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美德的400字作文
2024-06-19 13:20:06 1
一:美德
大家一起分享快樂有一種快樂叫美德。我有一個要好的朋友叫張鶴逸。
我認為她是一個優秀的小女孩。由其是她知道快樂要和大家一起分享。再加上各方面的才華,我感覺她簡直是太幫了。
她是我們原來三年級八班的同學,因為習慣很好,所以學習成績也班裡的前幾名。
一次,她用自己的零花錢,買了一本好看的公主童話,自己很珍惜這本書。看完了之後,她想:買那麼多的書是浪費,不如我來辦一個小小的圖書角,把我多年存的書帶到學校來,讓大家輪流看。這樣既不用花錢,又可以讓大家都看上書。第二天,她真的把自己的圖書帶來了,辦了一個小小的圖書角。起初只有兩三個人,但是,慢慢地越來越多的同學來看書。不知哪個同學提建議說:「光看別人的書不行,咱們把自己的書也帶來和大家一起分享。」這個建議爭得了班裡多數同學的贊同,大家都紛紛把自己好看的書籍貢獻了出來。最後,我們班裡的圖書角越來越紅火,大家看書的勁頭也越來越起勁了。
通過這件有意義的事情,我知道了,快樂要和大家一起分享,你才會覺得更加快樂。
二:文明美德
當今的人們已經開始注視到了中國的文明素質,所有的人都在改變,不論大人還是小孩都在改變。
有一件事那是幾年前的事有人在國外看到了一個故事講了有一個中國人在國外的動物園看到了一個人再插注意牌前幾條都用的是別的國家語言而最多的那幾條是用中文寫的那人問他為什麼要這麼寫他答道因為只有中國人才能犯那上寫著的是不要踩草坪不要亂扔垃圾和隨地吐痰。
再講一件事前幾天在公園玩時看到了這樣一幕那是一家當時他們剛吃完香蕉小孩隨手就要扔而媽媽卻阻止了說道:「我們應該把香蕉皮扔在垃圾桶裡。」雖然這只是一件小事但是它和上一條就行成了鮮明的對比。
當以上的事件發生很多次後中國人終於被提醒為什麼會被外國人收購一次性筷子為什麼中國人和日本人差別很大各種各樣的事都能體現出現在中國的進步讓我們生長在充滿文明和美德的世界中生活人們開始栽樹保護土地不會在大量開採石礦可是還有違法的人但我相信一定能制裁好這些壞人。
三:沉默是一種美德
「沉默是金」——這是中國幾千年來聰明的人民的智慧結晶。你知道嗎?沉默也是一種美德。
或許,青春期的我們還不懂沉默,甚至說青春期不是沉默的季節,這樣的花樣雨季,有誰願意讓沉默讓其變得暗淡?其實,這也象徵著我們還不夠成熟,還不會靜下心思考,還不會試著去認識生活……沉默不是沒有主見,是為了更好地認識自己;沉默不是碌碌無為,是為了厚積薄發……
當一次考試失利,不一味地哭泣,坐下來總結失敗原因,這時你就便是在沉默;當你考試優異,不一味地狂歡,靜下來迎接下次考試,這時你便是在沉默。
學會沉默,用一顆平常心去看這世界。這看似容易,做起來就難了。青春期的我們哪個不是風風火火?且不說沉默,就是靜下心來都是很難的。很多人認為,只要長大後就會試著去思考,就會學會沉默。其實不然,難道小時候你不需要思考嗎?你的心永遠都火熱嗎?
沉默是一種美德,更是一門學問,要真正領悟到沉默的意義是什麼,那就要用一雙慧眼更透徹地看清生活,用堅韌不拔的毅力攻克一道道難關,學會思考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四:感恩是一種美德
我們向父母感恩,感恩他們給了我們軀體與靈魂;我們向師友感恩,感恩他們給了我們知識與友誼;我們向天地感恩,感恩它們給了我們空氣與土地……
古人云: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我們是這個社會的一員,隨時接受著別人的幫助與鼓勵,人與人之間有一張大網,她將在世界各地的人們緊密地結合起來。
相比之下,現在有的人往往以自己為中心,作為支配自己行為的內在動力。他們一意孤行,所有的成就自己享。我們不得不佩服這種「好漢」精神。要知道,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水滸傳》中有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才有梁山泊「替天行道」的忠義大旗;楊麗萍的《雀之靈》有幾百個動作,可是幕後又有多少無名英雄呢?如果大家只逞個人英雄主義,不互相感謝,互相鼓勵,那麼整個社會不就成了一攤散沙了嗎?
感恩是一束陽光,可消融彼此間的猜疑積怨;感恩是一座橋梁,可將彼此的心靈溝通;感恩是一種鎮靜劑,可使人在眾多的紛擾中恪守平靜;感恩是一種潤滑劑,可消除人與人之間的摩擦……
感恩是有教養的一種標誌,也是一種風度,一種美德。只要人人都學會感恩,世界就會充滿陽光!
五:銘記傳統美德
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燦爛瑰寶。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多少文人墨客的筆跡,留下了多少為祖國的安危奉獻自己鮮血的英雄。尊老愛幼,誠實守信,自強不息等中華美德在世界廣為流傳。
中國驕子,把熱愛祖國,深深的印在骨子裡。我們難忘記嶽飛「精忠報國」濃鬱的愛國之情;難忘記周總理「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良苦用心;難忘記毛主席「今日中國在我少年」的豪言;難忘記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愛國之心……
一個18歲的陽光少年,被確診為先天性進行性肌。當他生命進入倒計時,他毅然決定和父親踏上「感恩之路」。如今,他們已走過了82個城市,行程了1萬多公裡,當面向曾經給予他們幫助的好心人當面道了謝。他還說:「如果有一天他離開了人事,他將把他的眼角膜捐給需要的人」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這個陽光少年正在用自己的行動回報著社會,回報著幫助他的人。
他們或者自己,用行動譜寫了一首首感動之歌。
他們的行動也告訴我們,每個人應但當的社會責任,和我們應盡的義務。
繼承中華美德,發揚民族精神。它,需要我們靜靜的聆聽,細細的品味,需要我們永遠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