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以機器學習判斷應用程式使用頻率 未來Wear OS穿戴裝置更省電
2024-10-02 01:27:10 1
近期,據外媒報導,谷歌發布了最終的Wear OS API 28模擬器映像檔,Wear OS開發者可以用來開發支援Wear OS API 28版(也就是Android 9相對應的版本)的穿戴裝置App。28版增加了三大新功能,包含新的通知串流、應用程式等待桶(App Standby Buckets)以及強化使用者資料隱私。
Wear OS API 28帶來更緊湊的通知顯示功能,現在可以在同一個屏幕畫面顯示多則通知,讓使用者能以有效率的方式處理通知串流,並且不再支援自定義的通知布局。谷歌要求開發者使用符合應用程式形象的顏色標記通知,並以簡潔的通知內容適應新的布局,同時在Wear上3行可以顯示的資訊,已經比起手機上單行未展開的通知還要多了。
App Standby bucket(應用程式等待桶)——Wear作業系統會根據應用程式近期使用狀況以及頻率,幫助系統選擇應用程式資源請求的優先級。根據使用模式,應用程式會被放在5個優先級桶中,系統根據應用所在的儲存桶,限制每個應用程式可以用的裝置資源。5個優先級分別為活躍(Active)、工作組(Working set)、頻繁(Frequent)、稀有(Rare)以及從未(Never)。系統會動態的將每個應用程式分配給各優先級應用程式等待桶,而且根據需要重新分配應用程式。
系統會使用機器學習決定每個應用程式被使用的方式,判斷預先載入的應用程式,假設裝置當前沒有系統應用程式執行,則系統會預設根據應用程式的使用時間,對應用程式進行排序。特別的是,儲存桶會決定應用程式執行的頻率、觸發警示的頻率以及接收高優先度Firebase Cloud Messaging(FCM)訊息的頻率。這些限制只有在裝置使用電池供電時才有效。
第三個新功能是強化使用者隱私,限制後臺應用程式存取裝置感測器,因此現在開發人員可能需要根據應用程式的需求,透過使用前臺服務以持續存取感測器資料。
目前,與新通知流相關的更改正在推出到支持Wear OS API 25及以上的設備。