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ylake上傳說的逆向多線程成為現實了?
2024-09-20 02:56:11 1
Intel的Skylake處理器已經發布上市了,現在供貨問題也在緩解了,但Intel此前並沒有公布Skylake處理器的詳細架構,我們的測試中Core i7-6700K不論是默認頻率還是同頻率相對目前的Haswell處理器都有提升,除了架構優化這個解釋之外,Skylake這一代中很可能實現了傳聞中的逆向超線程技術,所以Skylake的IPC性能有明顯提升。
德國Heise網站使用了CPU2006對Skylake與Haswell處理器做了純粹的CPU性能測試,對比的是Core i7-4790K與Core i7-6700K兩款處理器。
從他們的測試結果來看,與Core i7-4790K相比,Skylake架構的Core i7-6700K處理器單核性能最高可比4790K快2.4倍,4核心下也快了20%左右,這可以解釋為某些情況下第二個核心的功能單元、緩存、TLB等單元可以為第一個核心所用,意味著單線程下也可以利用其他核心的資源了,說得再玄一點——這就是傳聞中的逆向多線程(Inverse Hyper Threading)。
傳統的多線程設計是多個核心/線程並行處理以達到加速計算的效果,但實際情況中並不是所有的應用都支持多線程,很多應用中對單線程的要求更高,所以又有了逆向多線程的設計——它的思路跟SMT這樣的多線程相反,是將多個核心/線程變成單線程處理來提高運算。
其實逆向多線程這事很早就有過傳聞,早在AMD的K10架構問世之前,就有消息稱AMD正在研發反向超線程(anti-HT)技術,可以將多個CPU核心/線程模擬成1個「CPU核心」來提高性能。不過最終這些技術並沒有在AMD處理器中實現。
AMD能研究,Intel也自然會對逆向超線程做研究,但也沒見過最終採納的證據。一些Intel離職員工創辦的公司Soft Machines去年推出了VISC處理器架構,使用了虛擬內核及虛擬硬體線程的概念,宣稱這種架構可以實現3-4倍的IPC(指令周期)性能提升,多線程應用的每瓦性能比提升2-4倍。
這次Heise的測試文章中就提到了Intel有可能應用了VISC或者類似的技術,但這依然是個猜測,具體還無法證實。Intel將在即將開幕的IDF會議上公開更多Skylake處理器的架構細節,至於是不是使用了逆向多線程這樣的黑科技,很快就可以知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