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幹部講奉獻有作為專題討論發言稿
2025-01-01 20:58:09
講奉獻、有作為是黨員的義務和時代要求。奉獻就是「能吃苦、能吃虧、能吃氣」。以下是小編為您推薦黨員幹部講奉獻有作為專題討論發言稿,歡迎閱讀。
黨員幹部講奉獻有作為專題討論發言稿(一)
要做到三個「強化」,爭當講奉獻有作為的表率。一是強化理想信仰,做忠誠於黨的表率。作為市委辦的黨員幹部,更要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始終牢記入黨誓詞,不忘初心。二是強化規矩紀律,做遵規守紀的表率。我們市委辦作為保障市委運轉和推動市委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中樞機構,各項工作的政治性、政策性都很強,必須以鐵的紀律和規矩作保證。三是強化奉獻意識,做積極有為的表率。作為市委辦的黨員幹部,要有奉獻精神,不計個人得失,任何時候不講條件,不論事大事小、事重事輕、事難事易、事緩事急,只要是領導交辦的任務,都要認真去辦,竭盡全力去做好。
我的看法是「講奉獻不吃虧」,因為奉獻的過程就是積累的過程,每天工作14個小時,「身在兵位,胸為帥謀」,日積月累,肯定是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奉獻的過程就是收穫的過程,在奉獻的過程中收穫了思考能力、組織能力和領導能力,若干年後,市委辦出去的人能夠出任領導崗位,其實這也是組織、群眾對我們奉獻的認可;奉獻的過程就是自我價值實現的過程,努力在工作中積累,使自己的能力水平與崗位要求相匹配,敢於奉獻,樂於在奉獻中獲得成就感、滿足感,在奉獻中實現自己自我價值。
我認為,講奉獻就是要有「能吃苦、能吃虧」的品格,有老黃牛的精神,有寬容大氣的胸襟,有一顆感恩之心;有作為,則是要體現在本職崗位上勤勉敬業,精心謀事、潛心幹事、專心做事。作為人大幹部,監督是最主要的工作方式,自己要先把相關問題搞懂、弄透徹,這樣才能有針對性地開展監督。工作生活中,不能斤斤計較,要常懷感恩之心、常思奮起之志,想事情、做工作,多講奉獻,多換位思考。面對困難,要迎難而上、主動擔責,要多走訪、勤調研,積極撰寫有質量的調研報告,多提出一些切實可行的建設性意見。
我想,奉獻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有時就是舉手之勞;奉獻也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因為它更是一種覺悟、一種境界。實際工作中會存在以事務工作代替政治和黨性鍛鍊的問題,滿足於完成領導交辦的任務,滿足於不出問題,存在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思想;工作量大時會急躁會抱怨,會有依賴性,碰到加班加點會有不情願心理產生。這些歸根結底還是境界不高,覺悟不強,奉獻意識不夠。在本職工作上,我要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從信教群眾的需求入手,以優質周到的服務把信教群眾最大限度團結起來,學會運用宗教的正能量來做群眾工作;在精神上,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始終保持一顆平常心,把奉獻精神融入到工作之中。
黨員幹部講奉獻有作為專題討論發言稿(二)
在奉獻的道路上,雷鋒執著地走著。他把對黨的忠誠作為人生的最大的動力,得到群眾的認可和讚美。可見,評價一個人不應當看他取得了什麼,而應當看他貢獻什麼
人民群眾最容易把領導幹部的舉止言行作為自己行為的標尺,各級領導幹部要愛惜自己的名譽,珍惜自己的政治生命,要有「甘為孺子牛」的精神,要敢於為「人梯」,要都能像雷鋒、焦裕祿、楊善洲那樣無私奉獻,要發揚黨的先鋒模範作用,在社會上起好的輿論帶動作用,為小康社會營造良好氛圍。
奉獻精神要求對本崗位工作要有高度的責任心、事業心和使命感,要有忠於職守,盡職盡責的決心。敬業是奉獻的基礎,勤業是奉獻的根本,奉獻要從天天發生的看似平凡的瑣細的工作做起。雷鋒注重從小事做起,幹一些看似不起眼的事,開飯時,他主動給大夥讀報,宣傳黨的政策;休息時,他教大家唱歌......他支持以恆的為大家做服務,從細節開始,從點滴開始,並追求進步,不斷完善自身能力,剛開始練投手榴彈時不合格,但他並沒有放棄,勤以練習,十幾天後,他終於和其他同志一樣,在實彈學習中得到了優秀,雖然他的生命是短暫的,但是卻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在今天,我們大力弘揚「雷鋒精神」,告知群眾,特別是黨員幹部,雷鋒精神無論在什麼年代,都不會過時,他所散發出人性的光輝將永遠照耀大地。
黨員幹部要加強學習「雷鋒精神」,大力弘揚奉獻精神,要繼承優良傳統,起帶頭示範作用;要與時俱進,體現時代特點;要兼顧大局,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國家三者之間的關係。學習「雷鋒精神」,絕不是個人的事,要充分帶動群眾學習雷鋒,提高爭做雷鋒的積極性。千裡之行,始於足下,我們每一個人都堅持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各自的工作崗位做起,從一言一行做起,把遠大的理想抱負和崗位職責化作勵志圖強、奉獻人民的實際行動,這就是高尚的奉獻精神。
更多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