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正月十五"走百病"講究 婦女解放可祛病延年
2025-08-05 17:09:10
元宵節是我國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所以在民間也擁有許多的特色傳統風俗,每一件習俗的存在使得這一天年味仍然十分濃重並且生活變得更加的豐富多彩。2022年的正月十五人們在這一天會出行走百病,而這究竟有何講究呢?
2022年十五"走百病"
在正月十五元宵節這天,走百病的習俗在民間流傳了很久。走百病又叫遊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橋等,這也是人們用來消災祈健康的一種活動。走百病是明清以來北方的風俗,有的在十五日,但多在十六日進行。在元宵節之夜,很多婦女就會相約出遊,結伴而行,見橋必過,就樣就能祛病延年。在2022年元宵節若還是單身多走動會有好處也可以提升自己的情感運勢,要懂得把握時機。
大年十五的風俗
2022年大年十五要捏生肖,捏生肖是在山東榮城這個地方的一種習俗習慣。一般以黃豆細面作材料,生肖的姿態可以即興發揮,配上一些蔬菜的種子和葉子,象徵「五穀豐登」。生肖背上都背一個燈碗,碗中盛油,再插上一根纏著棉絮的小棍兒,俗稱為「要捻」。到元宵夜盛在盤子裡一齊點燃,大家圍著觀看,希望爆出燈花,燈花越大越吉利,預示來年大豐收。
走百病風俗意義
走百病的風俗風俗習慣因為產生於封建社會,有一定的局限性意義。但此中還是有深意的。在古代,婦女困居閨房,是不能隨便出門遊走的,尤其是未出閣的姑娘和年輕的少婦們,即便是要到親朋家做客,也都是車載轎抬,"走百病"這種習俗讓婦女獲得了短暫的"解放",給了她們一個成群結隊出門遊玩的藉口,使壓抑的人性得到一種舒展。除此之外,這項風俗的存在鼓勵大家走動有利於身心健康,是一個能長命百歲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