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簡介:東漢末年謀士,曹操最信任的人(38歲早逝)
2024-07-06 06:44:47 1
熟讀《三國演義》的朋友,對郭嘉肯定不陌生,他曾是曹操最信任的謀士,能力極強,是當時所有謀士中的佼佼者,可惜38歲英年早逝。郭嘉死後一年,曹操就兵敗於赤壁,從此天下三分,這也令許多讀者感慨,如果郭嘉不死,曹操可能早就平定了天下,接下來就隨小編一起去了解看看。
一、郭嘉簡介
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東漢末年曹操之首,有「才策謀略,世之奇士」的稱號。郭嘉最初是袁紹的謀士,後因袁紹思慮多端、不夠果斷,轉投曹操,之後深受曹操信任,並為曹操統一北方做出巨大貢獻,可惜死的早,否則曹操會好過許多!
1、有遠見,會看人
170年,郭嘉出生在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他從小就很聰明,而且很有遠見,預測到漢末天下將大亂,所以20歲後,郭嘉就隱居了。雖然不與世俗交往,但郭嘉並沒有閒著,而是秘密結交英傑,因此當時很多人都不知道他。21歲時,郭嘉投袁紹,但他發現袁紹思慮多端、不夠果斷,想要稱王稱霸很難,更難拯救國家危難,所以就離開了袁紹。
2、投曹操,多謀劃
離開袁紹後,郭嘉一直賦閒了六年。196年,曹操頗為器重的謀士戲志才去世,藉此機會,荀彧將好友郭嘉推薦給了曹操,通過交談,曹操和郭嘉都非常滿意,從此,郭嘉便當上了曹操的軍事參謀—軍師祭酒,為曹操的四方徵戰出謀獻策,忠心效力。
3、立大功,封洧陽亭侯
200年,為了避免將來同袁紹作戰時前後受敵,在郭嘉的建議下,曹操先東徵打破劉備,俘虜了劉備的妻子,擒了關羽。之後趁袁紹沒有反應過來,在官渡展開決戰,結果大家都知道,曹操率關羽、張遼等人,以少勝多戰勝袁紹,官渡之戰也被後世認為是以少勝多的4大著名戰役之一。
202年,官渡之戰失敗的袁紹病逝,曹操進攻袁紹的兩個兒子,連戰連捷,本想乘勝追擊,但郭嘉認為二袁(袁譚、袁尚)有矛盾,日後必然反目,所以建議曹操假裝攻擊劉表,以待其變。結果如郭嘉所料,袁軍很快就發生兵變,曹操乘機回軍北上,將袁譚、袁尚各個擊破。204年,郭嘉被封為洧陽亭侯,205年,在郭嘉的建議下,曹操招募重用青、冀、幽、並四州名士,收附民心,徹底鞏固控制抵禦。
二、郭嘉怎麼死的
郭嘉是病死的,只活了38歲,屬於英年早逝。207年,袁尚、袁熙逃入烏桓,即今遼寧錦州一帶,對此郭嘉認為,袁紹對胡人有恩,如果袁尚還活著,他們一定幫忙,遲早是隱患。在郭嘉的建議下,曹操徵伐烏丸,但在途中,因為急行軍,再加上天氣惡劣,水土不服,郭嘉患疾病去世。
三、郭嘉如果不死會怎麼樣
郭嘉死後一年,曹操就敗於赤壁之戰,此戰奠定了三國鼎立的雛型。對此,很多人好奇郭嘉如果不死會怎麼樣?其實也很好猜,根據郭嘉的遠見,曹操根本就不會打赤壁之戰,而是像往常一樣集大勢滅敵,比如讓張遼守合肥(陳登配合),曹仁鎮守荊州訓練水師(留下荀攸),讓夏侯淵守涼州,張頜徐晃守雍州,然復產復工,強兵養民,估計等不了幾年,曹操就能率軍把孫權往交州趕,到那時劉備的蜀漢基本不能單獨抵抗曹家,敗走也是註定的,所以最後曹操可能在死前就統一天下了。而且郭嘉會看人,他很早就發現司馬懿絕不如表面表現的那樣忠心,因此在當時,郭嘉是,如果郭嘉不死,司馬懿估計沒好果子吃,司馬建立晉朝那就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