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憤怒是一劑良藥
2024-07-26 17:31:46 1
東漢時期,有個太守生病了,感覺到胸悶難耐,請了很多大夫來診治都不見好轉,家人只好請來了當時的名醫華佗來給太守看病。
華佗來到太守的府中,既不詢問病情,也不給太守號脈,只是每天在太守府裡大吃大喝,享用美酒佳餚,招待的稍有不周,就怒目相向,還對太守府裡的人呼來喚去,仿佛他不是來給太守醫病的,而是來太守家享清福的,就這樣一連十幾天,卻始終不提給太守開藥方的事。太守一催促,他便推託說「病情複雜」需要多考慮幾天。這樣又過了十來天,正當太守對這個名醫心生疑慮時,華佗竟不辭而別,走了。更為糟糕的是,他還留下一封信,信中把太守罵得狗血噴頭,太守哪受得了這番責罵,竟然氣得吐起血來。讓人奇怪的是,經過華佗的這麼一番折騰,太守的胸悶病也好了。
原來,華佗早就聽說了太守得的胸悶的病,到了太守的府中,不用「望、聞、問、切」,對太守的病早就瞭然於心,成竹在胸,只需用「憤怒」這幅藥方激怒太守,讓太守胸中鬱結的悶氣吐出來,自然胸悶的病就痊癒了。因此就裝成個騙吃騙喝、不講道義的江湖郎中的樣子,氣得太守怒火中燒、口中吐血正是華佗的一劑藥方,「氣太守吐血」正是治病的良藥。
憤怒是一種不良的習氣,於人於己都沒有好處,就像是一副毒藥。不過,人們常說「是藥三分毒」,「毒」和「藥」相連,就像一把刀的兩面,只要運用恰當,憤怒這副「毒藥」同時也是一劑良藥,可以醫治人們身上的病痛,華佗正是據此治好了太守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