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林巴斯PEN-F——致敬經典 匠心獨具
2024-07-19 18:00:47 2
在李克強總理提出「工匠精神」後,這個詞一時間紅遍大江南北,但是何為「工匠精神」 呢?有個故事大概可以從中窺探一二。好萊塢巨星娜塔莉?波特曼在去年的哈佛畢業典禮演講中提到,她和丈夫某次去東京一家著名壽司店吃壽司,發現壽司好吃到讓她這個素食主義者都欲罷不能。但是店裡只有6個座位,她很好奇為什麼不擴張,後來朋友向她解釋:「東京所有最棒的飯店都這麼小,而且只做一樣料理,因為他們要把事情做好做漂亮,關鍵不在於數量,而在於對事物追求至善至美過程中的愉悅。」這就是匠人,「工匠精神」不僅是生產者對自己產品的精雕細琢、精益求精,更是一種情懷、一份堅守。
提到匠人,有一位不得不說的當屬奧林巴斯的傳奇人物,PEN之父米谷美久先生。米谷美久,1933年出生於香川縣,畢業於早稻田大學的第一理工學院機械工科。他在學生時代便對攝影有著濃厚的興趣,且精通照相機結構,1956年進入奧林巴斯公司工作。在他進入奧林巴斯之後,便面臨著一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設計一臺成本6000日元(相當於中級職員一個月工資)的相機!在當時,相機的價格普遍超過20000日元。米谷美久毅然接受了這個任務,並表示他要做的絕不會是簡易相機。米谷美久顛覆了傳統,大膽創新,使用「半幅」機身(即18X24片幅),極大減少了相機的體積。1959年,具有傳奇意義的PEN系列相機正式推出,「體積小、重量輕」的半幅規格,精美的外觀、簡便的操作性能讓PEN系列成為市場的寵兒,在20世紀60-70年代,掀起了半幅照相機的熱潮,累計銷售臺數突破了1700萬臺。PEN系列所傳達的輕量化、高性能、易用性和用相機隨時記錄生活的理念,對於相機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米谷美久先生
第一臺PEN相機
體積小型化只是PEN系列走出的第一步,1963年米谷美久又設計開發了世界靠前代半幅單鏡頭反光照相機「PEN-F」,造型極其創新且獨特,令人愛不釋手。當照相技術告別銀鹽工藝步入數碼時代,奧林巴斯賦予新一代產品「PEN DIGITAL」的名稱,這不僅僅是為了紀念PEN,也是在影像行業開創了又一個全新品類。2013年,奧林巴斯發布了PEN系列新一代旗艦單電E-P5,奧林巴斯PEN系列產品線得到了再一次更新,E-P5的外形也進一步向經典老膠片機PEN F靠攏,命名從原來的OLYMPUS改為了OLYMPUS PEN,更進一步融合了PEN系列的古典元素。當時間來到2016年,奧林巴斯正式發布了PEN家族的新品PEN-F,以極具復古的外形向經典致敬。「工匠精神」也隨著產品傳承到了這一代的兩位匠人——野原 剛和青木 真吾身上。
Olympus PEN-F膠片機
匠人精神——精益求精
PEN-F繼承了膠片PEN-F的輪廓,外觀精緻,品味高雅。「其實,在確定PEN-F的最終設計之前,我們也走了很多彎路」,奧林巴斯影像系統開發本部的設計師野原 剛先生說道。最初設計PEN-F時的幾個理念是 「狂熱」、「復古」、「歷史」。狂熱,是指能夠打動那些對微小細節都要求甚嚴的,狂熱愛好者們的設計;復古,不只是古舊,而是對美好之物的熱愛,和希望永遠用下去的心情;歷史,是希望使用者能夠感受到PEN系列不斷繼承延續的歷史。野原把這三個關鍵詞融合為外觀設計的理念,對每一個細微的環節都加以精心設計。舉例來說,PEN-F最大的不同在於機背的握持部分,這一代的PEN-F沒有手柄,但是為了保證持機的穩定性,野原與研發團隊進行了反覆討論與實驗,最終決定把機背上右手拇指握持區做成凹陷式,利用高低差讓較小的握持面積也能保持高穩定性。
PEN-F全貌
本身就是撥盤零件狂熱收藏者的野原,這次也為PEN-F做了少有的撥盤設計。除了採用鋁質切割,在表面雕刻出具有細小菱形排列圖樣的撥盤外,設計團隊還對每個撥盤進行了大小和高度的調整,同時把每一個撥盤和按鈕都做成了圓形的形狀。經過這樣的處理,使得撥盤和按鈕的數量雖多,但不管從哪個角度看都不會讓人覺得沉悶。
PEN-F撥盤細節
身為一名匠人,野原在產品的設計過程中,不斷對自己提出新挑戰,力求達成每一個極致的細節。「為了做出一款從外觀上看不到任何螺絲的相機,我們拿著實物模型去遊說了與產品製造相關的各個部門」,回憶起這段研發過程,野原仍然感慨頗深。普通相機底部一般都會貼著印有機型名稱、序列號的貼紙,但是這些信息在PEN-F上是用雷射鏤刻的。野原覺得既然已經如此徹底地追求外觀設計的精緻,如果看到了貼紙或者外露的螺絲,就會破壞這種極致的美感。
匠心獨具,把精做到更精,是野原 剛一貫的追求。
匠人精神——創新之心??
與PEN-F息息相關的另一位匠人,就是來自奧林巴斯映像商品企劃部的青木 真吾先生。在思索PEN-F要實現何種功能的時候,青木想起了在膠片相機時代,拍照的基本流程。首先是挑選自己喜歡的膠捲來拍照,接著衝底片,最後洗印成照片,這樣花時間慢慢完成拍照的過程正是屬於膠片時代的快樂。「我們追求的是能擁有使用者長久的熱愛,也能用來花足功夫拍一張照片的相機」,青木如此談PEN-F功能的設計初衷。正是考量於此,PEN-F採用了「黑白/色彩配置校準」,特點就是能夠讓拍攝者在拍照的同時,可以最大可能得到符合期待的作品。色彩配置校準將色相進行12等分,每個色相中可以調節正負五級飽和度,能夠只將特定的顏色變得更鮮豔或者黯淡。黑白配置校準則是在黑白模式下拍攝時,以彩色濾鏡將圖像的明暗變得層次清晰,通過數碼手段再現膠片顯像技法的照片製作力。
Olympus PEN-F樣張
Olympus PEN-F樣張
如何使PEN-F兼具緊湊精巧的外形,及創新實用的功能,著實是PEN系列開發以來最難的課題。為了把電子取景器和多角度翻轉屏,比較獨特地放進機身之中,設計團隊和開發團隊討論了一次又一次。青木改良了OM-D E-M10 Mark II中使用的電子取景器元件,縮小了它的尺寸,還把鏡頭接口的位置儘可能降低,以保證在能裝下電子取景器的同時,不會增加機身的高度。關於多角度翻轉屏,青木說:「基本構造是和OM-D E-M5 Mark II同等的,但並非完全一樣,而是按照PEN-F的形狀進行了重新設計」。因為多角度翻轉屏需要在側面裝鉸鏈,機身側面就會看起來有點方,青木及開發團隊從設計上對這一點進行了修飾,因此PEN-F看來並沒有顯示屏特別厚的感覺。??
不止於此,青木還對像素傳感器進行了超越前作的創新,PEN-F成為了奧林巴斯首個配置2000萬像素傳感器的產品。為了保證達到這個程度的畫質,青木沒少費心思,和傳感器製造商合作,通過改善傳感器的特性,從傳感器讀出電路上做文章,成功把噪點控制在比通常更低的程度。
匠人,以創新之心,在寂寞中堅守,在黑暗中前行。
對於PEN-F的目標用戶群,野原和青木是這樣描述的,「從膠片時代開始就一直熱愛使用單眼相機或者旁軸相機,對相機設計很講究的使用者」。匠人們希望通過PEN-F,讓拍攝者體驗到「將照片洗印出來那一刻的樂趣」。
秉承「承光之力,點亮生命」的品牌精神,奧林巴斯培育的一代代匠人,通過對產品傾注熱情與心血,開發和升級產品,不斷為消費者帶來與眾不同的攝影體驗,將情懷融進生活的點點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