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開學第一課直播觀後感作文:信念不移
2024-12-27 16:12:09
2016年央視《開學第一課》中的第一篇章,便是信念不移,紀念當年長徵戰士百折不屈,艱苦奮鬥的精神。下面是小編為您推薦的作文:
【9月1日開學第一課2016直播觀後感:信念不移作文一】
在第一堂課「信念不移」中,99歲老紅軍胡正先講述了長徵途中「紅軍的千裡眼和順風耳」——通信兵的故事。在長徵過程中,胡正先經歷背靠背的小夥伴被敵軍擊中犧牲、突圍時吞吃密碼本保護部隊機密、雪山上忍飢挨餓激戰48天等驚心動魄的瞬間,展現了紅軍戰士「跟著走」和「為國家奉獻一切」的堅定信念。他還告訴大家,當年在沒有汽油、柴油維持電臺發電的極端條件下,曾經用提煉的豬油和牛油維持發電機運轉。隨後,94歲老紅軍梁天文回憶了長徵途中與政委楊朝禮相依為命,同吃一碗飯、同蓋一床被的情誼,講述了楊政委危急關頭犧牲自己、戰鬥到最後一刻的革命信念。最後,第一堂課在鳳凰傳奇悠揚動人的《十送紅軍》歌聲中結束。
【9月1日開學第一課2016直播觀後感:信念不移作文二】
在這一篇章中最先亮相的是99歲的老紅軍胡正先。在長徵中,他是一名通訊兵,用一臺簡陋的發報機收發了無數重要情報,挽救了成千上萬紅軍戰士的生命,被譽為紅軍的「千裡眼和順風耳」。
94歲的梁天文同樣來自紅四方面軍。他講述了長徵路上政委楊朝禮對自己的關懷,「沒有他我活不到今天」。楊朝禮後來在戰鬥中犧牲,幾十年來梁天文一直在尋找政委的後人,但一直沒能找到他的直系後代。節目組送上的一幅他和政委的模擬肖像合影讓梁天文潸然淚下,也感動了現場所有人。
【9月1日開學第一課2016直播觀後感:信念不移作文三】
1936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進行了舉世聞名的長徵。紅軍從江西瑞金出發,縱橫11個省,長驅二萬五千裡,排除萬難,勝利到達陝北。
光陰荏苒,一晃70年過去了。70年前的長徵,紅軍表現的英勇是史無前例的。長徵是中國革命史上一副無比壯麗的歷史畫卷,是人類軍事史上一個空前的奇蹟,是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壯舉。是一部氣吞山河的英雄史詩。
茫茫長徵路,途中艱辛誰能體會?寒風刺骨,風如刀一般割在臉上。在冰天雪地中,一支長長的隊伍,宛如一條巨龍在雲霧中蜿蜒盤旋,慢慢地蠕動……夜,伸手不見五指。草地上坑坑窪窪,沼澤連片,沒有道路,沒有人煙,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葬身泥潭。堅強的紅軍戰士硬是咬牙挺過來了,他們以驚人的速度,在7天內走過了600多裡的黑草地……
「紅軍不怕遠徵難,萬水千山只等閒」毛澤東的《長徵》讀起來總是那麼令人振奮,使人倍受鼓舞。是呀,敵人的圍剿算得了什麼?湍急的金沙江,奔騰咆哮的大渡河算得了什麼?只剩幾根鐵索,令人毛骨悚然的瀘定橋又能算得了什麼?那高聳入雲的大雪山和杳無人煙的黑草地,這些被人們視為可望而不可及的「天險」,不是都被我們這些堅強的紅軍戰士徵服了嗎?
雖然曾參加過長徵的老紅軍戰士現在已經所剩無幾,但紅軍前輩們留給我們的豐碩的精神財富是永存的。他們在那種艱難困苦中對革命理想和對革命事業鍥而不捨的追求和無比忠誠。英勇頑強,勇於拼搏,不怕犧牲的英勇氣概;憧憬未來,充滿樂觀主義精神。顧全大局,嚴守紀律,親密團結的崇高品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及至今不忘的歷史使命。他們高尚的品格永遠是一劑催人奮進的催化劑,永遠激勵著我們。
這使我又想起了毛主席的語錄:「長徵是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長徵是宣言書,長徵是宣傳隊,長徵是播種機……」沒錯,長徵是宣言書,它不僅宣告了共產黨的勝利,更是宣告了我們建設祖國的決心。長徵是宣傳隊,它既向人民宣布共產黨是解放他們的隊伍,還向我們宣傳認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重要性。長徵是播種機,它播下了無數革命的火種,也播下了我們這些還未發芽的種子,總有一天我們會結出累累碩果報答祖國。
我們是祖國未來的主人,在這莊嚴的歷史時刻,老一輩革命家點燃的革命火炬,無疑要靠我們擎起,祖國燦爛的明天也都要靠我們的智慧和力量去開創。如今我們生活在社會主義的大家庭中,應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好好珍惜。而不久的將來,我們也要肩負起建設祖國的重任。
正是因為先輩們的信念不移,才解放了全中國,我們要學習他們的精神,讓我們發揚長徵精神,好好學習,努力奮鬥,迎接新的長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