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好支部好黨員好故事優秀演講稿
2025-01-02 05:40:09
他們都是我們身邊普普通通的共產黨員,但是平凡的崗位上卻能夠譜寫出不凡的事跡。以下是小編為您推薦好支部好黨員好故事演講稿,歡迎閱讀。
好支部好黨員好故事演講稿(一)
2009年,張煥進入皇冠社區居委會工作,幾年來,她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嚴謹求實,勤奮刻苦,兢兢業業,全面出色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用社區居民的話講就是:「張主任時時刻刻都能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總是以「與人為善」的快樂心態對待每一個人,把黨的溫暖傳遞給了小區每一位群眾和自己的同事,她是我們的貼心人」。
說她貼心,是因為她的服務讓人暖心。
2014年夏天,她所管轄的小區自來水管道爆裂,導致斷水一周,為了不影響大家的日常生活,她親自出面協調自來水公司每天定時定點給小區居民派送生活飲用水,又與物業公司協調定時開放小區的井水。整整一個星期,為了讓居民們能正常用水,烈日炎炎下,她親自組織現場居民排隊,去每個樓前扯著嗓子通知居民「下樓接水啦」」下樓接水啦」;為了不浪費水,她還鑽進自來水公司的大卡車下為排隊接水的居民開關閥門,一蹲就是好幾個小時,連著幾日,她的胳膊被曬得通紅通紅的,有的居民阿姨看著都心疼,她卻開玩笑地說「呵呵,像個紅燒豬蹄了」。自來水公司一天來小區送水三次,最後一趟都晚上九點了,她總是會讓家離得遠的社區工作人員先回去,自己卻叫來愛人為回家晚的居民接水,一連多日都是這樣,回到家,已經是疲憊得很了。在大家的努力下,這次長時間的停水絲毫沒有影響到居民的正常生活。有人問她:「張主任,你累不累啊,拿這點錢圖啥呢嘛?」,她總是笑呵呵的說「誰叫我住在小區呢,誰叫我是共產黨員呢,我必須要帶這個頭」。
說她貼心,是因為有她,社區的和諧穩定讓人放心。
她所工作的社區,歷史遺留的問題很多,基礎設施建設一直完善不到位,不是停車位緊缺、就是電壓不穩定,業主們怨聲載道,業主拒絕繳納物業費、暖氣費等各種費用,開發商與物業、物業與業主之間的不配合,促使矛盾不斷地升級,形成了惡性循環。作為社區的負責人,她沒有等看靠,一天到晚在社區裡跑,廣泛聽取黨員群眾的各種意見,及時做好不穩定因素的排查與化解。當然也會經常遇到有點群眾因不了解政策,激動地對工作人員不依不饒。這個時候,她總是第一時間把群眾請到自己的辦公室,耐心地開導,不厭其煩地向他們解釋,最終讓群眾滿意而歸。2014年11月,小區業主拖欠物業公司上年度暖氣費,冬季供暖又面臨大難題,為了讓小區順利供上暖氣,她帶著社區幹部天天晚上去居民家裡做工作,白天還要和街辦主管領導到西安協調。當時,張煥的愛人還在青海出差,孩子餓著肚子寫作業,對她而言,真是有苦說不出啊。不管是在家裡,還是在外協調工作,她總是告訴孩子「兒子,要理解媽媽呀,媽媽是共產黨員,必須要以身作則」。對於整個家,特別是自己的兒子,她一直覺得很虧欠,但是她沒有向領導提出任何要求,也沒有任何怨言,因為她知道為了小區的和諧穩定,她必須這麼做;因為她知道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
說她貼心,是因為有她,大家對社區的發展更有信心。
她完善了社區工作的各項紀律和制度,並嚴格帶頭執行,在她的領導下,社區幹部工作的積極性和責任心都更高了,班子也更團結了。她還經常給社區幹部進行黨建知識和業務技能的培訓,提高她們工作、服務的能力和水平。她還組織社區幹部為居民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納涼晚會、文藝展演、公益活動,群眾需要的、想看的,她都會一一滿足,而且積極帶頭參與。2015年7月,各社區開展愛心捐贈活動。酷暑當頭,她和社區幹部都顧不上休息,汗流浹背地將居民們捐贈的成堆衣物分類整理、打包、扎捆。幾天時間裡,她多次被曬得頭暈,還出現了中暑的症狀,但她堅持不下「火線」。進進出出的居民都說:「張主任,你也不休息休息,從早到晚都在這,快歇一下」,同事們也都心疼地讓她回去休息,可她仍笑呵呵地說「沒事,我不累,我是共產黨員,必須要以身作則,必須要帶頭。」
2015年1月,社區黨支部書記因生病需要長期休息,街道黨工委安排她一併挑起支部書記的工作,她沒有推脫,深知自己的擔子更重了,對自己的要求也更高了。
「同志們,我是一名共產黨員,我應該帶頭。」這是張煥經常說的一句話。雖然黨齡不長,但她卻能始終默默地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奉獻著,任勞任怨,勤勤懇懇。她幹工作沒有什麼豪言壯語,但她點點滴滴的言行卻影響著我們、感動著我們、激勵著我們……。
同志們,讓我們一起為我的好同事、優秀的共產黨員張煥,點讚、喝彩!
好支部好黨員好故事演講稿(二)
如果要問2014年,閻良最熱的詞是什麼?那就是「石川河」。
2015年,閻良發生的大事有什麼?那就是「石川河有水了」。
2016年以來,能讓閻良人的朋友圈刷屏的是什麼?石川河的美景。
醉臥石川何須還,閻良人真稀罕那一汪水呀,石川河你是一支什麼樣的歌?……人們用各種方式表達著對母親河華麗變身的驚喜和熱愛。昔日垃圾成山、乾涸斷流、滿目瘡痍的石川河已經成為歷史,如今的石川河,河暢水清、魚穿碧波,岸柳垂垂,曾經「旭景平浮,綠搖翠幌」的靚麗景觀再次浮現。看著母親河的蝶變,看著家鄉人欣喜的眼神,有一個人無比欣慰和滿足,他,就是石川河建設指揮部的一員、區水務局原副局長---孟衛。
提起孟衛,身邊的人無不豎起大拇指,評價他用的最多的詞是踏實、肯幹、能吃苦。1998年,孟衛畢業後被分配到閻良區農林水利局工作,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的他,從小就跟著父母在田間地頭幹農活,對農村有著樸素的感情。剛一參加工作,孟衛對自己的定位就是要做一名專業技術型幹部,在工作一線體現自己的價值,以此來回報家鄉的父老鄉親。
每天早上8點,孟衛準時到達清河村兩邊的綠化林帶,這一天他要負責技術指導,和工人們要在兩個月的時間裡完成2公裡的道路綠化。
放線,定位,栽樹,這些看似很簡單的工作,卻因為孟衛嚴格的工作標準變得不再簡單。因為是品字形栽樹,要求站在每一棵樹前望向綠化帶,不同的角度會呈現8條直線。有時候確定好了1000多個栽樹的位置,最後發現沒在一條直線上,所有的工作又得重新來。有時工人覺得這個人太死板,沒有人會檢查這麼細,他卻說:「這是良心活,在我心裡有原則、有標準、走到哪都不會變!」
株行距要求2米X2米,樹坑要求長寬高都是60公分,指導工人栽種好每一棵樹,孟衛需要在高速路兩邊輪流進行技術指導和檢查。由於每天要在高速路兩側往返檢查指導,要經常翻越兩邊的隔離鐵絲網,兩個月下來,硬是踩斷了兩雙鞋底。嚴格的工作標準,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換來的是如同閱兵方陣般整整齊齊的林帶和百分之百的成活率。
就是這樣讓很多人感到枯燥乏味的工作,剛20歲出頭的孟衛卻幹的有滋有味。他一頭扎進自己鍾愛的農水事業,這一幹就是十七年。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做人要守得住理想,耐得住寂寞。
孟衛不僅能吃苦,平時還愛思考,肯鑽研,在專業技術領域也作出了一定的貢獻。他針對我區的果業發展現狀,從品種優化和技術探索入手,選育了閻良脆棗並通過省品種委員會審定,示範推廣了秦寶冬棗新品種,有關鮮食棗新技術新品種的論文和成果先後獲得市級科技二、三等獎和省林業廳一等獎,這些新技術新品種的推廣應用,在我區棗產業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他是科技興農、科技富農、科技強農的努力踐行者。
2013年孟衛進入水務局工作,憑著對農民、家鄉和農田水利事業的熱愛,他繼續紮根農水,奮戰在農業一線,直接參與節水灌溉工程、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和石川河綜合整治等工程。特別是我區實施的石川河綜合整治工程,無處不凝聚著他的心血,從工程前期設計測量,到工程建設的開溝、挖渠、勘測、繪圖、施工,再到後期的檢查驗收、調研反饋、維修護理等,所有環節他都一一把關,大到工程規劃,小到施工細節,他都能如數家珍一一道來。在大家眼裡,他既是熟悉設計、清楚規範的技術員,也是多方統籌、統一調度的協調員,還是明確要求、安排任務的管理員,更是督促進度、嚴管質量的監督員。三年多來他沒有休過一次年假,沒有過過一個完整的周末,為把石川河從「垃圾河」建設成到美麗的「生態河」,他帶領指揮部的工作人員加班加點、忘我工作、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不管是酷暑難當的三伏天,還是冷風刺骨的三九天,哪裡有工程,哪裡就有他們忙碌的身影。一千多個日日夜夜,他們給美麗的石川河,留下了溫暖的背影和堅實的脊梁。我們能想到的困難,他們經歷過,想不到的困難,他們也經歷過。
碧波蕩漾,綠樹成蔭,2016年整治後的石川河美如畫卷,正值五月,很多後期工作也在如期開展著。此刻已經是晚上十點鐘了,孟衛和幾個同事還在現場為河道的安全設施忙碌著,調試完設備,之後又要在河道邊巡邏查看,確保納涼群眾的安全問題。
「又在加班?」路過的村民看見孟衛熱情地打著招呼,「我們還沒下班呢!」邊說話孟衛也沒停下手中的工作。這樣的場景大家已經習以為常了,很多次,同事們都勸他不要太拼,不要太急,他總是說,石川河整治是區委、區政府傾全區之力實施的民生工程,要早日建成,怎能不急?責任重大,怎敢不拼?
在石川河指揮部,流行一種黑叫「石川黑」,如果誰沒有石川黑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石川河指揮部的人。如果你想知道石川黑到底是什麼,只要看看孟衛和他的同事們就知道了,長年的戶外作業,大家的皮膚被曬得黝黑黝黑的,孟衛的臉頰上也留下了兩個被曬傷的永遠無法消退的曬斑,他們卻驕傲地稱它為「石川黑」,「石川黑」,黑得讓人感動,黑得讓人肅然起敬,「石川黑」,不再是一種膚色,它代表著一種精神,一種捨身忘我、甘於奉獻的精神,它更代表著一種責任,一種迎難而上、勇挑重擔的責任。
正是因為有了肩頭這份沉甸甸的責任,他吃得起苦,受得起累,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砥礪前行;正是因為心中有了重於泰山的使命,他始終把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對黨和人民的忠誠化作工作的不竭動力,以高度的責任心和事業心,踏踏實實為民辦事,真真切切為民服務。他,無愧於一個優秀共產黨員的稱號。
更多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