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摻雜竹纖維的打包帶的製備方法與流程
2024-04-08 11:16:05 1
本發明屬於包裝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摻雜竹纖維的打包帶的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塑料打包帶以其質輕、比強度大、韌性好、耐腐蝕、耐水、使用方便且色澤鮮豔、美觀等優點,已廣泛應用於電氣、日用百貨、紡織品、家具、書籍等產品的包裝。從目前國內塑料打包帶使用情況來看主要以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和pet等品種為主,其中以聚丙烯塑料打包帶應用最為廣泛,約佔塑料打包帶總用量的90%。由於塑料原料價格的大幅上揚,國內部分打包帶生產企業為了降低成本,即採用廢舊回收pp料或採用包心工藝(即打包帶外層採用回收料,內層用重鈣粉高填充回收料)生產,這種打包帶外觀粗糙、抗斷裂強度非常低、密度大、粘合點強度低。
竹纖維是從自然生長的竹子中提取出的纖維素纖維,竹纖維縱向有橫節,粗細分布很不均勻,纖維表面有無數微細凹槽。橫向為不規則的橢圓形、腰圓形等,內有中腔,橫截面上布滿了大大小小的空隙。
技術實現要素:
解決的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摻雜竹纖維的打包帶的製備方法。
技術方案:一種摻雜竹纖維的打包帶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將竹材粉碎後置於10-15倍重量的1-4wt.%尿素溶液中浸泡,取出,烘乾後依次置於5-10倍重量的10-20v/v%硫酸溶液和3-7倍重量的10-20wt.%氫氧化鈉溶液中浸泡,清水洗淨,得到竹纖維;
步驟2,將步驟1所得竹纖維與丙綸纖維進行開松處理,得到混合纖維;
步驟3,以重量份計,將pp100份、步驟2所得混合纖維10-20份、聚碳酸酯10-20份、微晶纖維素5-12份、碳酸鈣3-6份、偶聯劑4-7份、增塑劑2-5份、抗氧化劑1-3份混合,混合物導入擠出機中擠出,冷卻定型後拉伸得到。
步驟1中竹材粉碎後的粒度為80-100目。
步驟1中在尿素溶液中浸泡的條件為40℃、12h;在硫酸溶液中浸泡的條件為80℃、2h;在氫氧化鈉溶液中浸泡的條件為90℃、2h。
步驟2中竹纖維和丙綸纖維的重量比為2:1。
所述偶聯劑為鈦酸酯偶聯劑。
所述抗氧化劑為抗氧化劑1010和抗氧化劑168按重量比1:1組成的混合物。
有益效果:本發明將竹纖維與丙綸纖維複合填充改性pp,配以微晶纖維素、碳酸鈣和聚碳酸酯,顯著提高了打包帶的斷裂拉力、粘合點強度,降低其斷裂伸長率和偏斜度。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摻雜竹纖維的打包帶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將竹材粉碎後置於10倍重量的4wt.%尿素溶液中浸泡,取出,烘乾後依次置於5倍重量的20v/v%硫酸溶液和3倍重量的20wt.%氫氧化鈉溶液中浸泡,清水洗淨,得到竹纖維;
步驟2,將步驟1所得竹纖維與丙綸纖維進行開松處理,得到混合纖維;
步驟3,以重量份計,將pp100份、步驟2所得混合纖維10份、聚碳酸酯10份、微晶纖維素5份、碳酸鈣3份、偶聯劑4份、增塑劑2份、抗氧化劑1份混合,混合物導入擠出機中擠出,冷卻定型後拉伸得到。
其中,步驟1中竹材粉碎後的粒度為80-100目;步驟1中在尿素溶液中浸泡的條件為40℃、12h;在硫酸溶液中浸泡的條件為80℃、2h;在氫氧化鈉溶液中浸泡的條件為90℃、2h。
步驟2中竹纖維和丙綸纖維的重量比為2:1。
所述偶聯劑為鈦酸酯偶聯劑。
所述抗氧化劑為抗氧化劑1010和抗氧化劑168按重量比1:1組成的混合物。
所得打包帶的斷裂拉力為1.35kn,斷裂伸長率為12.56%,偏斜度在19mm,粘合點強度為1.27kn。
實施例2
一種摻雜竹纖維的打包帶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將竹材粉碎後置於12倍重量的2wt.%尿素溶液中浸泡,取出,烘乾後依次置於7倍重量的15v/v%硫酸溶液和4倍重量的15wt.%氫氧化鈉溶液中浸泡,清水洗淨,得到竹纖維;
步驟2,將步驟1所得竹纖維與丙綸纖維進行開松處理,得到混合纖維;
步驟3,以重量份計,將pp100份、步驟2所得混合纖維13份、聚碳酸酯14份、微晶纖維素7份、碳酸鈣4份、偶聯劑5份、增塑劑4份、抗氧化劑2份混合,混合物導入擠出機中擠出,冷卻定型後拉伸得到。
其中,步驟1中竹材粉碎後的粒度為80-100目;步驟1中在尿素溶液中浸泡的條件為40℃、12h;在硫酸溶液中浸泡的條件為80℃、2h;在氫氧化鈉溶液中浸泡的條件為90℃、2h。
步驟2中竹纖維和丙綸纖維的重量比為2:1。
所述偶聯劑為鈦酸酯偶聯劑。
所述抗氧化劑為抗氧化劑1010和抗氧化劑168按重量比1:1組成的混合物。
所得打包帶的斷裂拉力為1.29kn,斷裂伸長率為11.78%,偏斜度在21mm,粘合點強度為1.31kn。
實施例3
一種摻雜竹纖維的打包帶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將竹材粉碎後置於12倍重量的3wt.%尿素溶液中浸泡,取出,烘乾後依次置於6倍重量的12v/v%硫酸溶液和4倍重量的17wt.%氫氧化鈉溶液中浸泡,清水洗淨,得到竹纖維;
步驟2,將步驟1所得竹纖維與丙綸纖維進行開松處理,得到混合纖維;
步驟3,以重量份計,將pp100份、步驟2所得混合纖維17份、聚碳酸酯16份、微晶纖維素8份、碳酸鈣5份、偶聯劑5份、增塑劑3份、抗氧化劑2份混合,混合物導入擠出機中擠出,冷卻定型後拉伸得到。
其中,步驟1中竹材粉碎後的粒度為80-100目;步驟1中在尿素溶液中浸泡的條件為40℃、12h;在硫酸溶液中浸泡的條件為80℃、2h;在氫氧化鈉溶液中浸泡的條件為90℃、2h。
步驟2中竹纖維和丙綸纖維的重量比為2:1。
所述偶聯劑為鈦酸酯偶聯劑。
所述抗氧化劑為抗氧化劑1010和抗氧化劑168按重量比1:1組成的混合物。
所得打包帶的斷裂拉力為1.42kn,斷裂伸長率為13.82%,偏斜度在17mm,粘合點強度為1.35kn。
實施例4
一種摻雜竹纖維的打包帶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將竹材粉碎後置於15倍重量的1wt.%尿素溶液中浸泡,取出,烘乾後依次置於10倍重量的10v/v%硫酸溶液和7倍重量的10wt.%氫氧化鈉溶液中浸泡,清水洗淨,得到竹纖維;
步驟2,將步驟1所得竹纖維與丙綸纖維進行開松處理,得到混合纖維;
步驟3,以重量份計,將pp100份、步驟2所得混合纖維20份、聚碳酸酯20份、微晶纖維素12份、碳酸鈣6份、偶聯劑7份、增塑劑5份、抗氧化劑3份混合,混合物導入擠出機中擠出,冷卻定型後拉伸得到。
其中,步驟1中竹材粉碎後的粒度為80-100目;步驟1中在尿素溶液中浸泡的條件為40℃、12h;在硫酸溶液中浸泡的條件為80℃、2h;在氫氧化鈉溶液中浸泡的條件為90℃、2h。
步驟2中竹纖維和丙綸纖維的重量比為2:1。
所述偶聯劑為鈦酸酯偶聯劑。
所述抗氧化劑為抗氧化劑1010和抗氧化劑168按重量比1:1組成的混合物。
所得打包帶的斷裂拉力為1.29kn,斷裂伸長率為11.98%,偏斜度在18mm,粘合點強度為1.24k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