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中華文化踐行傳統美德優秀徵文
2024-07-19 13:21:46 1
篇一: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當然優良的傳統美德也是不可缺少的。這些中華美德需要永久的傳承下去,這些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精髓。
中華美德這一方面我們都可以做到的。在學校了見到老師問好,有禮貌,於同學團結友善,學習生活上勤儉節約,在社會中,多為他人做好事,樂於助人,無私奉獻,默默無聞。我們只要想做,一定會做到的!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們本身就要有一正確的觀念,從子身觀念意識上做到弘揚中華美德。
現在社會的現代化帶來了價值觀念的衝突。在這場衝突中要不要保持中華美德,關係到中華民族的前途問題。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就是要把傳統價值思想體系中德優秀精華發揚光大,把它和現代化結合起來。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文明,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鬢繁的國際交往帶來了許多外來的價值觀念。「麥當勞文化」正在侵蝕著中國文化。對於西方文化,我們不是一概排斥,而是要加以選擇和改造,要丟起一切腐朽落後的,或者我國國情不符合的的價值觀念。弘揚中華美德就是要振奮民族精神,抵禦一切不健康的價值觀念的侵蝕,樹立健康的社會主義美德。
當前我們這樣的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現狀迫切要求加強中華美德的教育。長期以來,我們中國道德教育中存在的理想化,空泛化,形式化的缺點。青少年知道一些空洞的大道理,但對最初步的道德教育要求卻不清楚,不實行:不能判斷現實生活中的醜惡的東西,有的甚至還受到社會上醜惡行為的影響。因此急需告訴他們中華美德是什麼,讓他們知道中華民族創造了中華傳統美德,同時又是在中華美德的哺育下壯大發展起來的;今天我們要建設祖國,振興中華,需要身體力行,發揚中華傳統美德,遵守「愛國守法。名利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公民道德,今天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努力學習。
當今社會,美德已被有的人拋之腦後,不被重視。因此,傳承中華美德是我們必須要去做的事情,我們需要行動起來,讓我們的傳統文化被發揚光大!
篇二:
為加強我校校園文化建設,弘揚傳統文化,傳承中華美德,進一步提高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引導廣大師生積極投身道德實踐活動中,不斷提升全體師生思想道德修養,豐厚人生積澱,打造陽光校園的辦學理念,充分發揮「智慧育德」的辦學特色,建設「道德講堂」是我校主動適應社會發展新形勢,搭建思想道德建設的新平臺。把勇於創新、奮發向上、誠信友愛的優秀品格融入到我們每個人的血液中去,在潛移默化中不斷提升自己的文明素質,為構建和諧校園、和諧社會奠定堅實的道德基礎。近年來,我校每年新開學初舉辦了以「落實《弟子規》,弘揚傳統文化,做優秀學生」、「誦讀《弟子規》和《孝經》等經典」、「弘揚傳統文化、傳承中華美德」、以及「弘揚中華美德、構建和諧校園」為主體的道德大講堂。
一、舉辦以「弘揚傳統文化,傳承中華美德」為主題的道德大講堂
1、2014年6月10日,我校特邀山東孔子專修學院院長、曲阜師範大學劉奉光教授針對以「弘揚傳統文化,傳承中華美德」為主題對全校師生進行了6場講座。通過講解,使師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奠定基礎。如:誦讀《弟子規》,學唱感恩歌,舉辦《學習弟子規,共圓大學夢》、《移風易俗莫善於樂》、《踐行孝道幸福人生》、《教育巡禮見聞分享》、《傳統文化之弟子規解讀》等講座。
2、2014年8月至9月,我校師生舉辦了「孝和文化」培訓,培訓主要以觀看視頻的方式進行,如:《元旦賀詞》、《新春賀詞》、《和諧拯救危機》、《楚天弘文尚德公益大講壇》、《教育孩子的學問健康寶典》、《了凡四訓》、《群書只要》、《如何傳承中華文化》、《太上感應》、《細講弟子規》、《珍愛生命》等。
3、2015年8月至9月,我校師生舉辦了第二屆「道德講堂」活動。如:誦讀《弟子規》,共唱《中華共和國國歌》、《學唱感恩歌,觀看《教育巡禮見聞分享》、《傳統文化之弟子規解讀》、《禮在人際交往中的運用》、《富貴是怎麼來的》、《學習傳統文化改造自身命運》視頻,舉辦講座等,還觀看了習近平主席講話視頻,感受到了我們國家主席心中的中國夢,讓學生感悟傳統文化的魅力。
通過道德講堂的主陣地,滲透思想道德教育內涵,注重學生的實踐體驗,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從而推動德育工作不斷邁上新臺階。在我校,課堂教學既是道德講堂的陣地,也是道德講堂的延伸,每位老師在潛移默化本文由論文聯盟http://www.LWLm.coM收集整理,潤物無聲中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道德建設,需要我們全校師生自覺行動起來,從具體事情抓起,從小事做起,從身邊的事做起,使我國的社會道德,長成參天大樹,累成千仞高峰,匯成浩蕩江海。通過道德講堂活動影響人的思想,引導人的行為。從道德講堂到道德行動,這是我校開展道德講堂的最終目的。
二、舉辦18歲「成人禮」活動。
為加強我校校園文化建設,弘揚傳統文化,傳承中華美德,踐行和落實弟子規,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我校於2014年9月10日、2015年6月28日舉辦了以「感恩、擔當、成長、夢想」為主題的十八歲「成人禮」活動,以「天下興亡,我的責任」勉勵全體中恆學子,希望他們牢固樹立「明忠誠,懂孝悌,知感恩,擔責任」的意識。
18歲「成人禮」活動,不僅體現了我校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同時也彰顯了平川中恆學校「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理念。活動內容有升國旗、行感恩禮、誦讀《孝經》(節選)、行加冠禮、對父母行禮、行醮禮、飲黃河之水,思炎黃之恩、宣讀《父母規》、配樂詩朗誦《少年中國說》、宣誓等。
通過「成人禮」的相關活動,傳播以冠禮、笄禮為代表的中華傳統禮儀,倡導以禮待人的社會風尚;讓學生明白成人之後的社會責任和社會義務,加強公民意識;鼓舞學生承擔起對自己、家庭、社會、國家的責任,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激勵學生勇於承擔時代賦予的重任,努力進去,創造輝煌人生;自立自強,肩負歷史重擔,立志高遠,刻苦學習,報效祖國,為建設繁榮昌盛的偉大祖國做出自己的貢獻。
三、並舉辦了平川中恆學校「最美孝心少年」活動
2015年5月29日在校園文化廣場舉辦了首屆平川中恆學校「最美孝心少年」頒獎晚會,晚上會根據高一、高二學生不同年齡、心理的發展狀況,靈活穿插能夠激發學生們情緒情感的勵志、感恩、責任及孝道的節目。內容有《歌唱祖國》、《齊念感恩詞》,觀看《感動中國》、《尋找最美孝心少年》、《二十四孝的故事》、《孔子的故事》視頻等。通過身邊真實的典型事例和典型故事,提高學生孝敬長輩,尊敬長輩的意識。通過這此活動,同學們都切身感受到道德建設的重要性,他們表示孝敬父母應該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落到實處。
孝道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美德,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動力。孝道文化不僅是傳統文化之精髓,也是中華文化核心觀念之首。孝為一切道德的根本,以孝統帥一切倫理道德。孝不僅是個人和治理家庭的準繩,也是治國平天下的基本綱領,是天經維義、永恆不變的基本準則。任何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家庭只有弘揚孝道文化,人人尊老愛幼,才能真正體現人間真情,創建和諧社會,弘揚文明風尚。「忠孝傳家久,詩書繼世長。」,縱觀中華數千年歷史,孝道文化一直被國人奉若神明,嵌入中華民族血液乃至脊髓,成為中華民族重要的文化符號。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為了學生們的將來,為了輝煌的明天,為了祖國昌盛的未來,我校開設「道德講堂」就是要用道德的力量來激勵學生,用道德的陽光來溫暖心靈,立於德,踐於行,做一個文明禮貌、品德高尚、有文化、有紀律的優秀中學生。
面對新時代,做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在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深刻地體會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養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實現自我完善、自我發展。「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一百多年前梁啓超大師的話猶在耳畔迴蕩,只有少年自立自強,奮鬥不止,才能改變命運、承載家庭的重託;也只有少年自立自強、奮鬥不止,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篇三:
中華美德,人人皆知,「孔融讓梨」等典故無不體現了中華民族五千年以來至高無上的美德,更說明了中華民族是一個文化之都。但是中華美德在今天,仿佛早已被人們忘卻,人們對它不管不問,正所謂:此道今人棄如土。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傳統文化,我們國家也不例外。而中華美德正是所有文化中獨一無二的瑰寶,是中國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我們都是中國人,自然要理所當然地繼承我們祖先給予我們的一筆豐厚的禮物,就像我們是中國人,就要說中國話一樣,和諧的社會需要中華美德來構建,來填充這個空虛的世界,否則我們的生活就會變得枯燥無味,這正是中華美德給予我們的,一顆中國心。
想想這句名言吧:忘記過去就等於背叛。如果你真的對中華美德棄而不管,你就等於背叛了中華民族的祖先,雖然這是一個愈發進步的社會,但是不是因為進步了,就可以把中華美德像扔垃圾一樣遺棄呢?然後再去盲目地追求外國文化,而自己家鄉的文化卻遭到冷漠呢?那麼,你到底還是不是龍的傳人,還是不是一條地地道道的中國龍?如果是的話,你又怎能甘心,做一隻外國驢呢?
啊!讓我們保持一顆純正的中國心吧,並且是一顆有著中華美德的中國心!要永遠記住,你是個中國人,要學習中國文化,中國美德!
雷鋒叔叔永遠值得我們崇敬,因為他身上有許多我們所沒有的中華美德。中華美德人人都可以擁有,關鍵是看你想不想擁有,團結同學你就擁有了中華美德;謙虛好學你就擁有了中華美德;為爸爸媽媽洗一次腳你也擁有了中華美德……中華美德就在細微之處,只有你用心去做了才能發現它。
「弘揚中華美德,構建和諧社會」,勢在必行。這是保護中國傳統文化的一次行動,讓我們保護好那一顆中國心,不要讓它日積月累沒有了往日的風採!請不要只展望未來而忘記過去,過去也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回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