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國恥.七七事變的作文
2025-01-07 13:35:09
導語:國雖大,忘戰必危;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七七事變的優秀作文,歡迎查閱,謝謝!
作文一:七七事變
937年7月7日,日軍製造「盧溝橋事變」,開始全面侵華,嗣後日以重兵三路進攻華北。「七七事變」是劃時代的歷史事件。日寇進攻盧溝橋的炮聲宣告了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盧溝橋抗戰的壯舉引燃了中華民族抗戰的聖火。中國人民從此開始了艱苦卓絕的八年抗戰……
令我為之憤怒的是,一些追隨於日本人之後的中國軍人,在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竟說出「與日本人合作,中日衝突化幹戈為玉帛,這可是功德無量的事。」身為中國人,竟說出這樣的話,你們的良心何在,你們對得起中華民族嗎?
這不禁讓我想起這樣一則材料:武漢大學的路珈山頂有一個櫻花園,每當櫻花盛開的時候,一些中國青年身穿日本和服攝影留念。一韓國學生問其導師:何故穿和服照相?導師苦笑,無言以對。
讀罷材料,掩卷沉思,一股悲憤之流湧上心頭。韓國學生的一句問話使導師無言以對,難道是導師回答不出嗎?不是的。導師的無言,說明他對此難於啟齒。我倒要問問:在中國的土地上,在盛開的櫻花叢中,為什麼一定要穿上和服?難道在這些中國青年的心目中已經沒有了中華民族的自尊心與自豪感?難道他們忘了是日寇的野蠻暴行曾經是中國人們陷於水深火熱之中?
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又有多少中華兒女一身正氣,威武不屈。他們熱愛自己的祖國,把獻身祖國作為自己無尚的光榮。明朝的抗倭名將戚繼光;深陷囹圄受盡酷刑,卻仍堅持鬥爭,時刻牽掛著可愛的祖國的方志敏;身中數彈,死前仍高呼「殺敵報國」的張自忠……無數中華兒女以他們的愛國行為為我們做出了榜樣,而他們的後人呢?一些中國青年竟蛻化到崇洋媚外的地步,這怎不令中國人為之悲哀呢?
民族的靈魂就像縴夫手中的繩,只要握緊它,齊心協力,才能牽動中華民族這艘巨大的帆船,才能向著美好的遠方前進。為了這艘民族之船,讓我們都來做一個堂堂正正,實實在在,令中國為之驕傲的中國人吧!
作文二:勿忘國恥七七事變
今天是7月7日,祭
今天是人們是什麼讓我們忘記了歷史?
勿忘國恥,但好象國人都忘了,各大網站、媒體沒有見到關於今天是七七的報導
可憐我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的網站,也只在一個小角落裡看到了每天都有更新「歷史上的今天」裡僅有的:「盧溝橋事變」幾個字。
中華民族忘記了嗎?
各大媒體和網站上充斥著五花八門的的東西,唯獨就是沒有地方看到記念一下今日,國恥日!
親愛的各大總編,你記得嗎?你眼裡只有收視點擊率和利潤
我早就過了憤青的時候,但我還是產生一種失望,一種為華夏民族精神和前途擔擾
我想說,倡導和平是對的,但也要勿忘國恥;如果忘記羞恥了,那也應該找個地方記念一下那些犧牲的先人們吧……
國雖大,忘戰必危;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人家說我們沒有民族精神,人說可以不在乎,但自己不能不爭氣,爭不了氣但也不能不知羞恥;我們就不能匡正大義嗎?總理說多難興邦,但這樣今是好忘了昨日痛,如何興邦?
我們的公眾媒體忘了,難道我們的人民政府也可以忘嗎?至少要提醒一下國人吧?
我說的不是狹義的記仇,但人不能不知羞恥;倡國人民族精神,讓國人知恥而後勇,為的就是興我華夏,為這世風日下的社會保留一點中國人的尊嚴
日本人知道祭靖國神社,中國人自古有祭祖美德,然現今的國人呢?
我永遠不會忘了我小公公額頭上的彈槽疤
祭,我的先祖和他們的同胞戰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