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作文:扼住命運的咽喉
2024-12-24 13:08:08
扼住命運的咽喉,你才能掌握主動權,你才能突破生命的局限!今天小編就來分享作文:扼住命運的咽喉,請各位讀者好好欣賞和借鑑。
第一篇扼住命運的咽喉
「扼住命運的咽喉」——這是藝術大師貝多芬對命運發出的挑戰誓言
世界沒有永久的冬天,人生沒有永遠的坦途人的一生常常交織著希望與失望,機遇與挑戰、幸福與痛苦,成功與失敗看一個人是否學會了生活,往往不在於他是否總有一帆風順的天緣,也不在於看他在鮮花的簇擁下是否鑄躇滿志,風採照人,而在於看他是否能夠經受住接踵而至的打擊,百折不撓地向著理想的目標奮進貝多芬承受巨大的痛苦卻不輕言放棄,他沒有向命運嚷嚷,因為「向命運大聲叫罵又有什麼用?命運是個聾子」貝多芬的璀璨的一生告訴我們:幸運固然令人羨慕,但戰勝不幸則令人敬佩超越自然的奇蹟,總是對不幸的徵服中出現璀璨的生命之花,往往在血淚與苦難中鮮豔地綻放
穿越歷史的塵煙,一個個生命的強者從歷史長河的坐標中風塵僕僕地向我們走來偉大的荷蘭畫家梵谷一生都在命運的波峰浪谷間沉浮,然而,令人無比驚奇的是,梵谷的心靈世界卻一派輝煌燦爛的火紅、鮮豔的金黃,是他最為鍾愛的色彩,是他對於人生和自然的縱情禮讚與熱烈謳歌只有那種極其明亮、歡快的色彩,才能使他神採飛揚、如痴似醉通過潔白的畫板與手中的一管如椽巨筆,梵谷肆意揮灑,響亮而又獨到地詮釋著藝術與生命的輝煌價值他以一個天才對色彩獨一無二的感覺和不同凡響的表現,為我們留下了那如同火焰一般燃燒著的永遠的向日葵!這是貧病交加的梵谷生命的絕唱,也是人類文化藝術史上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
縱然命運多磨難,但是人的意志要永遠不屈向上;縱然人生多坎坷,但是人的精神要永遠堅強屹立他,曾蒙受宮刑的巨大恥辱,這是足以毀滅他的意志和生命的然而,痛不欲生的他從如墜深淵的人生境遇中漸漸地復甦過來,舔著人生的重創、蘸著濃烈的鮮血,完成了一部被魯迅先生稱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偉大《史記》,同時也把「司馬遷」這個偉大的名字鐫刻進了歷史史冊在《報任安書》中他說: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而他的《史記》,何嘗不是厄運中的奇蹟、苦難中的奇葩?憑著一部光澤千秋萬代的《史記》,司馬遷便站在了歷史的顛峰!
命運如歌,卻沒有永恆的調子,我們無法把握它的起落;命運如輪,卻沒有不變的方向,我們無法左右它的走停當我們春風得意時,我們會說自己的命好;當我們失志落魄時,我們會說命中注定面對命運,我們千萬不要把它當作掩飾自己懦弱的盾牌若一味地像那位「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西楚霸王一樣,到死還認為自己的失敗是「天亡我,非戰之罪也」,把自己的失敗解釋為「運氣不好」,你將永遠生存在幼稚與不成熟中,永遠找不到使自己變得更偉大、更堅強的機會
美國女作家海倫·凱勒,兩歲時因一場大病,使她陷入了集盲、聾、啞於一身的人生絕境,但是她憑著堅強的意志,頑強的毅力,跌倒一次就重新爬起來前進一步,她7歲時開始學習手語字母和布萊葉盲文,20歲時以優異成績畢業於哈佛大學女子學院,終於在絕境中奮起,達到了她「希望的絕頂」張海迪自幼就嚴重高位截癱,幾次瀕臨死亡的邊緣,可20年來,她學會了4門外語,翻譯了16萬字的外文著作,獲得了哲學碩土學位,並自學了針灸,為群眾治病1萬多人次,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成為敢於向命運挑戰的又一強者
每一個生命的強者,都是矗立在我們面前的豐碑每一個生命的強者,都在歷史的深處無言地啟示著我們:面對人生的不幸和苦難,唯有「扼住命運的咽喉」,不輕言放棄,奮起抗爭,勇於拼搏,才能創造人生的奇蹟、重鑄生命的輝煌!
第二篇扼住命運的咽喉
海倫•凱勒,一個生活在盲、聾、啞世界裡的人,竟然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女子學院。她一生寫了14部著作,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20世紀美國十大英雄偶像,我十分佩服她。最近我們學習了《海倫•凱勒》一課,文章主要寫了海倫在一歲半時生了一場大病,並從此雙目失明、雙耳失聰,可她沒有向命運低頭。她在沙利文老師和薩凱老師的精心指導下,終於畢業於哈佛大學,並把自己的愛心發揚光大,關心其他殘疾人的故事。當我讀到「她不分晝夜,像一塊乾燥的海綿吮吸著……」時,我仿佛看到了一個寒風凜冽的冬夜,夜深人靜,只有海倫還在書桌前不停地摸讀盲文。月亮早已爬上了枝頭,海倫也已經又累又困,可她為了多學一點知識,硬是強打精神,繼續讀盲文。
讀著,讀著,我不禁想到了自己,我是一個健全的人,卻缺少海倫那頑強不息,堅持不懈的精神。我常常在離成功只有一步之遙時,卻懶得邁出那珍貴的最後一步。讀著「為使我的夥伴------即使是最親密的夥伴------能聽懂我的話……」時,我又被海倫那練習說話時的刻苦精神深深打動了。我仿佛看到了在每天清晨,海倫早早地起床了,她沒有驚動任何人,便做起了練習,一遍又一遍,等薩凱老師起來時,已經聽到了海倫的標準的發音了。我不禁羞愧難當,我正在參加博物院的小小講解員的培訓,老師要求我們要鍛鍊繞口令、口腔操,可是我只要有別的事,都會把這事給忘了,以後要向海倫學習,多多練習,把口才練好。
讀著「她把自己全部的愛都傾注在殘疾人的身上」,我仿佛看到了海倫來到了福利院,和那裡的小朋友們一起做遊戲,一起讀書、講故事,把自己融入他們,教他們很多知識,使他們明白很多道理。像海倫•凱勒那樣憑藉堅強意志和命運作鬥爭的傑出人士還有很多。如高位截癱的張海迪,她自學了英語、日語、法語等多國語言,成為一個傑出的作家、翻譯家。雙耳失聰的德國著名作曲家貝多芬等等。彼得遜曾經說過:「人生中,經常有無數來自外部的打擊,但這些打擊究竟產生怎麼樣的影響,最終決定權在你自己的手中。」是的,只有扼住命運的咽喉,才能走向最後的勝利。
第三篇扼住命運的咽喉
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絕不讓命運所壓倒。——貝多芬
翻開《名人傳》,在首篇的引言中有這樣一段話:「我們周圍的空氣多沉重。老大的歐羅巴在重濁與腐敗的氣氛中昏迷不醒,鄙俗的物質主義鎮壓著思想,阻撓著政府與個人的行動。社會在乖巧卑下的自私自利中而死,人類喘不過氣來。打開窗子罷!讓自由的空氣重新進來!呼吸一下英雄們的氣息。」不知為何,我覺得這句話蘊涵者很深刻的哲理或許這就是作者寫這本書的目的吧。對於當時的年代來說,這部作品無不是一本很好的精神食糧。
那麼,對於今天的讀者來說,《名人傳》又能給予我們什麼呢?在一個物質生活極度豐富而精神生活相對貧弱的時代,在一個人們躲避崇高、告別崇高而自甘平庸的社會裡,《名人傳》給予我們的也許更多是尷尬,因為這些巨人的生涯就像一面明鏡,使我們的卑劣與渺小纖毫畢現。
在我未讀這部作品之前,我一直以為貝多芬是一個很幸運的人,沒想到他是這麼的不幸。是啊,他的一生是坎坷的,整個人生中最不幸的事都給他遇上了,想想看作為一個音樂家,耳朵失聰了,這是多麼悲慘的一件事呀!
但是,他是一個英雄,這是不可否認的,他的全部生命,凝結成了一個力的象徵。力,體格的力,道德的力,意志的力,使他的音樂呈現出暴風雨似的熱情,不但如此,貝多芬的力,竟要與命運搏鬥,與上帝抗衡——他是一個音樂家,是寫音樂的,一般人都知道,音樂創作是離不開敏銳的聽覺,可是,對貝多芬來說,他很不幸,失去了最不該失去的東西——聽覺。可是,他在巨大的磨難面前,沒有失去生活的勇氣,在痛苦和磨難之中,高聲歡唱人類的歡樂。創造出了《英雄交響曲》、《生命交響曲》如此偉大的作品。更重要的是他這種巨大無比的力,沒有使他走向野蠻、醜陋、殘暴,而是推動他對道德兢兢業業,並把自己獻給了大眾,在音樂的世界中解放了人類,擴大了整個人類,精神達到了不朽。
生命的沸騰掀起了音樂的終曲。貝多芬渴望幸福;他不願相信自己的不幸是不可醫治的:他渴望治癒,他渴求愛情;他充滿著希望。貝多芬在寫給弟弟們的信中曾說過:「只有道德才能使人幸福,而不是金錢。」
是什麼支持著貝多芬?是不向皇權低頭的品質,是不被金錢收買的決心,是扼住命運咽喉的勇氣!正是依靠著這些超凡的精神力量,貝多芬越過了人生的無數個痛苦險峰,達到了對人生最清醒的領悟。
然而,可惜的是這種桀驁不遜的鋼鐵般的精神在當今這個多元化的社會並不多見。有些人為了學習的困難而停止前行;有些人為了愛情的結束而懦弱頹廢;還有些人為了事業的失敗而一蹶不振。
我們在現在的學習當中,更要學習他的頑強不屈,堅忍不拔的精神,以積極樂觀的學習精神克服學習路上的路障。在生活的道路上,我們也需要懷著一種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讓人生的沿途風景更加絢麗多姿。
行動起來吧!與其守株待兔地等待成功,不如堅持自己的信念,通過努力與奮鬥去接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