然鬆柔園活,連綿不斷。顯則象長江大河滔滔不斷,藏則象冰下流水視而不見。
有了此勁,不僅拳勢優美,而且在推手化勁中起重要作用。這也是"內家拳"與"外家拳"區別之關鍵所在。
六、要轉換輕靈,避免雙重
雙重是病,其表現為:盤架時邁步遲重,起落不穩,老像重生,難以自控;推手時,攻哪守哪,頂抗有餘,不明化取。雖練拳多年,仍處處受制,皆因雙重所致。
首先明陰陽之理,劃清自身虛實,邁步輕靈如貓行。虛實的變換主要靠兩腎兩胯來完成。正確地變換虛實,腎應能夠自然出入,腎的出入在推手中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麼,腎怎樣才能出入呢?比如說,騎自行車時,一腳松沉下蹬,下蹬之腿一邊的腎胯隨之下降為實;另一腳沾粘吸提,胯腎隨之上升為虛;如果雙腳齊蹬則滯,犯了雙重之病。
那麼在習拳過程中,向前邁左步時,左腎左胯升起為虛;同時,右腎右胯下降為實,左右反之。
概括講,凡是虛腿的一邊腎胯升起;凡是實腿的一邊腎胯下降。無論盤架子和推手都必須做到這一點,就能實現拳論所說"出腎入腎是真訣"之要求。
七、要松肩垂肘
松肩垂肘,人們往往理解為肩峰往下沉,越沉越好,甚至著意往下沉肩,使肩背緊張,如負重擔,造成板胸不能運化,對推手影響極大。
關鍵在於弄清肩的結構。肩是由肱骨頭、肩胛骨的關節盂和胸鎖骨構成。壓肩會使肩關節閉合,氣上浮,有憋氣的感覺。
要想松肩,必須肩關節啟開,松筋並向前有攏意,肩背毫無份量,氣因方能暢通。功夫練久了,肩關節自開,肩活胸柔自然能夠運化,才能實現拳論所說"運化在胸"的要求。
八、要圓撐飽滿
盤架、推手時,常常發現此處有,彼處無;一處有,多處無。凹凸斷續處處可見,拳勢不圓滿,因此在推手時處處受制。
要學會全面用意,在意的指揮下,周身都要有一定的棚勁,棚勁不能單純理解為向前向上的頂和抗,棚勁是母勁,一切皆由母勁變化而來,棚勁用好,感覺奇妙。
用意就是練意,意既能照顧全身,又能突出重點。突出重點又要照顧全面,全面是為了重點,重點是全面的突出表現。這就是混元24式太極拳的整體觀念。
任何拳勢的變化都應意變在先,意是指揮官,又是先鋒官。無論盤架還是推手,周身始終保持動態平衡,同時又要千變萬化,這就叫"身形不變變在中,變中不變在其中"的理論。
如果我們做到這一點,拳勢自然舒展大方,緊湊圓活。舒展而不散,緊湊而不癟。沒有斷續,沒有缺陷,沒有凹凸,功夫久了,就能松沉貫通,內外一致,無論行拳還是推手,都會感到奇妙無窮,丟癟之病自然消除。
九、要呼吸自然為宜
混元24式太極拳之呼吸是混元24式太極拳愛好者所關心的一件大事,而一些書刊雜誌又各說不一,使得練拳者無所適從。
我想談混元24式太極拳之呼吸,首先要弄清三大呼吸系統,即胎吸、毛髮呼吸、及口鼻呼吸。這三大呼吸系統,不管你意識到或沒意識到,都在完成與大自然交換氣的任務。
三者缺一不可,否則就要影響健康,甚至威脅生命。口鼻呼吸入肺,只有胎吸,氣才能下達氣海,才是真正的深長呼吸。
呼吸深長,一般說來,身體健康,壽命長;呼吸越淺,健康越差,壽命越短。通常所說的腹式呼吸或叫丹田呼吸都不準確。準確的說法,我認為應該叫胎吸。
方法是用神闕穴進行呼吸,吸時神闕穴(臍輪)帶動肚皮往命門貼,呼時還是用神闕穴帶動肚皮回原處。這樣一收一放,周而復始,任其自然。
呼吸時注意:防止腹緊,防止憋氣,腹鬆氣騰然。
從我學拳的人中,有幾位練功配氣,硬要一次呼吸完成一次開合,結果有的腹痛,有的胸悶,有的血壓升高,更有甚者每當想練拳但尚未練拳時腹部就痛。
後來他們向我說明了情況,我讓他們忘記呼吸,讓它越自然越好。實踐證明,混元24式太極拳的氣不是配出來的,而是通過長期練功練出來的。
吳圖南老前輩完成每個定式要五、六個呼吸,我們練拳每式也要五、六個呼吸才能完成一次開合。然而我們在單式練發勁時,呼吸和開合自然配合起來了。
楊班候老前輩發人時,哼哈二氣定輸贏就是有力的見證。呼吸以細、勻、深、長為宜,但都是自然的,毫不勉強,望同學者細心揣摩體會,有所受益,我以此為樂!
練混元24式太極拳的注意事項
練習混元24式太極拳的基本功是最苦最悶最無聊的,但卻是練好混元24式太極拳萬千動作之根本,特別是在剛開始練的時候,因為肌肉反應比較激烈,有時候會出現站也站不穩,睡覺也不香,這是正常現象,不需要擔心,堅持練下去肯定會勝利的。
所以,練混元24式太極拳不僅需要堅持不懈的精神,同時也需要掌握當中的技巧。練的方法首先是慢字當頭,快是沒有效果的,當然,越慢越辛苦。混元24式太極拳講的是練質量,練下盤功夫,練內功,而不是練速度,練花拳繡腿。
打拳的過程,儘可能做到落腳無聲,所有的動作必須是連貫的,但是慢和連貫是不矛盾的,這方面慢慢用心領會和揣摩就可以做到,不能夠有中間停頓的任何環節,動作之間是環環相扣,綿綿不絕,如行雲流水,一氣呵成。
熟練掌握混元24式太極拳的動作,並將其連貫運用是我們學好混元24式太極拳的前提條件。
而且動作的速度從頭到尾保持一致,不能夠時快時慢。所以,在練的時候,一方面環境儘可能安靜,儘可能的做到心無雜念。另外一方面,在打一個動作的時候,思想上就已經知道下一個是什麼動作,怎麼樣打,如何柔性銜接和轉換。
只有這樣,才能夠做到環環相扣。所有動作更不能夠生硬,必須充分體現出圓活的特點,而身體的軀幹諸如腿、腰、背、頭,要從頭到尾保持筆直,所謂頂天立地。
呼和吸很關鍵,必須儘可能的做到隨著動作的變化,協調好深呼和深吸的關係,這裡的呼和吸,根本不需要什麼特別的方法,自然的呼自然的吸就可以,因為自然就是混元24式太極拳的本性,練好了呼和吸,這種感覺和中華氣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氣沉丹田之感。
眼睛是全部動作的靈魂和總指揮,手到哪裡眼睛就到哪裡,手先到眼睛後隨,這個要求是貫穿始終的。全部的動作必須儘可能的放開和舒展,這就是所謂的大架,做到收合自如。
另外,當套路動作掌握到一定熟練程度和火候的時候,就應該好好研究每一個動作的拳理和細節要求了,每一個動作該到位的必須到其位。
比如這一拳打出去,角度如何,打多長距離才能夠力度最大,如何攻擊或者防範等等,也就是說,應該時時刻刻都有假想敵這個意念存在,這樣打起來,精氣神會大大提升,動作充滿了生機,有板有眼,有骨有肉。
心態保持平和,不能夠浮躁和急進,因為這是大忌。還有,不能夠貪多,請記住:一輩子,認認真真的打好一兩套拳,已經是足夠和相當的了不起了。
結語:通過上述介紹,我知道了混元24式太極拳的練習要領及一些注意事項,同時,在練習的時候必須無條件克服一切困難,認認真真的把基本功練紮實,否則,就算您練上10年或者更長時間,充其量只能夠算是打太極操,根本談不上打混元24式太極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