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纏膜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4-04-15 13:34:05 1
1.本實用新型屬於纏繞拉伸膜設備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纏膜裝置。
背景技術:
2.目前市場上很多纏膜設備在進行圓柱形產品纏膜時,需對圓柱形產品的端面進行完全包裹,現在的方式是採用將產品同時進行水平和軸向旋轉,以實現產品的完全包裹的目的。然而,對於不能進行水平旋轉的產品,這種方式則無法對圓柱形產品的端面進行完全包裹,此時,需通過人工對產品的端面進行包裹,嚴重影響使用的方便性和工作的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和效率高的纏膜裝置。該裝置只需驅動被包裹物進行單一方向旋轉,即可通過控制膜架機構的滑動和擺動來實現對被包裹物的端面進行包裹的目的,能適應各種包裹物的使用要求。
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實現:
5.一種纏膜裝置,包括機架,可旋轉安裝於機架上的轉軸,用於提供膜且將膜纏繞到被包裹物上的膜架機構,用於驅動膜架機構擺動的轉動機構,以及用於驅動轉軸轉動的驅動機構;所述轉軸用於安裝被包裹物,所述膜架機構可滑動安裝於轉動機構上,在膜架機構滑動被包裹物的兩端位置時,所述轉動機構驅動膜架機構向被包裹物方向擺動。
6.作為一種優選的方案,所述轉動機構包括可擺動安裝於機架上的導軌,可滑動安裝於導軌上的滑塊,以及用於驅動導軌擺動的第一電機;所述膜架機構安裝於滑塊上。
7.作為一種優選的方案,所述導軌的兩端設有限位開關,在膜架機構與限位開關碰撞時,第一電機驅動導軌和膜架機構在導軌與轉軸形成的平面內擺動。
8.作為一種優選的方案,所述膜架機構包括安裝於滑塊上的膜架,以及用於驅動膜架在導軌上滑動的第二電機;所述膜架輸出的膜纏繞在被包裹物上。
9.作為一種優選的方案,所述膜架機構還包括用於對膜架輸出的膜進行張緊的張緊機構。
10.作為一種優選的方案,所述驅動機構包括第三電機和減速器,第三電機通過減速器與轉軸連接。
11.作為一種優選的方案,所述第一電機、第二電機和第三電機與控制器電連接。
12.作為一種優選的方案,所述第一電機為伸縮電機或氣缸。
13.作為一種優選的方案,所述第二電機為步進電機。
14.作為一種優選的方案,所述控制器為單片機或plc。
15.與現有的技術對比,本實用新型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6.1.本實用新型在纏膜工作過程中,驅動機構驅動轉軸帶動被包裹物旋轉,同時膜架機構在機架上沿著被包裹物的長度方向滑動,使得膜架機構輸出的膜能不斷包裹住被包裹物的外表面;當膜架機構滑動到被包裹物的一端位置時,轉動機構驅動膜架機構的被包
裹物方向反覆擺動,使得膜能夠完全貼合和包裹到被包裹物的端面,從而實現對被包裹物的端面進行包裹的目的。
17.2.本實用新型結構只需驅動被包裹物進行單一方向旋轉,即可通過控制膜架機構的滑動和擺動來實現對被包裹物的端面進行包裹的目的,能適應各種包裹物的使用要求,結構設計巧妙,且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和效率高。
18.3.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導軌的兩端設置限位開關,可以通過單片機或plc對轉動機構的工作狀態進行自動化控制,實現智能化纏膜的工作,提高工作的速度和效率。
附圖說明
19.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20.圖1是本實用新型纏膜裝置的前面的結構示意圖。
21.圖2是本實用新型纏膜裝置的控制流程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22.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內容,但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若未特別指明,實施例中所用的技術手段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熟知的常規手段。除非特別說明,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方法和設備為本技術領域常規方法和設備。
23.實施例
24.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涉及纏膜裝置,包括機架1,可旋轉安裝於機架1上的轉軸2,用於提供膜且將膜纏繞到被包裹物10上的膜架機構3,用於驅動膜架機構3擺動的轉動機構,以及用於驅動轉軸2轉動的驅動機構;所述轉軸2用於安裝被包裹物10,所述膜架機構3可滑動安裝於轉動機構上,在膜架機構3滑動被包裹物10的兩端位置時,所述轉動機構驅動膜架機構3向被包裹物10方向擺動。
25.在纏膜工作過程中,驅動機構驅動轉軸2帶動被包裹物10旋轉,同時膜架機構3在機架1上沿著被包裹物10的長度方向滑動,使得膜架機構3輸出的膜能不斷包裹住被包裹物10的外表面;當膜架機構3滑動到被包裹物10的一端位置時,轉動機構驅動膜架機構3的被包裹物10方向擺動並反覆擺動,使得膜能夠完全貼合和包裹到被包裹物10的端面,從而實現對被包裹物10的端面進行包裹的目的。本結構只需驅動被包裹物10進行單一方向旋轉,即可通過控制膜架機構3的滑動和擺動來實現對被包裹物10的端面進行包裹的目的,能適應各種包裹物的使用要求,結構設計巧妙,且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和效率高。
26.所述轉動機構包括可擺動安裝於機架1上的導軌4,可滑動安裝於導軌4上的滑塊,以及用於驅動導軌4擺動的第一電機;所述膜架機構3安裝於滑塊上。膜架機構3可以通過滑塊沿著導軌4的長度方向滑動。當膜架機構3滑動到被包裹物10的端面附近時,第一電機驅動導軌4向被包裹物10方向(導軌4與轉軸2形成的平面內)擺動;此時,膜與被包裹物10的端面之間具有一定的夾角,並且膜逐漸貼近被包裹物10的端面的中心,從而實現對被包裹物10的端面進行包裹的功能。
27.所述導軌4的兩端設有限位開關,在膜架機構3與限位開關碰撞時,第一電機驅動導軌4和膜架機構3在導軌4與轉軸2形成的平面內擺動。通過在導軌4的兩端設置限位開關,可以通過單片機或plc對轉動機構的工作狀態進行自動化控制,實現智能化纏膜的工作,提高工作的速度和效率。
28.所述膜架機構3包括安裝於滑塊上的膜架31,以及用於驅動膜架31在導軌4上滑動的第二電機;所述膜架31輸出的膜纏繞在被包裹物10上。第二電機控制膜架31滑動到導軌4上的相應位置,從而實現對被包裹物10的外圓周面進行包裹的功能和目的。並且當第二電機驅動膜架31滑動到被包裹物10的端面的附近時,控制器啟動第一電機工作而驅動膜架31向被包裹物10的端面方向擺動,然後再控制第一電機驅動膜架31反覆擺動而對被包裹物10的端進行完全包裹。
29.所述膜架機構3還包括用於對膜架31輸出的膜進行張緊的張緊機構。張緊機構能對膜施加一定的壓力,使得膜一直保持張緊的狀態,從而保證膜能夠與被包裹物10完全貼合。
30.所述驅動機構包括第三電機和減速器,第三電機通過減速器與轉軸2連接。所述第一電機、第二電機和第三電機與控制器電連接。所述控制器為單片機或plc。
31.所述第一電機為步進電機。當然,第一電機也可以採用伺服電機。
32.所述第二電機為伸縮電機或氣缸。當然,第二電機也可以採用液壓缸。第二電機的活塞杆與膜架連接。通過控制器控制第二電機的活塞杆伸出或縮回能控制膜架31滑動到導軌4上的相應位置,從而實現對被包裹物10的外圓周面進行包裹的功能和目的。
33.應用例
34.以下對被包裹物10採用棉卷進行具體舉例說明如下:
35.如圖1和圖2所示,當被包裹物10為棉卷時,在轉軸2旋轉過程中,膜架首先運行到棉卷中間,進行纏繞幾圈後,往左運行到端部附近,開始擺動膜架上下旋轉到一定角度,使得膜能夠完全貼合到端面,完成後繼續運行到右邊端部附近,開始擺動膜架上下旋轉到一定角度,使得膜能夠完全貼合到端面,即可完成膜的包裝工作。
36.在纏膜工作運行過程中,人工輸入相應的產品厚度、長度和幅寬,plc自動算出直徑大小,控制膜架左右行走速度,在膜架運行到左端面時,碰到限位開關時,開始逆時針上下擺動一定角度,這個角度與棉卷徑向在10~45度之間,在棉卷不停轉動過程中,擺動次數在1~10之間。同理,在膜架運行到右端面時,碰到限位開關時,開始順時針上下擺動一定角度,這個角度與棉卷徑向在10~45度之間,在棉卷不停旋轉過程中,擺動次數在1~10之間。
37.上述實施例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並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實質與原理下所作的改變、修飾、替代、組合和簡化,均應為等效的置換方式,都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