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人生【散文】
2024-07-19 07:04:45
午後的陽光緩緩流動,一捧香茗,任目光輕盈地撫過書頁,心靈在溫暖的空氣中感悟,升華。
讀是感悟。
讀莊子,讀到的是空靈的澄淨,心如澄澈秋水,形若不系之舟,他甘願做一顆守護月亮的樹,他甘願「曳尾於途泥」,為的是守護那純淨的心靈之樹。
讀李白,讀到的是瀟灑與不羈。「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鑄就了他的豪邁與飄逸;「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激蕩著他的自信與博大。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剩下三分化成劍氣,啟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
讀李清照,讀到的是悽婉與哀傷。「花自飄零水自流」是怎樣的一絲惆悵;「梧桐更兼細雨」是怎樣的一縷憂傷;「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是怎樣的一種悲壯;「只恐雙溪蚱蜢舟,載不動,許多愁」又是怎樣的一片斷腸。
「雲邊雁斷胡天月,隴上羊歸塞草茵。」品讀蘇武,讀出的是忠誠,悟出的是偉岸。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品讀譚嗣同,讀出的是正氣,悟出的是堅韌。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品讀林黛玉,讀出的是「半卷湘簾半掩門」的羞澀;讀出的是「口齒噙香對月吟」的悽美;悟出的是「嚴寒雙劍刀相逼」的無奈;悟出的是「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的愁怨。
讀書是感悟,讀人更是感悟。感是「舉手長勞勞,兩情相依依」的微笑;是「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的彷徨。悟是「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的朦朧;是「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的感嘆!
漫漫人生長路,在悠然的午後時光感動,在靜謐的午夜時分流淚,在微明的晨熹微光中徹悟,都不失為美麗。
因為讀書,因為感悟,心靈得以升華,靈魂得以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