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固體電蓄熱式鍋爐上的恆溫出熱風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4-04-12 01:48:05

本實用新型屬於固體電蓄熱式鍋爐設備結構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於固體電蓄熱式鍋爐上的恆溫出熱風裝置。
背景技術:
公知的固體電蓄熱式鍋爐是在國家提倡節能環保、制理大氣汙染、鼓力利用清潔能源及豐谷電價政策的大環境下,應運而生的一種新型熱力源形式。它的工作原理大致是:在設有保溫層的結構內,由循環風機-風道-固體蓄熱體-風道-換熱器(或蒸汽發生器)-風道-循環風機形成一個密閉的循環系統。固體蓄熱體蓄積熱能,由循環風機輸出風力,將固體蓄熱體內蓄積的熱能,經過出風口傳輸給爐外受熱設備換熱器(或蒸汽發生器),通過換熱器把熱風能轉換成熱水能(或蒸氣能)用管道輸送給用戶,用於供暖、生活或工業生產之用。固體電蓄熱式鍋爐一般以一天為一個循環周期。每天晚上利用谷電時間蓄熱8~10個小時,將爐溫蓄至設計溫度800度。原有裝置的換熱器等設備,是在每天早上爐溫800度時開始工作,至晚上爐溫降至200度時結止。換熱器每天周爾復始的在這種變溫工況下工作,對換熱器等設備的耐受性,使用壽命都產生一定的影響。換熱器在高區間工作時易產生局部汽化現象。另外,該系統用於蒸汽輸出時,其穩定性較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於固體電蓄熱式鍋爐上的恆溫出熱風裝置,解決了該領域長期以來只能變溫向換熱器輸出熱風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可以實現在設計溫度範圍內,任意設定能滿足各種熱工工況要求的工作溫度值,恆溫運行。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實用性強,成本低,易於安裝,改裝。
一種用於固體電蓄熱式鍋爐上的恆溫出熱風裝置,包括溫度傳感器、進風管道、換熱器、出風管道、循環風機、減速機、調風門、固體蓄熱體和支路管道。固體蓄熱體的出風口通過出風管道和換熱器的進風口連接,換熱器的出風口和循環風機的進風口連接,循環風機的出風口通過進風管道和固體蓄熱體的進風口連接,其特徵在於:
支路管道設置在進風管道和出風管道之間,支路管道的一端連接在進風管道上,支路管道的另一端連接在出風管道上;溫度傳感器設置在出風管道上且位於支路管道和換熱器的進風口之間;調風門設置在進風管道上且位於支路管道和固體蓄熱體的進風口之間;在減速機的動力輸出軸上裝設主動鏈輪,在調風門的門軸上裝設從動鏈輪,主動鏈輪和從動鏈輪通過鏈條連接;溫度傳感器和減速機通過導線和外設的電控系統計算機連接。
工作原理:支路管道也叫短路風道或低溫風道,它是把經過換熱器換熱後的低溫風直接利用。通過溫度傳感器檢測進入換熱器風的溫度,將信號發送到外設的電控系統計算機,電控系統計算機根據溫度傳感器傳來的溫度信號控制減速機的轉動,從而控制調風門開啟面積的大小。當溫度傳感器檢測溫度過高時,調風門開啟面積較小,風更多的從支路管道向換熱器進風口吹動,使溫度下降。當溫度傳感器檢測溫度過低時,調風門開啟面積較大,風更多的從蓄熱體的出風口向換熱器進風口吹動,使溫度上升。使換熱器進風口始終保持在設定的溫度狀態下。
其優點在於:解決了該領域長期以來只能變溫向換熱器輸出熱風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可以實現在設計溫度範圍內,任意設定能滿足各種熱工工況要求的工作溫度值,恆溫運行。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實用性強,成本低,易於安裝,改裝。本實用新型使系統運行更加平穩可靠,結構更加完善合理,改善了設備的運行工況,提高了設備的使用壽命。在設計範圍內,變不可控溫運行為可控溫運行。變高溫運行為低溫運行。本實用新型突破了爐溫設計不能超過800度的設計頂板,大大拓寬了熱源設計思路,擴展了該項設備的使用空間。能滿足特定用戶的特殊需要。解決了高溫區運行汽化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減速機和調風門的裝配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用於固體電蓄熱式鍋爐上的恆溫出熱風裝置,包括溫度傳感器1、進風管道4、換熱器3、出風管道2、循環風機5、減速機8、調風門6、固體蓄熱體9和支路管道7。固體蓄熱體9的出風口通過出風管道2和換熱器3的進風口連接,換熱器3的出風口和循環風機5的進風口連接,循環風機5的出風口通過進風管道4和固體蓄熱體9的進風口連接,其特徵在於:
支路管道7設置在進風管道4和出風管道2之間,支路管道7的一端連接在進風管道4上,支路管道7的另一端連接在出風管道2上;溫度傳感器1設置在出風管道2上且位於支路管道7和換熱器3的進風口之間;調風門6設置在進風管道4上且位於支路管道7和固體蓄熱體9的進風口之間;在減速機8的動力輸出軸上裝設主動鏈輪11,在調風門6的門軸上裝設從動鏈輪12,主動鏈輪11和從動鏈輪12通過鏈條10連接;溫度傳感器1和減速機8通過導線和外設的電控系統計算機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