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U挑戰CPU地位!詳解CUDA+OpenCL威力
2024-12-27 19:47:10
[泡泡網顯卡頻道 12月16日] 眾所周知,GPU擁有數十倍於CPU的浮點運算能力,但如此強大的實力多數情況下只能用來玩遊戲,豈不可惜?因此近年來業界都在致力於發掘GPU的潛能,讓它能夠在非3D、非圖形領域大展拳腳。
可以這麼說,CPU是功能較多的,它幾乎可以處理任何事情,但由於深度流水作業架構的特性、以及浮點運算能力的限制,它處理一些任務時的效率很低。縱觀近年來GPU的發展歷程,就是一步步的將那些不適合CPU處理、或CPU算不動的任務轉移過來,從而消除程序運算時的瓶頸,大幅提升電腦執行效能,以更小的代價(成本和功耗)實現更強大的性能。
但是,想要讓一大批應用軟體從CPU移植到GPU上,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需要業界的大力推廣以及開發平臺及程式語言的支持。NVIDIA早在2005年開始就致力於研發CUDA架構及基於CUDA的C語言開發者平臺,並於2007年正式推出,而且專門發布了針對科學計算的Tesla品牌,在GPU計算方面一直處於領跑地位。
而今年由蘋果所倡導的OpenCL標準發布後,包括NVIDIA、Intel、AMD在內的所有IT巨頭都表示出了濃厚的興趣。有了統一的標準之後,GPU計算的推廣與普及就是水到渠成之事,GPU將會在電腦系統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那麼CUDA與OpenCL之間有什麼利害關係呢?未來誰將左右GPU的發展?GPU會否取代CPU成為計算機核心?筆者通過搜集各方資料,並採訪NVIDIA相關技術研究人員,為大家深入分析GPU的通用計算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