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清明節作文【精選】
2024-08-13 19:05:11 1
導語:清明節,是紀念祖先和介子推的日子。不禁讓我想起杜甫的一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小編收集感悟清明節的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感悟清明節
清明節對每個人來講都有不同的意義,讓人內心世界有所感觸。這個特殊的節日,是一個雙關節日,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又是祭奠亡靈的一個特殊節日。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面臨的是社會現實生活。舉國上下為祭奠先烈,過世親人而忙碌著,以不同的形式表達著每個人的情感,以緬懷那些在天之靈魂,告慰過世的先烈、親人。讓親人們安息,期盼親人們好好地生活在天堂世界上。生者藉此提升情感的內在動力,更好地生活下去,以兌現自己的承諾,實現先烈的遺願,實現親人未實現的理想。所有的情感在清明節時刻釋放,產生了巨大的精神動力,推動社會繼續向前邁進,向前發展下去。
人類社會的發展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一代一代繁衍生息,傳遞著人類發展信息,猶如馬拉松長跑一樣,代代相傳,把生活的接力棒傳遞下去,讓社會穩步向前發展。人類的發展史就是一部雄壯而充滿韻味的史詩,書寫著人類社會的進程,發展史……「清明節」就是燃燒的火把,代代相傳,而且會一直傳遞下去。今天我們祭祀祖先,歌頌他們的豐功偉績,讚美他們對人類社會的貢獻,為他們樹碑立傳,這證明我們沒有忘本,沒有辜負他們的重託,高舉他們的旗幟奮戰在社會發展的道路上,完成先烈、親人的遺願,讓那些在天堂上的親人得到安息,得到慰藉。通過此行動,激勵我們更加努力向前拼搏進取,從而提升生活質量,把社會推向更高的境界。緬懷先烈,緬懷親人的內在核心力量就是基於此。
中華民族擁有悠久的文明傳統,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在弘揚民族文化精神的基礎上,承前啟後,代代相傳,成為凝聚中華民族的精神力量,這種力量是戰無不勝的,是中華民族崛起的核心力量。在清明節之際,各地舉辦了形式多樣的祭祀活動,轟轟烈烈,特別是那些感動人心的故事,讓人內心震撼不已。我們緬懷那些為共和國捐軀的先烈們,是他們以自己的血肉鑄就了共和國的江山。今天我們緬懷他們,祭奠他們,為他們掃墓,為他們樹碑立傳,讚美他們崇高的理想,歌頌他們的豐功偉績,這是應該的,也是彰顯一個民族的精神面貌所在。吃水不忘挖井人,沒有那些浴血奮鬥的烈士們的流血犧牲,就沒有共和國的今天。我們要年年如此,代代如此,把光榮傳統傳承下去,讓子孫了解歷史,了解社會的發展史,珍惜勞動成果,激勵廣大人民群眾努力拼搏,為社會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清明節是一個具有歷史教育意義的特殊節日,我們要以此作為契機,加強愛國教育,緬懷先人的功德,高舉紅旗向前闊步走去,把社會的經濟發展推向新的高潮。只有這樣,在天堂之上的先烈們,親人們才能得到安慰,才能安息!那些親人才能呵護我們,保佑我們的安康,天堂人間才能和諧快樂!
第二篇:感悟清明節
今天是清明節,是紀念祖先和介子推的日子。不禁讓我想起杜甫的一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大概到了8點左右,我與媽媽爺爺從家中出發了。在路上,我不斷回想著以前的事,似乎我從來沒有見到太太那慈祥和藹的模樣,腦海裡也沒有任何跟太太有關的事跡。她長什麼樣子?待我好嗎……一連串的問題一下子湧到我的大腦。我問媽媽:「媽媽,我見過太太嗎?待我好嗎?」媽媽無奈的說:「實話說吧,我也沒見過,應該很早就去世了吧。所以這……」
漫長的20分鐘過去了,我們終於來到了上林湖,頓時天空中飄下了似花針的雨。停好車,拿好工具,準備上山。向遠處望去,這人也太多了吧,把整條過道都擠滿了,一點空隙也沒有。隨著人群,我們緩緩移動著。我發現一些老年人十分封建迷信,帶著爆竹,香燭,紙錢等。萬一發生什麼不測,那可這麼辦呢?
我們再次隨人群而上,拐過一個彎,再拐過一個彎,上了階梯,我們找到了太太的墳,跟往常一樣。這次我給經歷了一個春秋風吹雨打的字上色。我寫著這一個個的大字,想到如果太太還活著,那麼該多好啊!這下我肯定與太太快樂的聊天……想到這我的欣慰的笑了。
媽媽與爺爺拿著鐮刀,在墳旁邊把雜草雜花清理掉。我拾起墳沿邊的杜鵑花,靜靜地將花插在太太的碑後,望去,猶如太太頭上的裝飾品。這時媽媽爺爺也做好了清理工作,整個墳邊看起來乾淨了許多。
之後我們小心翼翼地點了一柱清香,放上祭品,默默祈禱,給予我們的祝福。
我轉過身子,放眼望向藍色的湖,上面還有一個個的漣漪,湖面上行駛著一條條的遊船,它帶著人們的祝福,帶著人們的祈求,帶著人們的希望……駛向遠方。
第三篇:感悟清明節
清明,纏綿的雨絲帶來的不是以往的浪漫,而是侵入骨髓的悽寒。
清明。清明,說出口總有種傷感湧上心頭。莫名地,心情變得很沉重。
先人的離世,往往是人們心中一段最為悲痛的回憶,深埋在記憶深處,不願提起、不願憶起。而清明,則將所有的哀思拉回到現實,就那樣平靜地呈現在所有人面前。於是,最初的那種撕心裂肺的痛,又回來了。逝者安息,生者,卻難以放下。
我相信,清明時節的雨,每一滴都是由人們的思念化成的。這種思念、如此痛,如此讓人心傷。於是當這雨滴落在人們身上時,才讓人心中升起難以名狀的感傷,才讓人的心情變得莫名的沉重。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清明時節,是個隨手就可以撿拾淚水的時節,亦是個哀傷蔓延的時節。轉身、低首、難言。誰將痛的滋味,連同思念一同葬了?
當真葬得了、忘得掉麼?
清明,我們都清楚的明白,逝去的,不會再重來。但那份思念則是無論如何也無法遺忘的。我們只是壓制著,努力不去想。
但是清明,卻將所有的一切釋放。於是,懷念啊、傷感啊、難忘啊什麼的,一下子全都回來了。一絲一毫都沒有減少,反而在心中越發清晰的展現出來。
這雨,下個不停,淚水也流個不停。不想再克制了,哭便哭吧,終究,那是所有人都難以忘記的,那些曾經深愛著我們的人即便不在了,我們也要勇敢地走下去。否則怎麼對得起他們的愛和我們的紀念呢?
這雨,下得陰晦。但我們應該笑得明媚,不可以讓那些曾經深愛著我們的人,看見我們不快樂,不可以……
清明時節雨紛紛。
第四篇:感悟清明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是杜牧描寫清明的一首詩。
清明節裡,人們祭祀死去的親人,心裡充滿悲傷。所以謂之「欲斷魂」嘛!清明節裡,人們還會幹什麼呢?還會禱告上帝(俗稱老天爺),祭祀烈士!
在掃墓之前,我們聽了老爺爺對往事的回憶。他說:「日本侵略中國時,把中國踐踏的不成樣子,中國人奮起反抗,組成了紅軍隊伍。我們農村人也得反抗,抗戰隊伍叫做土八路。這紅軍歷盡苦頭,兩萬五千裡長徵啊!他們翻雪山,過草地,吃草根,多麼艱苦啊。他們因為俄,喪失了生命!你們生活在這個無戰爭的年代,有這麼好的學習和生活條件,一定要好好珍惜。將來把祖國健身的更強大!」
聽完老爺爺的講述,我們邁著沉痛的步子走向了烈士墓,一路上,我再也沒有言語,心想著過去的抗戰日子。那是多麼的艱苦,使人聲淚俱下。那時,日本人侵入中國,對我國實行三光——燒光殺光搶光,我國人民奮起反抗,組成了紅軍隊伍,開始兩萬五千裡長徵。一路上,我國隊伍翻雪山,過草地,吃盡了苦頭;一路上,又有多上中國人失去生命?!毛主席指揮紅軍取的了勝利,苦日子才到了頭!現在,我國人民過上了幸福生活,奔上了小康社會,農民生活有了很大提高。這樣,我們就放鬆警惕,揮霍金錢麼?回答是否定的!先烈們為了這一天,甚至付出了生命,我們能把先烈們的勞動毀於一旦麼?我們能辜負先烈們的希望麼?能讓先烈們白白犧牲麼?當然不能!我們應居安思危,時刻警惕,不能再讓中國被侵佔,被傷害了!
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在這個美好,舒適的壞境中,我們應該去努力,去奮鬥,,去報效祖國,共同建設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