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宇宙速度是什麼?第一宇宙速度的物理意義
2024-06-28 21:55:55 2
導語:第一速度是指從地球發射飛行器的最小速度,也就是7.9 千米/秒,當飛行器達到第一速度時,就會繞著地球做圓周運動,普遍運用於太空飛行器的領域,而飛行速度取決於火箭的噴氣速度和火箭的質量比,下面就和探秘志一起了解下這個詞語的具體含義。
第一宇宙速度具體含義
所謂的第一宇宙速度,主要特指太空飛行器最小發射速度等相關概念,在七大宇宙速度中也有一定的描寫。當一艘太空飛行器用第一宇宙速度在運行的時候,說明這艘太空飛行器是沿著地球的表面運行著的。
第一宇宙速度的原理
假如在地面上網更遠的地方放射炮彈的時候,炮彈速度越快最終飛行距離也會更遠,而炮彈的速度達到了7.9 千米/秒的時候,炮彈就不會掉落在地面上,成功開始圍繞著地球進行圓周運動,這就是所謂的第一宇宙速度了。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高度增加的時候,地球的引力也會下降,這個時候圍繞著地球所需要的飛行速度會降低很多,所有的太空飛行器都會在距離地面很高的大氣層外面飛行,所以嚴格來說速度比第一宇宙速度更低。
第一宇宙速度並不是沒用的概念,在很多方面都可以使用到。比如在太空飛行器方面,也是有一定應用的。當然有人想問了怎樣太空飛行器才可以真正達到宇宙速度呢,飛行速度取決於火箭的噴氣速度和火箭的質量比。
當發動機的噴氣速度越高的時候,火箭的飛行速度也就越高了。而火箭的質量比越大的時候,火箭的速度也會更高。
所謂火箭的質量比主要指的是火箭起飛的時候質量和發動機關機時候的火箭質量比較。所以最終知道一點,火箭質量越大的話,說明結果質量更小而推動劑攜帶更多。
結語:不管是第一宇宙速度也還還是第四宇宙速度、第六宇宙速度之類的,都是天文學中重要概念,更好研究了解有利於天文學方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