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世界人口日的作文
2024-06-04 15:54:06 2
導語:世界人口日的由來和世界人口的發展歷程,小編整理世界人口日的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世界人口日的發展
聯合國人口基金會1999年初公布的統計數字向人們展示了全球人口增長的歷程:1804年世界人口只有10億,1927年增長到20億,1960年達到30億,1975年達到40億,1987年上升到50億,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達到60億。人口問題越來越引起國際社會的重視。從1954年起,聯合國幾次召開世界性人口會議。
1994年9月5日至13日在開羅召開的第三次國際人口與發展會議,來自182個國家和地區的15000多名代表參加了會議。這次會議第一次將人口問題與可持續發展聯繫起來。會議最後通過了《行動綱領》,呼籲各國加強在人口與發展領域的合作,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
1999年6月30日至7月2日聯合國召開人口和發展特別會議,再次從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認識解決人口問題的重要性。據聯合國人口基金會1995年7月11日在倫敦發表的世界人口報告說,1995年世界人口總人數為57億。文盲為9。6億,其中2/3是婦女,1。3億為兒童。據推測,全球每年增加人口數量將保持在8600萬以上。到20xx年世界人口將達71─78億,到2025年將超過80億,到2050年將達到94億。據科學家的分析,到2080年世界人口將達到頂峰,為106億,在此後將逐漸下降,到21世紀末降至103。5億。
為了進一步喚起全民對人口問題的高度重視。中央8個部門和北京市政府於1995年2月14日在人民大會堂聯合召開了「中國12億人口日」大會,以樹立計劃生育工作緊迫感,從而實現到20世紀末將中國人口控制在13億的戰略目標。據統計,1949~1964年,15年間我國人口由5億增加到7億,每增加1億人口要用7年半時間。而1964~1974年,10年間由7億增至9億,每增加1億人口縮短為5年。痛切的反省,使中國走上計劃生育之路。
1978年2月,我國政府將計劃生育政策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之中。從1974年到1995年的21年間,人口在巨大的慣性下增加了3億,每增加1億人口所用的時間又延長至7年。從1970年至今,中國少增加3億人口,現在人口出生率穩定在2%以下,並且在不斷下降,按國際通用標準,中國已屬於低生率國家。
如果不實行計劃生育,按1973年中國生育水平來推算,早在1986年和1994年,人口就分別達到了12億和15億。正是對人類自我再生產的「理性革命」,使中國「11億人口日」推遲了5年,「12億人口日」推遲了9年。中國人口出生率和增長率的逐步下降受到全球的重視。由於中國計劃生育成就巨大,成功地將亞洲30億人口日推遲了3年,將世界50億人口日推遲了2年。中國的人口政策和成就,促進了原來不重視計劃生育的一些國家政府,使其認識有所改變。中國的人口政策產生了深遠的國際影響。
第二篇:中國人口問題
「你如果要體會什麼是沮喪,你就在春節前後到北京或廣州的火車站去看看。一張張愴惶的臉在人群中湧動。你這時才知道了一個民族的傷口在哪裡。」剛分到國家計生委的研究生小M對幾位作家這樣描述。他工作的國家計生委在二十年中使中國少生了5個億,這個數字推遲了災難降臨中國大陸。但他們要忍受很多來自國際上的譴責以及國內的不理解、甚至基層工作人員被暴力侵害。而且這個單位一直被忽視……
人口災難是否會降臨,我們不得而知。我們只知道未來一個世紀中國大陸最大的問題(比環境、****、經濟、教育更嚴峻)是人口問題。
大陸老農窮貧到極點卻不忘生孩子
「你猜我們家的保姆家裡有幾個小孩,你保準猜不著,她兄弟姐妹9個。」女作家項小米對我嘆道:「太可怕了!他們陝西那什麼縣,普遍如此,都是七八個孩子。沒活幹,沒田種,樹全砍禿了,地慢慢變成沙漠,這些人要吃飯,就都跑到城裡。把城裡弄的髒亂差,犯罪率激升。就衝這我也要把我女兒送到美國……」
記者在近一兩年中發現,這種一家生五六個、七八個的現象在大陸許多地方
相當普遍。計劃生育的國策,各地執行是很彈性的,有的地方甚至變成幹部斂錢的工具,你不是要生嗎?拿錢來。
實際上,獨生子女政策已經成為汪洋大海中的城市孤島的一塊招牌。
記者幾年前到國家貧困縣山西大寧採訪扶貧款被貪汙案時,曾到一個家徒四壁的山民家裡走訪,這家主人,一個四五十歲的低矮老農,連遭不幸,不僅被幹部用他的名字領扶貧款,卻分文沒給他,最小的男孩子還被山草中的蛇咬傷,性命垂危。當我們走進他山坳中的窯洞時,他哭了起來,我們力所能及地給了他一點資助,他撲通跪在地上以表感激。當知道他有多少孩子時,我們幾個人都大吃一驚,八個。
這完全出乎我們的意料,多年來計劃生育大好形勢的宣傳,使我們覺得農村最多能生兩個,即使那些一味抗法、被扒屋毀灶的人,也只能有三到四個孩子。
而八個是什麼數字?那是比1949年前還多的一個數字。也可能這些家庭比起1949年前,住房改善不大、食物夠吃了但質量沒好多少,但抗生素等類藥品的普及確實使死嬰現象少多了。1949年以前,一個農民家庭也能生很多孩子,但最終成活的只有一半強。所以雖然現在有計劃生育的約束,農村人口還是猛增。
記者到陝西靖邊採訪時,發現那裡的農民雖然被各種雜稅弄得苦不堪言,而且土地日益乾旱和荒漠化,生活很艱難,同樣也生很多孩子。一個家庭有四五個孩子是很普通的,甚至是數量最少的。
一位女記者在山西大寧縣一個很窮的山村金疙瘩村採訪時,發現那裡農民平均六個孩子。一個五六歲的小女孩告訴她,她有四個哥哥和一個妹妹。有人指著另一個紅衣女孩說:「這孩子的父親弟兄三個,每個都有六個孩子。」女記者了解到,金疙瘩村幾乎沒有三胎的,大多是五、六胎,最多的一家七胎,且大部分家中有二、三個男孩。
在連吃水都困難的地方,卻要生那麼多的孩子,他們一起向大地索要,於是大地更加貧困和病態。
貧窮、愚昧、受欺壓,生孩子,這四者是緊密相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