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苦非苦
2024-06-02 15:11:06 1
什麼是「苦」?作為初中生,本人雖不敢說「少年嘗遍『苦』滋味」,卻實實在在地與「苦」共度了十幾個春秋,對「苦」有著真切的體驗,
10歲前,我常常患感冒:輕則氣管炎,重則肺炎,打點滴、喝中藥。吃麥迪黴素,我受盡了病痛帶來的苦!
小學高年級,我身體強壯了些,不再常打針、吃藥。但無情的病魔奪去了媽媽的生命,12歲的我就成了幹家務的主角:煮飯做菜、餵豬養雞、縫補洗涮。雖然爸爸也常幫我幹一些,但大男人畢竟心粗,加之給媽媽治病已讓我家債臺高築,沉重的經濟壓力、生活負擔已使他力不從心、自顧不暇了。我一邊理家,一邊求學,一邊思念媽媽,一邊可憐爸爸……生活的艱辛,怎一「苦」字了得!
升入初中,我寄宿在外。飲食上,別人三元錢買一個菜吃一頓,我則一元錢買三個菜吃一天;學習上,基礎好的同學兩遍三遍也就會了,而基礎差的我四遍五遍還是水月鏡花……生活中充滿著各種苦,學習上的苦,憂慮前途之苦,自慚形穢之苦,牽掛爸爸之苦……「苦」,如影隨形,始終構築著我的人生體驗。因而,不論「苦」是名詞還是動詞或者是形容詞,都令我深惡痛絕。
俗話說:「最關注的莫過於鍾愛的或憎恨的。」我恨透了「苦」這一魔鬼,同時也最關注它。我曾多次仔細地察看「苦」字,它上邊是「草」,頭,中間是「草根」——「十」,下邊是「口」。它使我產生這樣的聯想:如果沒有可口的東西吃,只能咀嚼草根度日,那便是「苦」。我先是為自己的發現而驚喜,之後便釋然。甚至以往種種的「苦」也不再那麼隱隱作痛。又一個星期天,我在宿舍一覺醒來,隨手翻開劉基的《苦齋記》看,不料我把書拿倒了,於是映在眼中的是個倒立的「苦」——上邊「口」,下邊卻是「花卉」之「卉」……啊!我不禁為「苦」字結構的奇特及其深刻寓意而驚嘆:正看是「口」吃「草根」,倒看是「口」吃「花卉」。「苦」亦「非苦」,見仁見智,關鍵在你如何來看待!
「苦」令我醍醐灌頂,久蟄的心醒了:苦並不可怕,不論是先前的。還是今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