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為話題的作文:特別的臘八美食
2024-09-20 06:44:10
篇一
我母親會做臘八醋。記得小時候,每年臘八日,母親就把事先買好的蒜剝皮洗淨,放進一個大口的瓶子裡,然後再把米醋到進去蓋嚴蓋子,放到一個不太冷的地方。到了大年三十吃餃子的時候,把瓶子拿出來就可以吃綠綠的臘八蒜和沾臘八醋了。臘八醋不僅味道純正,而且久放不壞。到了那天,剝蒜皮的任務就義不容辭的落在了我這個老大的身上了。因此,製作臘八蒜的工藝我也就窺知一二,對臘八醋也是愛之有加。
當兵到了南方後,過春節雖然能吃上餃子,但是卻吃不到大蒜,南方人說大蒜的味道臭,吃臘八醋就更不用想了。吃餃子少了大蒜,沒有臘八醋哪有過年的味道,第一年的春節,就為這還好一個想家呢。
鎮江那個地方出香醋。文革時期商品緊缺,交通也不方便,南北方的特產更是希罕之物。我為了能讓家裡人吃上用鎮江香醋做的臘八醋,我節約下零花錢,第二年在鎮江買了四瓶香醋捎回了家,沒想到母親來信批評我亂花錢。我知道,那是媽媽心痛我。那時侯一個月才六塊錢的津貼費,都買醋了,就不用幹別的了。
轉眼又快到春節了,就在臘月二十七那天,我突然收到了家裡寄來的一個包裹。打開木箱一看,裡面用紙屑固定著一個罐頭瓶子。啊!是臘八醋!!我高興極了,仿佛母親就在我身邊,母親的關愛觸手可及。我記得,那天特別冷,天空飄著細碎的雪花,但是我的心裡充滿了溫暖。第二天就是大年三十,除夕夜吃餃子的時候,我打開了密封著的罐頭瓶子,臘八醋的香味兒立刻瀰漫開來,北方的戰士都擁上來搶臘八醋吃,南方的戰士也抵擋不住那強力的誘惑,一小瓶臘八醋哪抵的猛虎群狼,不一會兒就全光了,滿屋子只剩下歡樂,剩下了臘八醋的餘香。
我們連長和指導員都是北方人,他們光聞到味兒沒嘗到鮮,很是遺憾,就問我這個臘八醋是怎麼做的。我把做法一介紹,簡單易學。再往後,每到臘八這一天,我們連每年都做一大罈子臘八醋,年復一年直到我調離那個連隊。
母親去世後,再也吃不到她親手做的臘八醋了。每到臘八這一天來臨的時候,我都做上一瓶子臘八醋,以寄託對母親的思念。春節前後吃著這瓶臘八醋,好像母親永遠陪伴著我!
篇二:臘八蒜和臘八"算"
老北京人家,一到臘月初八,過年的氣氛一天賽過一天,華北大部分地區在臘月初八這天有用醋泡蒜的習俗,叫「臘八蒜」。
據老人講,臘八蒜的蒜字,和「算」字同音,這是各家商號要在這天攏帳,把這一年的收支算出來,可以看出盈虧,其中包括外欠和外債,都要在這天算清楚,「臘八算」就是這麼回事。臘八這天要債的債主子,要到欠他錢的人家送信兒,該準備還錢。北京城有句民諺:「臘八粥、臘八蒜,放帳的送信兒;欠債的還錢。」後來有欠人家錢的,用蒜代替「算」字,以示忌諱,迴避這個算帳的「算」字,其實欠人家的,終究是要還的。老北京臨年關,街巷胡同有賣辣菜的,可沒有賣臘八蒜的。這是為什麼呢?您想啊,賣臘八蒜得吆喝吧,怎麼吆喝?直接喊「臘八蒜來!」欠債的人聽見吆喝心裡咯噔一下,怎麼街上還有喊著催債呀!再說了,你一個做小買賣的跟誰算哪!人家不跟你算就不錯了,所以臘八蒜不能下街吆喝,都是一家一戶自己動手泡臘八蒜,自己先給自己算算,今年這個年怎麼過。
泡臘八蒜得用紫皮蒜和米醋,將蒜瓣去老皮,浸入米醋中,裝入小壇封嚴,至除夕啟封,那蒜瓣湛青翠綠,蒜辣醋酸香溶在一起,撲鼻而來,是吃餃子的最佳佐料,拌涼菜也可以用,味道獨特。
泡臘八蒜為什麼得用紫皮蒜?紫皮蒜瓣小泡得透,蒜瓣硬崩瓷實,泡出的蒜脆香。近年來市場上紫皮蒜不多見。用一般的蒜,泡出來,別看瓣大但口感不脆,發紫。種蒜的又怎麼說呢?紫皮蒜低產,比一般的蒜少收兩成,誰還種?紫皮蒜在市場上偶有所見,麥收後就上市了,價格比一般蒜高三分之一。這道理不是一樣嗎?收成少,可能賣個好價呀!
泡臘八蒜為什麼得用米醋?米醋色淡,泡過蒜色澤如初,橙黃翠綠,口感酸辣適度,香氣濃而微甜。那老醋燻醋泡過蒜色澤發黑,蒜瓣也不夠綠,口感較差,尤其是燻醋,略帶糊味,也許這正是它的特色,其實這只是習慣罷了,好吃不如愛吃嘛!
過去人們都說不是臘八這天泡的蒜顏色不綠。根本不是那麼回事,醋泡蒜的反應就是綠蒜瓣辣酸;醋酸香而辣。如今您要是到老北京風味的餐館用飯,吃炸醬麵,一年四季都給您上一小盤翠綠的臘八蒜。
大雪婆娑,落地有聲。在這無風落雪的天氣裡,四周是出奇的靜。沒有了汽車的引擎聲,沒有了路人的腳步聲,也沒有了鳥兒的嘰喳聲。看著窗外著越發潔白的世界,我的思緒飛舞,想到春節快要到了,想到的我的母親,想到了部隊生活,自然也就想到了每年臘八必做、春節必吃的臘八醋了。
篇三:臘八節的其他食俗
臘八豆腐:「臘八豆腐」是安徽黔縣民間風味特產,在春節前夕的臘八,即農曆十二月初八前後,黔縣家家戶戶都要曬制豆腐,民間將這種自然曬制的豆腐稱作「臘八豆腐」。
翡翠碧玉臘八蒜:泡臘八蒜是北方,尤其是華北地區的一個習俗。顧名思義,就是在陰曆臘月初八的這天來泡製蒜。其實材料非常簡單,就是醋和大蒜瓣兒。做法也是極其簡單,將剝了皮的蒜瓣兒放到一個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類的容器裡面,然後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個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會變綠,最後會變得通體碧綠的,如同翡翠碧玉。
煮「五豆」:有些地方過臘八煮粥,不稱「臘八粥」,而叫做煮「五豆」,有的在臘八當天煮,有的在臘月初五就煮了,還要用面捏些「雀兒頭」,和米、豆(五種豆子)同煮。據說,臘八人們吃了「雀兒頭」,麻雀頭痛,來年不危害莊稼。煮的這種「五豆」,除了自食,也贈親鄰。每天吃飯時弄熱搭配食用,一直吃到臘月二十三,象徵連年有餘。
臘八面:我國北方一些不產或少產大米的地方,人們不吃臘八粥,而是吃臘八面。隔天用各種果、蔬做成臊子,把麵條擀好,到臘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臘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