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幾接文昌帝君(農曆民俗二月初三)
2023-10-14 04:40:08 1
小時候,長輩們說某個名人比較睿智,常說是文曲星下凡,今天我們要聊的就是這位文昌帝君,每年的農曆二月初三,是民間習俗中,文昌帝君的誕辰日。這位神仙原名張亞子,為民間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祿位之神。
在中國古代,文昌原本是星宮的名稱,從漢代開始,老祖宗以天象比附人事,認為文昌六星為利祿善行之神,所以宋元以後,民間開始信仰 「文昌神」,是把文昌星與梓潼神相互融合,合稱為文昌帝君。清代開始,全國各族人們都開始祭祀文昌帝君,以保佑子孫金榜題名,學成歸來。
道教經典《文昌帝君陰騭文》稱,文昌帝君曾七十三次化生人間,世為士大夫,為官清廉,從未酷民性烈,同秋霜白日之不可侵犯。「濟人之難,救人之急,憫人之孤,容人之過,廣行陰騭,上格蒼穹」。
元末明初,科舉制度正常化以後(元朝百餘年僅舉行兩次科考),人們對於文昌帝君的祭祀越來越普遍,全國各地都會興建文昌宮、文昌閣或文昌祠,規模最大的文昌宮位於今天四川梓潼縣。
文昌帝君誕辰為農曆二月初三。在清朝時,每逢帝君誕辰,皇帝都要派人祝賀。從中可以看出,文昌帝君雖然是道教的神,但他又有濃厚的儒家色彩。與此同時,文人騷客在文昌帝君誕辰日,都會到廟宇祭祀,吟詩作對,舉行文昌會。老百姓也會在這一天祭祀文昌帝君,保佑全家吉祥如意、平安美滿。
關於祭拜文昌帝君的詩詞,宋代詩人林宗放有詩云:
文曜炳天府,司祿輔時雍。
妥靈儼宮宇,垂光耀詞鋒。
牲齊蠲穀旦,英髦翕來宗。
桂旗降剡剡,瑤席瞻顒顒。
克誠致昭享,受蝦欣滿容。
賓筵列左右,旅觶嘆橫縱。
美矣席上珍,何異金在熔。
聯舉屬茲歲,青雲升九重。
農曆二月初三,不管是達官貴人還是普通百姓,都會來祭拜文昌帝君,祈求家中學子學業進步,以及家庭鄉鄰的和睦,由此相沿成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