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後科學狂人 將發射私人衛星運載火箭
2024-07-25 11:12:45 1
被譽為95後「科學狂人」的盧馭龍,五年前,他曾帶著閃電在《達人秀》大放光芒,事後卻放棄了進入娛樂圈的機會,同時拒絕了清華北大的學術邀請。放下這些光鮮的過去,默默無聞地致力於自己的科學研究,因為他的目標只有一個----發射中國首個私人衛星運載火箭—「新大主宰號」。
此次「新大主宰號」借用了近期網絡爆紅的連載小說《大主宰》的精神,強調我們的人生應由自己主宰,即使歷經磨難只要努力終會重獲新生的主題,這也恰恰是盧馭龍至今的心路歷程。這個看似瘋狂的夢想,卻詮釋了這一代年輕人「新生我主宰」的價值觀,為此多家網際網路公司決定與盧馭龍聯手共同籌備火箭計劃,助力這個大有可為的少年完成航天夢,近期雙方正在籌備火箭發射計劃。《新大主宰》的精神已通過小說及手遊,周邊等衍生類產品影響了一代年輕人,此次希望藉助 「新大主宰號」私人火箭,將「新生,我主宰」的精神傳遞整個宇宙。(下圖為網友腦補漫畫)
眾所周知,在全球範圍內都很少有民間團體觸及航天領域,雖然曾經多次曝出民間科學家自主研發火箭的新聞,但對於最終發射成功率卻近乎於零。然而就在去年政協提案中,有委員建議:鼓勵民營企業進入火箭、衛星發射等航天領域,提升我國航天產業國際競爭力。建議國家相關主管部門鼓勵民營企業開展火箭、衛星等的研製、生產和發射業務,加深航天事業對民營企業的技術和人才開放,鼓勵支持民營企業與國有航天企業的合作,推動航天產業發展,促進航天技術在其他領域的應用,帶動其他相關產業的發展。這一提案立即得到大多數我國民營企業家團體以及航天領域的專家們的認可。
在今年中國商業高峰論壇上,專家們建議,中國應儘快構建與地面網絡深度耦合的集成化的天基信息實時服務系統,航天相關企業要深入把握商業航天特點,搶抓機遇大力推進商業航天發展。要創新商業模式,採用「網際網路+航天」跨界融合方式,創新中國商業航天發展新模式。近年來,商業航天已成為航天事業繁榮和發展的新動力,世界主要航天國家和組織大力推進商業航天發展。特別是一些新興商業航天企業崛起,顛覆了航天發射、衛星應用等領域的發展理念和模式,將航天技術的商業應用推向了新的高度。業內專家一致認為,作為航天大國,中國發展商業航天的技術與環境均已成熟。
而盧馭龍此次會展示已掌握的火箭核心動力科技,並聯合中山大學物理研究所的前精英、深圳當地相關科研機構,共同發射中國首個民間探空火箭。經過多輪測試,發射成功到大氣層外(約40km)不成問題,但這只是個開始,盧馭龍做這件事的目的絕不是為了一個噱頭,而是通過這次發射讓更多相關領域的精英或團隊可以走到一起,完成一個更大的夢想——載人航天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