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變壓器支撐座的製作方法
2024-04-11 09:25:05 1

本發明涉及電力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變壓器支撐座。
背景技術:
變壓器在工作中由於用電負載工作的原因,其自身往往會產生較大的熱量,所產生的熱量極易造成變壓器絕緣老化,工作效率下降,當所產生的熱量超過變壓器耐熱等級後,極易造成變壓器因高溫而損毀,因此,當前所使用的變壓器自身多具備有冷卻機構,但變壓器自身的冷卻機構工作效率有限且降溫反映速度較慢,無法完全滿足變壓器降溫的需要,同時除自身產生的熱量外,變壓器周邊工作環境溫度也對變壓器自身溫度產生了巨大影響,當環境溫度較高時除進一步增加了變壓器工作溫度外,還同時降低了變壓器自身冷卻機構的工作效率,極易造成變壓器因高溫損毀事故的發生,而目前也有採用在變壓器上安裝散熱風扇的降溫方法,但由於散熱風扇直接安裝在變壓器上,雖然可以起到一定的降溫效果,但降溫效果有限且易對變壓器自身結構造成影響,甚至在諸如大風、下雨等特殊條件下發生變壓器漏電現象,導致變壓器工作安全性較差,無法滿足實際使用的需要,而且傳統的支撐座對不能夠更好的固定變壓器,容易發生傾倒位置偏移等問題,嚴重影響變壓器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變壓器支撐座,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變壓器支撐座,包括底座、連接件、卡塊和出氣管,所述底座的內腔中設有控制器和製冷腔,且製冷腔的兩端分別通過氣體管道連接有鼓風機,所述製冷腔的內腔中設有製冷片,所述製冷腔的上表面與出氣管的一端連接,且出氣管的另一端穿插在底座的外側連接有噴氣口,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兩端分別設有連接件,且連接件之間設有支撐網板,所述支撐網板的下表面安裝有溫度傳感器,所述連接件上設有通氣管道,所述連接件的頂部通過轉軸與卡塊鉸接,且卡塊的上表面兩端分別設有凸體,所述凸體上設有防滑紋,所述卡塊的底部與伸縮杆的一端連接,且伸縮杆的另一端與底座連接,所述控制器分別與伸縮杆、溫度傳感器和鼓風機電性連接。
優選的,所述卡塊的表面設有防滑橡膠墊,且卡塊上均勻設有通孔,且通孔的形狀為圓型。
優選的,所述出氣管等距離設置在底座上,且出氣管上的噴氣口的形狀為等腰梯形,噴氣口的表面設有過濾網。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該發明通過卡塊和連接件不僅能夠很好的自動控制固定變壓器,固定的同時還對變壓器進行同分散熱,固定結實可靠,而且通過支撐網板和各個噴氣口不僅能夠支撐變壓器,還能夠均勻全面的對變壓器進行扇熱,根據溫度傳感器自動控制對變壓器的散熱作用,該裝置可靠有效的降溫工作,降溫效果明顯,且無需對變壓器的結構進行調整,提高了變壓器防漏電性能,提高了變壓器運行的穩定性,延長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卡塊結構圖。
圖中:1底座、2控制器、3連接件、31通氣管道、4卡塊、41通孔、42凸體、43防滑紋、5伸縮杆、6支撐網板、7製冷腔、8噴氣口、9製冷片、10溫度傳感器、11出氣管、12鼓風機。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2,本發明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變壓器支撐座,包括底座1、連接件3、卡塊4和出氣管11,所述底座1的內腔中設有控制器2和製冷腔7,且製冷腔7的兩端分別通過卡塊4的表面設有防滑橡膠墊,且卡塊4上均勻設有通孔41,且通孔41的形狀為圓型,氣體管道連接有鼓風機12,所述製冷腔7的內腔中設有製冷片9,所述製冷腔7的上表面與出氣管11的一端連接,且出氣管11的另一端穿插在底座1的外側連接有噴氣口8,所述底座1的上出氣管11等距離設置在底座1上,且出氣管11上的噴氣口8的形狀為等腰梯形,噴氣口8的表面設有過濾網,表面兩端分別設有連接件3,且連接件3之間設有支撐網板6,所述支撐網板6的下表面安裝有溫度傳感器10,所述連接件3上設有通氣管道31,所述連接件3的頂部通過轉軸與卡塊4鉸接,且卡塊4的上表面兩端分別設有凸體42,所述凸體42上設有防滑紋43,所述卡塊4的底部與伸縮杆5的一端連接,且伸縮杆5的另一端與底座1連接,所述控制器2分別與伸縮杆5、溫度傳感器10和鼓風機12電性連接,當該裝置進行工作時,首先通過申訴杆5能夠自動控制卡塊4對變壓器進行卡緊固定,凸體42上的防滑紋43更好的防止變壓器滑動,把變壓器放置在支撐網板6上,啟動鼓風機12對製冷腔7進行吹氣,通過製冷片9流到出氣管11中的是冷空氣,冷空氣經過噴氣口8對變壓器進行散熱操作,溫度傳感器10把變壓器的散熱情況反饋給控制器2,控制器2控制鼓風機12適時工作,如果溫度不高可以停止鼓風機12工作,節約電量。
儘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實施例,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發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發明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