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井
2024-07-14 10:58:45 1
一、1960年是我國農業發展的初期,國家有關部門就組織了一些在校大學生和一些社會知識分子下鄉插隊,一起幫助農民們完成生產任務,就是現在所稱的知青。
在陝西農業大學大三(1)班的教室裡,張旭和他的同學們正在認真的做昨天老師頒布下來的玉米產值調查表,這時教室走進了一個中年男子,他正是大三(1)班的班主任,他走到講臺前說:「同學們停一停,現在有件事和同學們講一下,念到名字的和我到教導處去一下。 他拿起手裡的名單念到「張旭 李小峰 田青 衛雄 王偉 姚婷 劉振興」你們和我來一下,說完他轉身離開了教室,被念到名字的幾個人也起身跟了出去。
在走向教導處的路上姚婷問道「哎 張旭 你說老師找我們去幹嘛?」 ,"不知道啊!可能有什麼新的調查任務交給我們吧!」 張旭答道。 姚婷「哦」了一聲就不再問了。 一行人來到了教導處,走進去看到裡面走著一位戴著眼睛的中年男子,「來 我來介紹下,這是我們省農業廳生產調查科的劉 強 劉科長,大家打聲招呼」班主任說道。 他們應聲打了聲招呼「劉科長好」, 劉強也應聲答道「同學們好」,打完招呼劉強又說「是這樣的,同學們,我們經過省教育局和農業局的商討,決定組織我們省各所大學的在校大學生下鄉插隊,幫助奮鬥在農業一線的鄉親們完成生產任務,提高我國的生產效率,同時大家也可以把你們所學到的教給鄉親們,大家有沒有什麼意見?」張旭幾個人沉默了一會,田青說:「為什麼要叫我們去,我們的書不用念了嗎?」「對啊」眾人都紛紛說道, 這時旁邊的班主任說「現在你們已經是快進入實習階段了,課程也少,還不如藉此機會早點實習,多實踐點生產方面的知識,這對你們的將來有很大的幫助。」
「對啊對啊」劉強又在旁邊打了個圓場。如果大家沒什麼意見就回去準備吧! 明早到學校聚合有車送大家到目的地。 幾個人什麼都沒說就各自回去了。
第二天一早幾個人就相繼來到學校集合,在這裡聚集的有很多人,都是準備走向各地的插隊人員。不久就來了一輛大巴車,車上下來一個人:「同學們,念到名字的就上車,沒念到的就等下一趟。」說完他念到:「張旭 田青 衛雄 劉振興……你們跟我上車」,被念到名字的幾十個人都上了車,車輛緩緩的出發。在車上張旭問他:「我們這是要去哪啊?」,領頭的人回答說:「等下到縣城了自然會有人安排你們,現在我也不知道」,「哦」張旭應聲答道。過了幾個鍾車來到了X縣農業站,「到了 同學們 下車了」領頭人喊道,一行人都紛紛下車,農業站的人老早就在那等候了,農業站的站長楊成說道:「同學們辛苦了,我是農業站的站長楊成,現在已經是午飯時間了,大家先去公社吃飯,吃完飯了再出發!」做了幾個小時車的一行人早就飢腸轆轆了,二話不說便奔向公社飯堂,吃完飯後一行人又來到農業站,站長楊成說道:「大家先坐會,等會就有人來接大家」,剛說完站裡就駛進一輛拖拉機,車上下來一個中年男子笑著說:「楊站長,我們隊長叫我接人來的」,一口濃厚的方言,「哦 好等一下」楊成答道,他轉身向休息的一行人:「張旭 李小峰 田青 衛雄 王偉 姚婷 劉振興 你們和這位同志上車,」張旭幾個人拿上行李就上了拖拉機,拖拉機開出了農業站駛向了他們的目的地,半路上姚婷問道「大爺,我們這是要去哪啊?」,「下河村」大爺答道,「哦 那遠不遠啊?」姚婷又問,「不遠,就十幾裡路」那個大爺答道,姚婷「哦」了一聲就不再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