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開學作文:夜已深,憂傷起
2024-12-30 02:37:46
夜已深了,明月當空,繁星點點,晚風吹拂著人的面頰,感到陣陣清涼。今天小編就來分享初一開學作文:夜已深,憂傷起,請各位讀者好好欣賞和借鑑。
初一開學作文:夜已深,憂傷起(一)
夜已深,但仍無睡意。
心裡想著心事,本來就很亂的腦袋,變的煩躁……看著屋頂慢慢的回想著最近所發生的事。想著想著,不禁讓我有點彷徨,有點兒迷茫。有時我會倔強的對自己說「我很堅強!」可是我的眼神出賣了自己!其實我對自己很無奈。
很多事兒的對與錯都沒有嚴格的界線,是的,從來沒有認為是誰的錯,卻一次次只看到自己的痛,我不想流著淚面對任何人,那樣太過沉重,我有點兒負擔不起,也許,是不能有所承擔。
不知道自己為何又默默地回想起了許多許多,心又痛了,真是痛了,恨自己還是沒有保護好自己。一路走來,經歷的波折依然歷歷在目,每次都是傷得那麼透徹,讓自己都無法將其掩埋,只能赤裸裸地去面對,帶著滴著血的傷口,跋涉在自己的軌跡上,累也苦,但是還得堅持,可能這就是生活,就是生活給我教訓,在教會我怎樣去面對生活中的一切,傷痛和喜悅,一切一切……
一直以來就告訴自己要把自己包裹好了,直到傷口完全好了之後,正當自己慢慢將那層包紮傷口的紗布掀開時,迎面走來了一縷陽光,讓我感覺到了安全和溫暖,小心翼翼的接受了,想著自己會好的,心開始試著慢慢張開,告訴自己要用心去對待,認真對待身邊的人,不能將過去別人給你傷害帶到眼前的生活中,不能用過去的人給我的傷害去敵對現在身邊的人,所以自己開始試著去用一個真誠的心對待一切,告誡過自己不要輕易相信別人,但是那樣太累了,所以自己慢慢放鬆了自己……
以後不奢求誰來珍惜自己,自己做到就可以了!不要再給別人和本人機會來傷害自己!
心涼涼的!想哭但是不能,要堅持!
越來越覺得自己不知道自己是誰了,越想越糊塗。別人眼裡我是一個堅強的人,但是我自己知道我不是聖人,有累的時候,有麻木的時候,難過時眼角輕輕落下的那一滴淚早已說明了一切。只能說明自己還是沒有真正長大,沒有把一切看得淡然,沒有達到那種境界。看著窗外的星空,感覺心情平靜了好多。
以前會痛,是因為還沒有麻木,還是總是懷著天真的想法去勾畫自己的未來,但是現實就是現實,不是我的幻想,現在不會那麼痛,是因為已經慢慢習慣了那種感覺。可能生活的原意就是要讓我們知道怎麼去麻木,怎麼去現實,怎麼去冷眼看世界,怎樣在現實生活中做到淡定,怎麼去做一個俗人,其實本來我就是一個俗人,但是非要去憧憬浪漫,把幻想當做現實,是自己太傻了,沒有其他原因。很多事兒的對與錯都沒有嚴格的界限,所以每次傷痛之後,我都會把錯誤擁入懷中,可是為什麼沒有對與錯時,卻只看到了自己的傷痛呢?茫然中……
初一開學作文:夜已深,憂傷起(二)
在雖是7點中,但是黑夜已經籠罩了整個天空,夜像一件黑紗披在了城市上空。我在網上上傳著屬於自己的作品。耳邊,有著「吱吱」的聲音,黑色,全是黑色。
家裡,我開著燈,在黑夜,在燈光下,我創作著。
我看著黑色的夜晚,說實在的,真的沒什麼好寫,但有那麼多人都在描寫黑夜的寂靜。
可能是我太過活潑吧!心中的玩勁到了夜晚都未曾安靜過下來。
夜,確實已深,我不喜歡夜的那種寂靜,因為那種寂靜太過可怕了。我太愛幻想了,所以經常幻想什麼妖魔鬼怪。呵呵,太可笑了吧!
我,也已不是當初那個女孩了。
我,已是5年級的人了,過完這個暑假,我就是畢業班,6年級的學生了,真的好捨不得啊。希望時間就這樣一直停止。
夜,確實已深;我,確實已長大了……
懷念過去,懷念童年,不想長大,不想天亮……
初一開學作文:夜已深,憂傷起(三)
夜已經很深了,很靜很靜,我站在樓梯口不由自主地回望了一眼身後的花園。一如既往的小徑,一如既往的路燈靜靜地流淌著昏黃而朦朧的光線,在我身後的地面上投影下一片光斑。很靜,沒有一絲風的夜晚。
我抿了抿嘴唇,提著口袋的手緊了又緊,最終還是掏出了鑰匙打開了門。門鎖打開,清脆的一聲讓我回了神,還是像往常一樣進了屋,將口袋中帶回的飯盒擺在了飯桌之上。
沒有開燈,依舊一絲光亮從窗外透入,淡淡的。我輕不可察的嘆了一聲,如夢般飄渺。
又不知過了多久,坐在書房裡寫作業的我已經有些困意,手抵住額頭閉著眼小小地休息的時候,外間門開的聲音驚醒了我。隨後是燈打開的聲音,然後從房門偷偷漏出一線光,讓我回頭。外間有身影在來回走動,很輕很輕,最後坐在飯桌旁開始靜靜享用晚餐。
我回過頭,再次忍不住嘆了一聲。一天的時間只有這個時候我能見上他一眼,但我從未走出過這個房間。
很久以前不是這樣的。我小的時候和所有人一樣,有著一個能讓我挽住手臂便能提起我飛轉的強壯爸爸,有一個總在一旁註視著我們帶著溫柔笑意的媽媽。小的時候能記得的不多,但記憶就像甘醇的酒,愈久愈濃,愈久愈讓人沉湎其中。
我記得父親在書案旁畫圖紙,我在一旁很新奇地陪著他,然後他用被鉛筆弄髒的手指在我臉上劃下一道黑痕。然後母親用溼紙巾為我擦掉汙漬。但那時的心情儘是明亮的,泛著甜蜜的光芒。
但曾幾何時我開始厭惡上了那一摞摞的圖紙,因為父親每次見到它們的時候眼中泛著熱烈的光芒,我覺得在其中沒有了我的存在,沒有了母親的存在。事實也是如此,在三年前,因為無法忍受深夜才下班的父親,母親和他分居了。她和我都懂,父親是沒有改變的,只是因為研究所這幾年的任務越來越重,身為科系主任的父親自然應該為他熱愛的研究,熱愛的工作付出全部的精力,或者說是沒有從前那樣給予我們更多關懷的精力了。
我知道,母親也知道,當兩人開始相處,開始有了第三個人的存在,生活已經邁上了現實的腳步,不再會有年輕的熱烈。母親覺得只是應該分開好一些。
於是每天做完作業,去母親那裡吃晚飯,順便帶回給父親準備的飯盒。但每次一個人看著空蕩而冰冷而黑暗的家,我總是忍不住的開始產生一絲無法言說的情緒。我這個第三者的存在,意義應該是體諒。理解父親為國家科技的發展做出了多大的貢獻,理解母親漸漸老去而產生的孤獨。這些都是我無法改變的。
有一些落寞地低頭,我不知道現在這樣默契而平靜的生活是否就是以後所有日子的模板。
握筆的手緊了又緊,想做出什麼改變的身子很沉重。身體就像一層包裹著我的東西,似乎有那麼一絲的動作都能打破此時的寧靜。
窗外的夜晚是如此美麗,雖然有無數的高樓,但依然能見到帶著冷色的天空。遠遠的,越來越深,卻在樓頂的那小小一線開始有著一點光亮。我不可避免地想起了母親每天送我離開的時候,遠遠的只有她的房間有著燈光,有一個黑色的影子在注視著我。
心底有軟軟的東西,如果說要拿什麼做比喻的話,就像是破開冰層能用手觸及之下流動的東西,那種感覺,那種久歷冰寒一瞬間的喜悅,那種久在寂寞包裹之中破開裂縫的釋然。
或許我想的太多了。這世界上有那麼多的家人,每一家都有每一家的樣子。我的父親只不過將愛給予了他愛的研究,我的母親依然每天帶著心意做著三個人的飯……這麼大的國家總有我這麼個小家。
生活改變了便改變了吧。有一個人以這個家的名義在為生養他的國家付出回報,在愛情中出生的我應該去溫暖他同樣寂寞的肩背,或許這已經不再堅毅。
站起身,推開椅子,沒有猶豫,也沒有猶豫的必要,我拉開了房門。他望向了我,我深深地陷入了他的雙眸,這雙黑色的眸子一如既往的帶著他特有的溫柔看著我。
我坐在他身邊,手覆上了他的。
「爸,吃完了早點去休息吧。」
其實一直以來我想要的不多,不管生活的模式再怎麼改變,不管這個社會怎麼的進步,能有這麼一對人能在以後的日子中讓我去觸摸,去汲取雙手依然的溫暖。
就像這個夜中,無關大國,只關小家。能看著他們入睡,我已經滿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