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橋梁建築用鋼結構節點快速連接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4-04-14 23:08:05 1
1.本發明涉及橋梁鋼結構連接件安裝工裝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橋梁建築用鋼結構節點快速連接裝置。
背景技術:
2.橋梁鋼結構件採用鉚接螺栓結構進行固定時,受限於橋梁結構的安裝環境,及鋼結構件的異形安裝環境,在將鋼結構件定位完成並進行鉚接螺栓件的對接時,操作人員需要藉助相應的施工設備移動至安裝位進行作業,且此作業大多為高空特種作業,這就使得操作人員需要時刻注意自身的作業安全,從而使得在進行安裝時無法投入全部注意力,而通過鉚接螺栓進行鋼結構的安裝作業時,鉚接螺栓件的對接及旋緊是最重要的作業流程,對此,現需要進行相應工裝的開發,便於利用鉚接螺栓進行鋼結構件的連接安裝。
技術實現要素:
3.本發明的目的在於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種橋梁建築用鋼結構節點快速連接裝置,其採用預製收納的方式進行鉚接螺栓件的安裝,從而實現在吊裝鋼結構件至安裝工位時,即將鉚接螺栓同時帶動至安裝位進行定位,從而省略了鋼結構安裝時人工定位鉚接螺栓的工作流程,進而安裝工只需在安裝位處釋放鉚接螺栓並進行擰緊操作即可。
4.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了下列技術方案:
5.它包含:
6.安裝件,所述的安裝件設置在鋼結構件上;
7.套筒,所述的套筒穿置在安裝件上,套筒內設置有鉚接螺栓;
8.在使用時,當涉及兩個鋼結構件之間通過螺栓鉚接固定時,取兩個安裝件為一組相配合使用,將兩個安裝件分別固定在兩個鋼結構件上,並使得安裝件與鋼結構件上的預製螺栓孔對齊,將鉚接螺栓的螺杆置入一個套筒內,並將該套筒與對應的安裝件對接,將鉚接螺栓的螺母置入另一個套筒內,並將該套筒與對應的安裝件對接,接著在將鋼結構件移動至安裝位後,螺杆伸出套筒並穿過螺栓孔後與螺母對接,此時旋轉套筒,進而使得螺杆與螺母旋轉鉚緊即完成安裝。
9.優選地,所述的套筒的截面形狀為正六邊形,套筒內腔的截面形狀為正六邊形。
10.優選地,所述的安裝件包含:
11.底座,所述的底座設置在鋼結構件上;
12.導向套,所述的導向套活動套設在套筒上;
13.支撐環,所述的支撐環套設固定在導向套的外壁上;
14.支撐架,所述的支撐架為數個,且等角度設置在導向套的側方,支撐架固定設置在底座上,且支撐架面嚮導向套一側的壁上開設有弧形槽,支撐環滑動設置在弧形槽內;
15.在使用時,底座安裝在鋼結構件上,且使得導向套與鋼結構件上的鉚接孔對齊,在
將螺杆、螺母置入套筒內後,將套筒穿置在導向套內,在將鋼結構件移動至安裝位,且螺杆與螺母對接後,旋轉套筒進行螺杆、螺母的連接旋緊,此時套筒帶動導向套旋轉,導向套通過支撐環在支撐架的弧形槽內導向滑動。
16.優選地,所述的套筒內設置有彈簧,彈簧的一端固定設置在套筒遠離套筒的埠一側的壁上,彈簧的另一端活動設置。
17.優選地,所述的套筒的側板上開設有穿孔,套筒的外側壁上固定設置有彈性片,彈性片上固定設置有支撐斜楔,支撐斜楔穿置在穿孔內。
18.優選地,所述的套筒的外側壁上開設有槽孔,且槽孔設置在導向套與底座之間,槽孔內設置有限位彈片,限位彈片伸出槽孔設置,且限位彈片活動抵設在導向套上。
19.優選地,所述的支撐環的表面上開設有單向齒槽,其中一個支撐架上設置有自回彈棘爪,自回彈棘爪與支撐環上的單向齒槽相嚙合設置。
20.優選地,所述的套筒的外側壁上固定設置有限位板。
2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22.1、利用套筒實現對鉚接螺栓的收納,進而實現在安裝鋼結構件時通過套筒進行鉚接螺栓的定位預安裝,進而在移動鋼結構件進行定位時即同時完成鉚接螺栓的定位,從而在鋼結構件定位完成後,直接進行鉚接螺栓的旋緊操作即可;
23.2、鋼結構件上設置底座,進而基於底座安裝支撐架及導向套等結構,進而通過導向套實現對套筒的下午內導向,以實現套筒與鋼結構件上鉚接孔的定位,最終實現鉚接螺栓的預安裝。
附圖說明
24.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25.圖2是圖1的左前側視圖。
26.圖3是本發明中彈性片、支撐斜楔的結構示意圖。
27.圖4是圖2的前視圖。
28.圖5是圖3的前視圖。
29.圖6是圖2的俯視圖。
30.附圖標記說明:
31.安裝件1、底座1-1、導向套1-2、支撐架1-3、支撐環1-4、套筒2、彈簧3、穿孔4、彈性片5、支撐斜楔6、槽孔7、限位彈片8、單向齒槽9、自回彈棘爪10、限位板11。
具體實施方式
32.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描述中的優選實施例只作為舉例,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33.實施例:
34.如圖1-6所示,本實施例包含:
35.安裝件1,所述的安裝件1設置在鋼結構件上;
36.所述的安裝件1包含:
37.底座1-1,所述的底座1-1設置在鋼結構件上,底座1-1上開口設置,底座1-1上的開口與鋼結構件上的鉚接孔貫通設置;
38.支撐架1-3,所述的支撐架1-3為兩個,且等角度分布於底座1-1上開口的側方,支撐架1-3固定設置在底座1-1上,支撐架1-3上開設有弧形槽,且弧形槽的端頭開口設置;
39.導向套1-2,所述的導向套1-2設置在上述數個支撐架1-3之間;
40.支撐環1-4,所述的支撐環1-4固定設置在導向套1-2的外側壁上,支撐環1-4滑動設置在支撐架1-3上的弧形槽內;
41.套筒2,所述的套筒2活動穿置在導向套1-2內,套筒2內設置有鉚接螺栓;
42.套筒2的截面形狀為正六邊形,進而套筒2適配內六角扳手工具,套筒2內腔的截面形狀為正六邊形,進而套筒2適配鉚接螺栓的螺杆螺帽及螺母的形狀,實現將鉚接螺栓置入套筒2內後對鉚接螺栓的限位導向;
43.彈簧3,所述的彈簧3設置在套筒2的內腔內,且彈簧3的一端固定設置在套筒2的內腔壁上,彈簧3的另一端活動設置,在將鉚接螺栓件置入套筒2內時,抵住彈簧3壓緊,進而在工件進入安裝位時通過彈簧3將鉚接螺栓件推出;
44.彈性片5,所述的彈性片5固定設置在套筒2的外側壁上;
45.支撐斜楔6,所述的支撐斜楔6固定設置在彈性片5上,套筒2的側板上開設有穿孔4,支撐斜楔6穿過穿孔4後設置在套筒2的內腔內;
46.在將鉚接螺栓置入套筒2內,且將彈簧3壓緊時,推動支撐斜楔6側翼並復位,進而通過支撐斜楔6撐住鉚接螺栓件,進而保持彈簧3壓緊,在釋放鉚接螺栓件時,通過扳動彈性片5將支撐斜楔6側移即可;
47.限位彈片8,所述套筒2的外壁上開設有槽孔7,限位彈片8固定設置在槽孔7內,限位彈片8為拱形設置,且限位彈片8的拱形段伸出槽孔7;
48.在將套筒2插設在導向套1-2內時,限位彈片8置於導向套1-2與底座1-1之間對套筒2進行限位,在拔插套筒2時,限位彈片8受導向套1-2內壁的擠壓收入槽孔7內;
49.限位板11,所述的限位板11固定設置在套筒2的外壁上,進而在通過扳手工件旋轉套筒2時,通過限位板11對扳手工件進行支撐限位,以保證工件的正常工作;
50.自回彈棘爪10,所述的自回彈棘爪10設置在支撐架1-3上,支撐環1-4的側壁上開設有單向齒槽9,自回彈棘爪10與單向齒槽9相互嚙合設置,進而實現支撐環1-4、導向套1-2的順時針單向自由活動,即正螺紋旋緊動作的自由活動;
51.自回彈棘爪10採用傳統的單向棘輪棘爪結構,將棘爪通過轉軸旋設在支撐架1-3上,並在轉軸上配合設置扭簧,進而通過扭簧結構對棘爪結構實現支撐,實現棘爪結構的可活動及復位支撐。
52.採用本發明公開的技術方案後,能夠實現:
53.在使用本裝置時,以使用螺杆、螺帽的鉚接螺栓結構對兩個鋼結構件之間進行鉚接安裝為例:
54.取兩組本裝置分別固定安裝在兩個鋼結構件上,底座1-1固定設置在鋼結構件上,底座1-1與鋼結構件之間的安裝可採用可拆卸安裝結構或是不可拆卸安裝結構,進而本裝置可作為半永固件留置在鋼結構件上,本裝置僅作為在安裝鋼結構件時對鉚接螺栓的臨時收納、定位工作及旋緊鉚接螺栓時的支持工作,本裝置不作為鋼結構件連接後的結構強度
支撐;
55.將螺栓結構塞入套筒2內並將彈簧3抵緊,進而通過支撐斜楔6對螺栓進行限位,將套筒2插入導向套1-2內,將鋼結構件移動至正確的安裝位,進而鋼結構件上的鉚接孔對齊,扳動彈性片5以帶動支撐斜楔6側向移開,進而彈簧3推動螺栓伸出套筒2,此時實現螺杆、螺母的對接,接著通過工具帶動套筒2旋轉,套筒2帶動螺栓旋轉,進而實現螺杆、螺母的旋緊。
56.採用上述的技術方案,能夠達到的技術優勢如下:
57.1、利用套筒2實現對鉚接螺栓的收納,進而實現在安裝鋼結構件時通過套筒2進行鉚接螺栓的定位預安裝,進而在移動鋼結構件進行定位時即同時完成鉚接螺栓的定位,從而在鋼結構件定位完成後,直接進行鉚接螺栓的旋緊操作即可;
58.2、鋼結構件上設置底座1-1,進而基於底座1-1安裝支撐架1-3及導向套1-2等結構,進而通過導向套1-2實現對套筒2的下午內導向,以實現套筒2與鋼結構件上鉚接孔的定位,最終實現鉚接螺栓的預安裝。
59.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部分技術特徵的等同替換,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